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測繪地理信息;土地規劃優化;資源高效利用;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動態監測中圖分類號:F30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500(2025)07-0098-03DOI: 10.3969/j.issn.1008-9500.2025.07.028
Research on Land Planning Optimization and Resource Efficient Utilization Based on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ENG Xiangyang1,WANGKe2 (1.Zhongliang Design Group Co.,Ltd.; 2.Shaanxi Saijia Natural Resources Spatial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Xi'an 710016,China)
Abstract: Inland planning andresourceutilization,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canprovide accurate data support and improve land use efciency.Combining the appication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inlandplanning,thesupportingroleofsurveyingandmappinggeographicinformationtechnology isanalyzed ineficientutilizationoflandresources,aninteligentdynamic monitoring system is exploredforoptimizing land planning,andthepracticaleffectivenessofsurveyingand mappinggeographicinformationis evaluated inempowering refined land management.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naccurately monitorlandusechanges,improvetheeficiencyoflandresourceallcation,andprovidescientificbasis for landplaninganddecision-making.Inthefuture,itisnecessarytofurtherdeepentheintegrationofartificialinteligence, bigdata,andsurveying technology,establishamore intelligentlanddynamic monitoringsystem,improvethesientific allocation level of land resources,and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surveyingandmapinggeographic information;land planning optimization;eficientutilizationofresources remote sen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dynamic monitoring
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土地資源利用領域,不僅能評估土地適宜性,還可以為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隨著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土地規劃的動態監測與實時調整成為可能,提高土地管理的精細化與智能化水平。本文探討基于測繪地理信息的土地規劃優化與資源高效利用研究現狀,全面評估其在土地資源管理中的作用與成效,并指出未來發展方向。
1土地規劃中的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應用
在土地利用現狀調查中,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借助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機載激光雷達以及無人機攝影測量,可以獲取高分辨率的地形數據和地表特征信息,為土地利用分類、邊界劃定及利用狀況評估提供可靠依據。結合遙感影像與地理信息系統分析,它可以實現耕地、建設用地、林地、濕地等不同土地利用類型的精細劃分[1]。城鄉一體化土地規劃需要在城市擴張與農村發展之間實現協調,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持和科學的規劃手段。高精度測繪技術有三維激光掃描、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測量以及地面高精度實時差分定位測量,可以對城鄉邊界變化、土地利用結構及基礎設施分布進行精細化測量,為城鄉空間格局優化提供決策依據[2]。
2土地資源高效利用的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支撐作用
2.1土地適宜性評價與精準開發
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可以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撐,提高土地開發的科學性。它能利用遙感影像、高精度地形測繪及地理信息系統,建立基于多因素的土地適宜性評價模型,借助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等方法,對土地開發潛力、環境承載力及經濟可行性進行量化評估。
2.2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
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依賴精準的測繪數據支持,以保證方案設計的科學性和實施過程的可控性。高分辨率遙感影像與多光譜分析技術可用于礦區、廢棄地及受損生態區域的現狀調查,借助歸一化植被指數、土壤含水量反演及地形坡度分析,精確評估土地退化程度,為復墾與修復方案設計提供數據支持[3]。露天煤礦可以依靠無人機攝影測量與合成孔徑雷達干涉測量技術監測地表沉降,并結合機載激光雷達獲取高精度地形數據,建立三維地形演變模型。
2.3典型區域土地利用變化
為了探尋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路徑,選取某沿海城市的城鄉接合部進行測繪分析,評估土地利用的空間分布特征及潛在優化方向,利用多時相遙感影像、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分析及土地利用動態變化模型,對該地區2019一2024年的土地利用結構進行量化研究,不同土地類型的變化如表1所示。數據表明,2019—2024年,建設用地規模增加 50% ,耕地面積減少 21% ,生態用地(林地和水域)下降 8% ,土地利用效率(以地區生產總值與單位土地面積的比值衡量)從5.2提升至6.7,表明土地利用強度有所提高,但耕地和生態用地的減少可能對可持續發展帶來影響。
表12019一2024年沿海城市城鄉接合部土地利用變化
3土地規劃優化的智能化動態監測體系
3.1基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土地規劃動態監測與調整機制
土地規劃的動態調整依賴高頻率、多維度的數據分析,而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在土地利用變化監測、規劃調整優化及智能決策支持方面發揮核心作用,構建時空大數據平臺,集成遙感影像、地理信息系統數據、社會經濟統計數據及物聯網傳感信息,可以實現土地利用格局的實時監測和智能分析[4。作為人工智能技術,深度學習與強化學習算法可用于土地利用分類、變更檢測與智能優化,利用卷積神經網絡對遙感影像進行自動識別,可以精確提取建設用地擴張、耕地退化及生態用地變化信息[5]。
3.2城市擴張與土地利用變化的測繪監測案例分析
為了量化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在城市擴張監測中的應用效果,選取某沿海特大城市作為研究區,分析2018一2023年土地利用變化,采用遙感影像(Sentinel-2衛星和Landsat-8衛星)、無人機航測及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分析,對建設用地、耕地、生態用地(林地、濕地)、其他用地(裸地、荒地)等進行分類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數據顯示,2018—2023年,該城市建設用地面積增長 25% ,耕地面積減少 14.9% ,生態用地減少 14.4% ,土地利用強度(以建設用地面積與研究區總面積的比值衡量)從 31.2% 上升至 39.1% 。
表22018一2023年沿海城市土地利用變化
4測繪地理信息賦能土地精細化管理的實踐成效
4.1典型地區測繪地理信息驅動的土地優化策略
以沿海特大城市的擴張監測為例,分析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在土地優化中的作用。該城市在2018—2023年快速擴張,為應對土地資源緊張和生態退化問題,政府引入高精度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對土地利用結構進行優化。優化策略包含3種。一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統疊加分析,劃定耕地保護紅線,并借助遙感數據監測土地利用變化;二是采用人工智能土地分類模型,提高建設用地審批精度;三是結合城市更新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減少新增用地需求,避免建設用地無序擴張,增加耕地和生態用地,保障土地規劃方案的高效落地。
4.2土地規劃優化帶來的資源節約與生態效益評估
基于上述案例,進一步評估土地規劃優化對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的影響。土地優化后,建設用地擴張得到控制,生態用地保護面積增加,帶來一定的環境效益和資源效益。利用高分辨率遙感數據分析土地優化前后的水土流失及綠地覆蓋率,結果如表3所示。數據表明,土地優化后,人均建設用地減少 9.7% ,土地利用集約化水平提高,綠地覆蓋率增長 10.9% ,土壤保持量增加 16.70% ,生態系統的碳匯能力提升13.3% ,優化后的土地規劃在減少碳排放和改善城市微氣候方面具有積極作用。
5結論
隨著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土地規劃的動態監測與實時調整成為可能,土地管理的精細化與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在土地規劃與資源利用中,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可以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撐,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本文基于測繪數據的精準調查、地理信息系統與遙感技術的空間分析、無人機與機載激光雷達技術的動態監測,系統探討土地適宜性評價、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智能化土地監管及優化后的資源節約與生態效益。研究結果表明,測繪地理信息技術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優化空間布局,減少土地資源浪費,同時推動生態環境改善。未來,應該進一步深化人工智能、大數據與測繪技術的融合,建立更加智能化的土地動態監測體系,提高土地資源的科學配置水平,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表32018一2023年土地規劃優化前后資源節約與生態效益對比
參考文獻
1 董昊錦.智慧城市建設中測繪地理信息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5(4):193-196.
2 董勝君.山杏種質創新培育及高效利用研究進展[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25(2):1-19.
3 張振華.測繪遙感技術與地理信息系統應用于礦山地質勘測中的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24(24):126-128.
4張從法.農村土地規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優化路徑[J].新農民,2024(34):19-21.
5 李和平.基于無人機遙感技術的地理信息測繪方法[J].中國高新科技,2024(16):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