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RecentlyBritishSocietyofGastroenterologyhaspublishedtheguidelinesonthe managementofautoimmunehepatitis (AIH).The guidelines provide guidanceforthediagnosisand managementofpatientswithAIHandoverlapsyndromebyreviewing andsummarizingexistingclinical evidence.Theguidelines mainlyfocusonAIinadults,butitisalsoaplicable toadolescents and older children.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excerpt of the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guidelines.
KeyWords:Hepatitis,Autoimmune;Diagnosis;Therapeutics
Research funding:National Natural ScienceFoundationofChina(8227o551);KeyRamp;DProgramof Shaanxi Province(2023- ZDLSF-33);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 of Shaanxi Province(2O24RS-CXTD-79)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hepatitis,AIH)是一種由自身免疫介導的慢性炎癥性肝病。若未能及時接受治療,患者將可能發(fā)展為肝硬化、肝衰竭,甚至死亡。盡管自英國胃腸病學會發(fā)布首版AIH診療指南以來,新開展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數(shù)量有限,一線治療方案也未出現(xiàn)實質(zhì)性調(diào)整,但大量觀察性研究、系統(tǒng)評價成果以及專家共識聲明所積累的證據(jù),已經(jīng)加深了醫(yī)學界對AIH的多維認知。此次更新的指南不僅納人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COVID-19)、腎上腺功能不全等新興臨床議題,還總結(jié)了一線治療方案的最新系統(tǒng)綜述[1]。同時,指南提出了AIH診斷與管理的標準化建議,這些標準有望成為衡量臨床護理質(zhì)量的關(guān)鍵指標。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已有針對兒童AIH的專項指南,本次更新版本雖然主要聚焦于成人AIH,但其內(nèi)容同樣適用于青少年及較大年齡段的兒童患者群體。指南中證據(jù)等級和推薦強度采用GRADE系統(tǒng)評價方法(表1)。在此,將該指南中的推薦意見摘譯如下。
1臨床表現(xiàn)與疾病嚴重程度評估
推薦意見1:若急性重癥AIH患者出現(xiàn)肝性腦病,應診斷為AIH相關(guān)急性肝衰竭,需要考慮緊急肝移植。(B,1)推薦意見2:慢加急性肝衰竭應與失代償期肝硬化進行鑒別,因為前者應該盡快考慮肝移植。(C,1)
表1推薦意見的證據(jù)等級和推薦強度等級(GRADE) Table1 Evidence level and strength of recommendation grading system(GRADE)

2診斷
推薦意見3:擬診AIH患者應全面接受非侵入性篩查,包括:(a)肝臟影像學檢查以排除膽道梗阻;(b)所有患者均應接受HBV、HCV及HIV檢測,急性發(fā)病或伴有黃疸的患者還應進行HAV、HEV、巨細胞病毒和EB病毒的檢測。(C,1)
推薦意見4:除非肝穿刺活檢的風險明顯大于獲益,否則應在開始免疫抑制治療之前,常規(guī)對患者進行肝組織學檢查。(C,1)
3鑒別診斷和診斷評分標準
推薦意見5:當排除病毒性肝炎和膽道梗阻后,擬診AIH需鑒別診斷的疾病包括:
(a)對于急性發(fā)病患者:藥物性肝損傷、肝豆狀核變性、肝臟淤血、缺血性肝損傷和膽管結(jié)石(伴或不伴急性膽管炎)。
(b)對于無癥狀患者:代謝相關(guān)脂肪性肝病、原發(fā)性膽汁性膽管炎(primarybiliarycholangitis,PBC)、原發(fā)性硬化性膽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和肝臟淤血。上述疾病也可能與AIH共存。(C,1)
推薦意見6:應使用國際自身免疫性肝炎小組制定的診斷評分標準明確患者診斷。與1999年診斷評分標準相比,2008年的簡化評分標準具有較高的特異性,但其敏感性較低。因此若患者不符合簡化評分標準,可使用1999年診斷評分標準。(C,2)
推薦意見7:應綜合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生化檢查、免疫學檢查、病毒血清學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等信息進行組織病理學評估。C,1)
4初始治療
推薦意見8:無論是否有癥狀,大多數(shù)AIH患者應接受免疫抑制治療。A,1)
推薦意見9:對于僅有輕微炎癥活動的AIH患者(血清ALT lt;50U/L ,Ishak壞死性炎癥評分 lt;6 分,纖維化分期lt;2期),應在充分考慮治療獲益及風險的前提下,決定是否啟動免疫抑制治療。(C,1)
推薦意見10:AIH患者開始接受免疫抑制治療前應:
(a)如果年齡 lt;25 歲,或年齡 lt;45 歲且為同性戀、雙性戀或男男同性戀(GBMSM),應確保及時接種以下疫苗:COVID-19、肺炎球菌、流行性感冒、帶狀皰疹、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如果抗-HBs陰性)以及人乳頭瘤病毒疫苗。
(b)若HBsAg陽性或抗-HBc陽性,且正在使用利妥昔單抗,則應接受預防性核苷酸治療。
(c)若抗-HBc陽性且正在接受其他治療,需監(jiān)測HBV再激活情況。(C,1)
推薦意見11:建議將皮質(zhì)類固醇藥物聯(lián)合硫唑嘌呤作為AIH患者的一線初始治療方案。A,1)
推薦意見12:通常情況下,不推薦跳過潑尼松龍而首先使用布地奈德,但對于對類固醇不良反應極為擔憂的非肝硬化成人患者,可考慮使用布地奈德(初始劑量為9mg/d) 。不建議將布地奈德作為兒童患者的一線治療用藥。A,1)
推薦意見13:潑尼松龍的初始劑量約為 0.5mg?kg-1?d-1 通常不超過 40mg/d (早晨頓服);對于兒童,劑量可用到2mg?kg-1?d-1 ,但最大劑量不超過 40mg/d(B,2)
推薦意見14: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開始使用硫唑嘌呤之前,應先測定硫代嘌呤甲基轉(zhuǎn)移酶(thiopurine methyltransferase,TPMT)的酶活性,以排除TPMT缺乏癥純合子。B,1)
推薦意見15:硫唑嘌呤的標準起始劑量為 1mg?kg-1?d-1 (兒童為 2.0~2.5mg/kg )。對于TPMT活性輕度降低(雜合子)的患者,尚無足夠證據(jù)支持應常規(guī)降低硫唑嘌呤的起始劑量。(B,2)
推薦意見16:對于TPMT缺乏純合子的患者,可用嗎替麥考酚酯(mycophenolatemofetil,MMF)替代硫唑嘌呤(同時建議患者嚴格避孕)。但是能否將MMF作為一線藥
物尚待進一步評估。(B,1)
推薦意見17:對于失代償期肝硬化、當前或近期患有惡性腫瘤、AIH診斷不確定的患者,如預期治療時間較短,可考慮采用類固醇單一療法(在患者耐受條件下,潑尼松龍 0.5mg/d 或最大 40mg/d )。(C,2)
推薦意見18:接受類固醇和/或硫唑嘌呤治療的患者應定期復查。若出現(xiàn)顯著骨髓抑制,應立即對硫唑嘌呤減量或停用;若出現(xiàn)其他嚴重不良事件(如胰腺炎),則應停用硫唑嘌呤。B,1)
推薦意見19:對于大多數(shù)患者,應根據(jù)血清轉(zhuǎn)氨酶下降情況,在1~3個月內(nèi)逐漸將潑尼松龍劑量減少至 5~10mg/d (布地奈德劑量減少至 6mg/d )。(C,1)
推薦意見20:類固醇藥物減量的同時,可將硫唑嘌呤的劑量從 1mg-kg-1?d-1 逐漸增加至 2mg?kg-1?d-1 ,同時注意監(jiān)測血常規(guī)。C,2)
推薦意見21:硫唑嘌呤代謝產(chǎn)物無需常規(guī)檢測,但患者若出現(xiàn)白細胞計數(shù)下降或疑似依從性不佳的情況,可考慮進行檢測。對于血清ALT水平下降不佳的患者,此檢測也有助于判斷是否應當增加劑量。(C,2)
推薦意見22:對于接受雙麟酸鹽治療的患者以及鈣攝入量不足和/或有維生素D缺乏風險因素的患者,應常規(guī)補充維生素D并優(yōu)化膳食鈣攝入量。C,2)
推薦意見23:成年患者開始使用類固醇藥物時,建議計算骨折風險評分。對于骨折高風險的老年患者,應完善雙能X線骨密度檢測并盡快使用雙麟酸鹽治療。B,2)
推薦意見24:對于急性重癥AIH[國際標準化比值(INR)gt;1.5且無肝性腦病]患者,如果其 INRlt;2.5 且已排除敗血癥,應啟動潑尼松龍治療,劑量為 40mg/d 。在接受必要治療的情況下,這些患者仍有約 35% 的患者需要早期肝移植,因此應與移植中心密切聯(lián)系并綜合管理。B,1)
推薦意見25:出現(xiàn)急性肝衰竭的AIH患者,需轉(zhuǎn)診至移植中心。C,1)
推薦意見26:對于失代償期肝硬化的AIH患者,以及出現(xiàn)黃疸但終末期肝病模型(MELD)評分 lt;27 分的患者,在排除膿毒癥后可先使用潑尼松龍進行治療,若MELD評分沒有持續(xù)下降,則應與移植中心討論并評估肝移植治療。(C,1)
5應答及應答不佳處理
推薦意見27:AIH的治療目標是使血清ALT/AST和血清免疫球蛋白 G(IgG) 水平恢復正常。(B,1)推薦意見28:治療應答不佳定義為:(a)1個月后ALT/
AST水平下降 lt;50% ;(b)6個月后ALT/AST和IgG水平未 能恢復正常。B,1)
推薦意見29:對應答不佳的患者,建議重新評估AIH的診斷是否準確,同時評估患者藥物依從性,必要時應考慮調(diào)整類固醇和硫唑嘌呤的用藥方案,以使硫鳥嘌呤核苷酸水平達到治療要求。(C,1)
推薦意見30:對于已實現(xiàn)完全生化緩解的患者,通常無需再次活檢以確認是否達到組織學緩解。(C,2)
6二線和三線治療
推薦意見31:對于非肝硬化成人患者,若出現(xiàn)嚴重的潑尼松龍相關(guān)不良事件,可改用布地奈德。(B,2)
推薦意見32:對硫唑嘌呤不耐受且嚴格避孕的患者,可改用MMF。(B,2)
推薦意見33:對硫唑嘌呤應答不佳的患者,他克莫司可作為其補救治療措施,但鑒于MMF的副作用更小,也可考慮使用。(C,2)
推薦意見34:除MMF和他克莫司外,其他二線或三線治療在使用前應尋求專家意見。(C,1)
7長期管理
推薦意見35:因為AIH通常情況下是一種終身性疾病,因此需對患者進行長期隨訪。(C,1)
推薦意見36:每隔2~3年需對患者進行1次非侵入性影像學檢查以評估肝纖維化情況。(C,2)
推薦意見37:治療6個月后達到完全生化緩解并在2~4周后復查依舊維持緩解的成人患者,可考慮緩慢停用類固醇類藥物(時間 gt;3 個月)。對于兒童患者,應繼續(xù)使用低劑量類固醇藥物維持治療,僅在與相關(guān)??浦行挠懻摵蟛拍芸紤]停用。(C,1)
推薦意見38:可以考慮通過晨間血清皮質(zhì)醇檢查來評估腎上腺功能。若皮質(zhì)醇值偏低,則需進行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釋放試驗,并咨詢內(nèi)分泌科醫(yī)生。C,2)
推薦意見39:對于持續(xù)達到完全生化緩解超過3~4年的患者,可考慮停用硫唑嘌呤,同時持續(xù)監(jiān)測疾病復發(fā)和纖維化進展情況。(C,2)
推薦意見40:不建議在停藥前常規(guī)對成人患者行肝穿刺活檢,但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進行。(C,2)
推薦意見41:AIH復發(fā)通常表現(xiàn)為血清ALT/AST升高,同時伴有血清IgG水平不同程度的升高。首先應排除其他潛在原因(包括病毒感染),但通常無需通過肝穿刺活檢進行確診。(C,1)
推薦意見42:AIH復發(fā)后需重啟潑尼松龍治療。若患者沒有肝硬化,也可考慮使用布地奈德。若患者沒有正在服用硫唑嘌呤(或其他類固醇替代藥物),也應重新開始使用硫唑嘌呤。(B,1)
推薦意見43:AIH復發(fā)后經(jīng)規(guī)范治療再次達到完全生化緩解時,應再次緩慢停用潑尼松龍。然而,應使用類固醇替代藥物進行長期維持治療。(A,1)
推薦意見44:建議接受長期免疫抑制治療的女性患者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并接種人乳頭瘤病毒疫苗(若患者年齡 lt;25 歲,或年齡 lt;45 歲且為GBMSM)。此外,建議患者盡量減少日光暴露,并警惕新出現(xiàn)和持續(xù)存在的皮膚病變,一旦出現(xiàn)應及時就醫(yī)。
推薦意見45:對于部分失代償期肝硬化以及對治療應答不佳的患者,即使其可能符合肝移植條件,但最終接受肝移植治療的可能性很小。(C,2)
推薦意見46:需要告知所有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營養(yǎng)合理、不吸煙、少飲酒、適度鍛煉、保持健康的體質(zhì)量指數(shù))。B,1)
推薦意見47:對于確診為肝硬化的患者,應監(jiān)測其并發(fā)癥(包括肝細胞癌和門靜脈高壓癥)情況。(C,1)
推薦意見48:建議為不適合行肝移植手術(shù)的晚期肝病患者提供個性化的臨終關(guān)懷護理。(C,1)
8長期結(jié)局
推薦意見49:所有AIH相關(guān)肝硬化患者需每6個月進行1次超聲檢查以監(jiān)測肝細胞癌的發(fā)生情況,除非存在某些不適宜檢查的情況。(C,1)
9肝移植
推薦意見50:對于肝硬化且肝臟合成功能持續(xù)受損的患者,如出現(xiàn)凝血時間延長、血清白蛋白水平低或失代償癥狀(腹水、自發(fā)性細菌性腹膜炎、靜脈曲張出血、肝性腦病、黃疸),應盡早轉(zhuǎn)診至移植中心。B,1)
推薦意見51:對于急性重癥AIH患者以及AIH相關(guān)急性肝衰竭的患者,建議盡早進行肝移植評估。(B,1)
10患者視角
推薦意見52:需更加關(guān)注AIH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應提高治療依從性,并對生活質(zhì)量和藥物不良反應進行監(jiān)測。(B,1)
11妊娠
推薦意見53:AIH患者妊娠期間,應持續(xù)使用皮質(zhì)類固醇(潑尼松龍/布地奈德)聯(lián)合或不聯(lián)合硫唑嘌呤治療。對于妊娠期新診斷的患者,應按照非妊娠女性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但不可使用MMF)。(B,1)
推薦意見54:妊娠通常不會改變患者治療后生化緩解的狀態(tài),但在產(chǎn)后可能會出現(xiàn)治療不應答的情況。因此,應持續(xù)對患者進行免疫抑制治療,至少應在產(chǎn)后3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內(nèi)保持密切的隨訪。(C,1)
推薦意見55:應告知妊娠期AIH患者,她們出現(xiàn)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早產(chǎn)和胎兒生長受限的風險可能增加,因此需要密切的產(chǎn)前監(jiān)測,并考慮使用阿司匹林治療( 100mg/d ,從妊娠早期開始服用,以預防子癇前期)。AIH患者母乳喂養(yǎng)無限制。A,1)
12 重疊綜合征
推薦意見56:當非侵人性檢查(包括磁共振胰膽管成像)后考慮重疊綜合征時,建議對患者行肝穿刺活檢(除非有禁忌證)。(B,1)
推薦意見57:經(jīng)肝組織學檢查證實的中-重度界面肝炎是診斷PBC/AIH重疊綜合征的先決條件。(C,1)
推薦意見58:對于具有PBC或PSC的臨床特征,同時血清轉(zhuǎn)氨酶或IgG顯著升高,或合并其他AIH特征的患者,應考慮存在重疊綜合征,并在可行的情況下進行肝穿刺活檢。(B,1)
推薦意見59:若患者除轉(zhuǎn)氨酶升高外,還伴有膽汁淤積性瘙癢和相關(guān)肝功能表現(xiàn),不管自身抗體是否陽性,均應考慮同時診斷PBC。B,1)
推薦意見60:對于所有兒童患者,以及那些雖具有典型AIH特征但同時伴有肝穿刺活檢證實的膽道異常、膽汁淤積、瘙癢、對免疫抑制治療應答不佳、炎癥性腸病的成人患者,應對其進行磁共振胰膽管成像檢查,以考慮診斷PSC/AIH重疊綜合征。(C,1)
推薦意見61:避免使用簡化評分標準來診斷重疊綜合征。可以考慮使用巴黎標準,但巴黎標準也并不能識別所有重疊綜合征的患者。(B,1)
推薦意見62:當重疊綜合征的2種疾病同時出現(xiàn)但其中1個占主導地位時,應將其作為首要治療目標。例如,主要表現(xiàn)為膽汁淤積的患者應接受熊去氧膽酸(ursodeoxycholicacid,UDCA)治療。(C,1)
推薦意見63:重疊綜合征患者需采用UDCA與免疫抑制劑(潑尼松龍和硫唑嘌呤)的聯(lián)合治療,以盡可能實現(xiàn)生化應答并減少肝纖維化進展。(C,1)
推薦意見64:對于組織學檢查顯示有重度界面肝炎和/或橋接壞死的重疊綜合征患者,應在確診時給予免疫抑制治療。(B,1)
推薦意見65:如果進行免疫抑制治療,應:(a)盡早評估臨床反應,以避免不必要的長期治療;(b)定期重新評估,因為疾病表型可能會隨時間發(fā)生變化。(C,1)
13 藥物誘導的AIH
推薦意見66:需常規(guī)考慮藥物誘導的AIH樣肝損傷的可能性,并立即停用任何可疑藥物。(C,1)
推薦意見67:如果在停用可疑藥物后肝損傷未能迅速緩 解,建議進行肝穿刺活檢。(C,1)
推薦意見68:對于藥物誘導的AIH樣肝損傷,如果存在以下任1種情況,應啟動潑尼松龍治療 (0.5mg?kg?-1d-1 或最高 40mg/d ,與標準AIH治療方案相同):(a)黃疸;(b)肝穿刺活檢提示顯著纖維化;(c)在停用可疑藥物后1周,血清轉(zhuǎn)氨酶未能顯著下降。若患者出現(xiàn)肝衰竭,應立即與移植中心進行討論。C,1)
推薦意見69:對藥物誘導的AIH樣肝損傷,建議:(a)按照標準AIH的治療方案逐漸減少潑尼松龍的劑量,直至血清轉(zhuǎn)氨酶以及 IgG 降至正常水平,然后逐漸停用;(b)連續(xù)監(jiān)測患者轉(zhuǎn)氨酶水平,一旦出現(xiàn)復發(fā),則采用標準AIH的治療方案,即聯(lián)合使用潑尼松龍和類固醇替代劑。(C,2)
推薦意見70:若患者出現(xiàn)慢性特征(如肝穿刺活檢顯示重度纖維化),則提示藥物作為唯一病因的可能性較小。
可以將此類患者視為患有AIH來進行治療。務必尋求相關(guān)專家的臨床意見。(C,2)
14 COVID-19與AIH
推薦意見71:肝硬化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患者,若感染COVID-19,應考慮給予適當?shù)目共《局委煛#ˋ,1)推薦意見72:AIH患者在COVID-19感染期間通常應繼續(xù)使用類固醇治療。是否停用類固醇替代藥物應基于感染嚴重程度,進行個體化決策。C,2)
利益沖突聲明:本文不存在任何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劉雁聲、尚玉龍負責文章翻譯;韓英負責文章審校。
參考文獻:
[1]GLEESOND,BORNAND R,BROWNLEE A,etal.British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 guidelines fordiagnosisandmanagementofautoimmune hepatitis[J].Gut,2025.DOl:10.1136/gutjnl-2024-333171. [Epub ahead of print]
收稿日期:2025-05-14:錄用日期:2025-06-30本文編輯:王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