關鍵詞:含砷金精礦;脫砷;酸浸;提金
中圖分類號:TD9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500(2025)07-0015-04
DOI: 10.3969/j.issn.1008-9500.2025.07.05
Experimental Study on Gold Extraction from Arsenic-Containing Gold Concentrate
GAOChong,JINRangong,RENKun,WANGWeizhen,HUANGHaihui,XUXiaohui (BGRIMM Technology Group,Beijing100160, China)
Abstract:Takingacertainarsenic-containing gold concentrateasanexample,agold extractionexperiment isconducted, andmulti-elementanalysis iscarriedoutontheoresample,theproceses of goldconcentrateroasting,roastingsandacid leaching,andleachingresidue cyanide leachingarestudied toobtainthemain processconditions,andthegoldleaching recoveryrateisobtainedundertheoptimal goldconcentrateroasting-acidleaching-cyanideconditions.Researchhas found that the decarbonization rate of high arsenic gold concentrate during roasting is 98.98% ,the desulfurization rate is 98.23% , and the arsenic removal rate is 94.06% .Under the optimal process conditions,the leaching rate of gold is 93.87% : Keywords: arsenic-containing gold concentrate; arsenic removal; acid leaching; gold extraction
金集成工藝成為行業研究的焦點。
含砷金精礦作為重要的黃金資源載體,其高效開發利用對緩解黃金資源短缺、促進礦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神元素的存在嚴重制約傳統氰化提金工藝的效率與環保性。砷在冶煉過程中易生成劇毒氣體(如 As2O3 )及難處理的含砷廢渣,不僅威脅生態環境,還增加后續處理成本。當前,高砷金精礦的處理工藝主要包括氧化焙燒、生物氧化和加壓浸出等,但普遍面臨脫砷率低、金包裹解離不充分、工藝流程復雜等問題[1-8]。例如,常規焙燒工藝雖能部分脫除砷、硫,但易因局部高溫導致物料燒結,阻礙金顆粒暴露[9-13];濕法預處理雖環保性較優,卻存在反應周期長、藥劑消耗大等局限性[14-17]。因此,開發一種高效、經濟且環境友好的含砷金精礦預處理-提
1試驗原料
試驗所用的物料為某含砷金精礦,試驗前,對該金精礦進行烘干,再對礦樣進行充分混勻,然后縮分、取樣。經測定,樣品堆比重為 1.36t/m3 ,將混勻的樣品在 120qC 溫度下干燥后,對樣品進行化學多元素分析。樣品中,Au含量為 49.82g/t , Ag 含量為 13.14g/t 其他元素種類及含量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2試驗原理
焙燒的氧化作用可使礦石中載金硫化物氧化分解,使致密的硫化物轉變成氧化物,在礦物結構中形成微小空隙。這種孔隙結構的氧化礦物為金的氰化浸出創造有利條件,使這部分金得到有效回收。焙燒過程主要發生的化學反應如式(1)至式(10)所示。
表1金精礦多元素分析結果
4FeS2+1102=2Fe2O3+8SO2
3FeS2+8O2=Fe3O4+6SO2
2FeAsS+5O2=Fe2O3+As2O3+2SO2
C+O2=CO2
2Fe3O4+0.5O2=3Fe2O3
2As2O3+2O2=2As2O5
SO2+O2=2SO3
C+O2=CO2
2SO2+2CaO+O2=2CaSO4
2SO2+2MgO+O2=2MgSO4
含砷金精礦的焙砂中,部分金被赤鐵礦和鐵酸鹽包裹。在氰化提金過程中,被包裹的金無法與氰化鈉溶液有效接觸,從而影響金的浸出率。為提高金的浸出率,要先采用硫酸酸浸的方法對包裹金的赤鐵礦和鐵酸鹽進行解離。硫酸酸浸解離過程發生多種化學反應,如式(11)至式(13)所示。在有氧的條件下,金可以與 NaCN 反應,形成絡合物,從而實現金的提取,如式(14)所示。
Fe2O3+3H2SO4=Fe2(SO4)3+3H2O
Fe3O4+4H2SO4=Fe2(SO4)3+FeSO4+4H2O
FeS+H2SO4=H2S+FeSO4
4Au+8NaCN+O2+2H2O=4Na[Au(CN)2]+4NaOH
3試驗結果分析
3.1焙燒溫度條件試驗
在實驗室條件下,金精礦的焙燒試驗在馬弗爐內進行。每次稱取金精礦 50g ,焙燒時間為 120min 。分別在不同溫度條件下(550、600、650、 700qC )進行焙燒試驗,探究金精礦的最佳焙燒溫度。在試驗過程中,每隔 5min 打開馬弗爐門,小心攪動樣品,以保證樣品焙燒完全。焙燒試驗完成后,取出焙砂,冷卻后稱重,計算金精礦焙燒重量損失,分析焙砂中C、S和As元素。不同焙燒溫度下,焙砂產率、焙砂中有害元素含量及有害元素脫除率如表2所示。
表2金精礦焙燒溫度條件試驗結果
由試驗結果可知,當焙燒時間為 2h 時,改變焙燒溫度會引起金精礦中有害元素脫除率變化,其對S元素的脫除率影響較小,而對C、As元素的脫除率影響較大。當焙燒溫度超過 600°C 時,S、C元素均能有較好的脫除效果。隨著溫度的升高,As元素的脫除率逐漸增大,焙燒溫度為 700°C 時,脫砷率達到最大值,但考慮能耗,脫碳率和脫硫率變化不大,建議選擇 600°C 作為金精礦焙燒的最佳溫度,此時S、C、As脫除率分別為 98.98% 、 98.23% /94.06% 。在最優條件下,進行多次焙燒試驗,結果如圖1所示。
圖1最優焙燒條件下焙燒試驗結果
3.2酸浸硫酸濃度條件試驗
金礦焙燒后,部分 Au 依舊被鐵礦物包裹,一段焙燒后直接氰化的浸出率為 78.56% ,因此要打開鐵礦物的包裹。取上述焙砂,進行硫酸加熱浸出條件試驗,主要研究硫酸濃度條件。取焙砂 50g ,控制液固比和酸浸時間,酸浸溫度為 90qC ,酸浸硫酸質量濃度分別為 30% 、 40% 、 50% 和 60% ,待浸出完成后洗滌、抽濾、烘干并稱重,計算浸渣渣率及金品位,試驗結果如表3所示。隨著酸浸初始硫酸濃度的增加,酸浸渣渣率降低,酸浸渣金品位逐漸升高。
表3酸浸硫酸濃度對酸浸渣金品位的影響
根據氰化浸出試驗方案,將4組烘干的酸浸渣各取 20g 進行氰化浸出,氰化過程控制礦漿濃度和活性炭、CaO、NaCN的添加量,氰化反應時間和活性炭吸附時間均為 36h 。待到達設定時間后,固液分離,分析氰化渣中金含量,試驗結果如表4所示。隨著硫酸濃度的增加,氰化渣的金浸出率增加,當酸浸濃度為 60% 時,金浸出率最高,為 94.11% ,但試驗發現,當硫酸濃度為 60% 時,溶液呈漿狀,攪拌困難,而硫酸濃度為 50% 時無此現象。因此,建議酸浸硫酸濃度為 50% ,此時金的浸出率為 93.87% 。
表4酸浸硫酸濃度對金浸出率的影響
3.3氰化時間條件試驗
為探究金精礦氰化浸出的最佳反應時間,做4組對比試驗,每組稱取酸浸渣 20g ,控制礦漿濃度、活性炭添加量、CaO添加量和NaCN添加量,氰化反應時間分別為12、24、36、48、60、 72h 。待達到設定時間后,固液分離,分析氰化渣中金含量,結果如表5所示。隨著氰化反應時間的增加,渣含金量逐漸降低,金的浸出率逐漸增大,氰化時間超過 48h 后,金浸出率的上升趨勢趨于平緩,繼續增加氰化時間無法明顯提高金的浸出率。因此,氰化時間取 48h ,此時金的浸出率為 93.67% 。
表5氰化反應時間對金浸出率的影響
4結論
試驗研究發現,金精礦在 600°C 溫度下進行一段氧化焙燒,可得到較理想的脫硫率、脫碳率和脫砷率,三者分別為 98.98% 、 98.23% 、 94.06% ,平均焙砂產率為 74.5% ;酸浸硫酸濃度為 50% 時,浸出效果最好,平均酸浸渣率為 61.55% ,酸浸渣含金量為 108.63g/t ,氰化浸出率為 93.87% 。氰化時間超過48h 后,金浸出率的上升趨勢趨于平緩,繼續增加氰化時間無法明顯提高金的浸出率,此時金的浸出率為 93.67% 。
參考文獻
1李睿,楊松濤,李國堯,等.國外某含砷難處理金礦硫砷浮選分離工藝試驗研究[J].有色金屬(選礦部分),2025(3):35-41.
2 溫永杰.某難處理復雜金精礦高效循環回收金銀試驗研究[J].黃金,2023(5):47-51.
3 王輝,王劍,王蘋,等.含砷金(精)礦預處理過程中碑的走向[J].有色金屬科學與工程,2023(3):329-337.
4楊鵬,王杰,趙娜,等.含砷難處理金精礦生物氧化提金工藝試驗研究[J].黃金,2022(10):69-73.
5 秦春彬,劉丹丹,郭建東,等.某含砷金精礦提金工藝試驗研究[J].黃金,2022(7):67-70.
6趙杰,趙志強,羅思崗,等.某含砷金礦浮選提金降砷試驗研究[J].礦冶工程,2021(2):63-65.
7 王建軍,郭建東.綜合利用含銻砷金精礦關鍵集成技術試驗研究[J].有色金屬工程,2024(4):
105-111.
8杜玉艷.低硫含砷金礦石選冶技術方案確定與生產實踐[J].有色金屬工程,2020(6):70-75.
9 簡椿林.沸騰焙燒預氧化處理含砷金精礦工藝研究[J].有色金屬(冶煉部分),2020(11):65-70.
10薛向欣,邢振興,程功金,等.含砷物料脫砷技術研究與開發的現狀和展望[J].有色金屬(冶煉部分),2019(1):7-11.
11崔毅琦,王凱,孟奇,等.含砷難處理金礦提金工藝的研究現狀[J].礦冶,2015(1):31-34.
12 王泉梅,王耀杰,秦學強,等.某進口含碑金精礦焙燒氰化試驗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24(7):13-15.
13余鶴雷,王闖,高起鵬,等.塔吉克斯坦某含碑金精礦兩段焙燒-浸出試驗研究[J].黃金,2024(2):47-50.
14姚鈺昀.微細浸染型原生金礦堿濕法預處理的石英溶解規律及機理研究[D].貴陽:貴州大學,2021.
15楊典奇,唐云,唐立靖,等.微細浸染型金礦強化濕法預處理研究[J].貴金屬,2017(4):44-48.
16 陳京玉,梁溢強,闞賽瓊.老撾某含砷金礦非氰浸出試驗研究[J].礦冶工程,2024(5):124-127.
17陳艷波,李光勝,朱幸福,等.山東某含碑高硫金礦浮選實驗研究[J/OL].礦產綜合利用,1-10[2025-04-2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1.1251.TD.20230823.1113.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