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OnMay10,2O25,theEuropean AssociationfortheStudyoftheLiver(EASL)releasedthelatestversionof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onthe ManagementofChronic HepatitisBVirus Infection.Basedonthelatestresearchadvances,the guidelines providecomprehensiverecommendationsforthediagnosis,treatment,and preventionof HBVinfection,covering ten keyareasofdiagnosticcriteria,treatmentgoals,indicationsfortreatment,therapeuticstrategies,hepatocellularcarcinoma surveillnce,managementofspecialppulations,preventioof HBVreactivation,post-transplantcare,preventiostrategis,nd futureresearch priorities.Thisarticlesummarizesand makesanexcerptofthekeyrecommendationsfromtheupdatedguidelines.
KeyWords:HepatitisB Virus;Disease Management;Europe;PracticeGuidelines
慢性乙型肝炎(CHB)的防治已取得重要進展,但其仍是全球公共衛生的重大挑戰。近年來,CHB在臨床診斷、治療策略、藥物研發及預后評估等方面均取得顯著進展,積累了新的循證醫學證據。為優化CHB的管理,為全球各類學科的醫療專業人員提供實用工具,歐洲肝病學會(EASL)指導委員會決定再次更新HBV感染臨床實踐指南,并于2025年5月10日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召開的2025年EASL年會上發布了更新版《EASL臨床實踐指南:慢性HBV感染管理》[1]。該指南的制定過程結合了文獻回顧、專家共識與德爾菲法,證據質量的評定遵循牛津循證醫學中心(OCEBM)標準,并根據證據質量從1~5級進行分級(表1)。
2025年版EASL指南涵蓋了篩查和診斷、治療目標、用藥指征、治療策略、肝細胞癌(HCC)監測、特殊人群管理、再活動預防、移植術后管理、預防措施以及未來研究方向等10個方面,共涉及30個PICO問題,強調了加強預防、促進早期診斷,擴大治療和簡化流程。本文摘譯了指南中的推薦意見和重要圖表,供讀者參考。
Table1Level of evidence based on theOxford Centre forevidence-basedmedicine

1篩查與診斷
1.1明確HBV篩查人群和篩查方式
推薦意見:
(1)篩查方式:初篩應檢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核心抗體(抗-HBc)(強推薦,共識)。
(2)推薦篩查人群: ① 有肝酶升高和/或有肝病體征者; ② 有肝硬化或肝纖維化者; ③ 有HCC或膽管癌患者;④ 存在可能與HBV相關肝外表現者; ⑤ 終末期腎病并接受血液透析者; ⑥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 ⑦ HCV感染者; ⑧ 擬接受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免疫調節治療或化療者; ⑨ 先天性免疫缺陷者; ⑩ 擬接受或已接受造血干細胞、骨髓或實體器官移植者; ① 暴露于HBV感染的高風險人群:來自 HBsAg 中度至高度流行地區者;與HBV感染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HBV感染者的性伴侶;生活在教養機構;有多個性伴侶者;曾尋求性傳播疾病檢測或治療者;非醫學環境下暴露于體液;有注射吸毒史(強推薦,強共識)。
(3)血液、組織、精液及器官捐獻者、醫療衛生工作者和孕婦,建議進行HBsAg檢測(無需檢測抗-HBc)(強推薦,強共識)。
聲明:
(1)鑒于HBV感染早診斷的重要性(預防傳播,安全有效治療方法的可及性),EASL提倡開展群體篩查,而不僅限于高風險群體,以發現未確診病例,特別是在乙型肝炎中度至高度流行的國家。
1.2在HBsAg陽性者的初始評估中,推薦采用何種血清學與病毒學檢測項目?
推薦意見:
(1)對于HBsAg陽性者,應考慮按照表2中的項目行血清學和病毒學診斷檢測(強推薦,強共識)。1.3對于HBsAg陽性者,推薦進行哪些額外檢查以評估疾病情況?
推薦意見:
(1)所有HBsAg陽性者均應進行肝臟疾病基線評估(強推薦,強共識)。(2)所有HBsAg陽性者確診時均應進行腹部超聲檢查(強推薦,強共識)。(3)所有HBsAg陽性者應通過無創方法評估肝纖維化和肝病分期(強推薦,強共識)。(4)當診斷不確定、無創檢測結果矛盾或合并其他肝病時,可考慮肝穿刺活檢(弱推薦,強共識)。
表1牛津循證醫學中心的證據等級劃分
表2推薦用于HBsAg或抗-HBc陽性者的血清學和病毒學診斷項目

注: IgM ,免疫球蛋白 M
1.4對于初次確診為慢性HBV感染但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患者,應如何進行隨訪監測?
推薦意見:
(1)新確診的慢性HBV感染者,在確診后第一年或開始治療前,應每3~6個月檢測1次ALT和HBVDNA,直到開始治療。初始階段過后,監測頻率可根據病情調整為每6~12個月1次(強推薦,強共識)。(2)應每年檢測1次HBsAg水平。若無法進行定量檢測,至少應進行定性檢測(強推薦,強共識)。(3)對于HBeAg陽性者,建議每年檢測1次HBeAg和抗-HBe,或在ALT或HBVDNA顯著變化時進行檢測(強推薦,強共識)。(4)應使用無創方法評估肝纖維化進展,檢測頻率應根據病期和合并癥等因素個體化調整(強推薦,共識)。
2治療目標
2.1慢性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療目標是什么?
聲明:
(1)慢性HBV感染的治療臨床目標是降低發病率(包括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償、肝衰竭、HCC)并提高生存率。(2)由于肝硬化、終末期肝病和HCC等臨床終點事件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顯現,替代標志物在評估療效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① 持續抑制HBVDNA(最好是檢測不到HBVDNA)是抗病毒治療的初級目標; ②HBsAg 消失是治療的最終目標; ③ ALT水平恢復正常是另一個重要的治療終點(強共識)。(3)抗病毒治療的附加目標: ① 對于 HBeAg 陽性患者,HBeAg消失并出現抗-HBe抗體血清轉換與HBVDNAlt;2000IU/mL ,可作為中期治療終點; ② 改善肝纖維化; ③ 改善HBV相關肝外表現; ④ 提高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及改善患者報告結局; ⑤ 預防HBV傳播; ⑥ 預防HBV再活動或肝炎發作(強共識)。
3治療適應證
3.1哪些慢性HBV感染者應該接受治療?
聲明:
(1)原則上檢測到HBVDNA的所有HBsAg陽性者均為抗病毒治療的候選患者。治療指征主要依據HBVDNA水平、ALT水平、纖維化階段,以及肝病進展和HCC風險來確定(強共識)。
推薦意見:
(1)對于 HBeAg 陽性或陰性的慢性HBV感染者,若 HBVDI ΔVAgt;2000IU/mL 且ALT水平升高[gt;1倍正常值上
限(ULN)]和/或存在顯著纖維化,應給予抗病毒治療
(LoE1,強推薦,強共識)。(2)所有肝硬化患者,只要能檢測到HBVDNA,無論
病毒載量和ALT水平如何,均應接受抗病毒治療(
,
強推薦,強共識)。(3)對于進展性肝病患者[肝組織學Metavir纖維化
評分 ?F3 ,或肝硬度值 (LSM)gt;8kPa] ,若可檢測到HBV
DNA,可給予抗病毒治療,無論病毒血癥和ALT水平如
何(LoE5,弱推薦,強共識)。(4)對于HBVDNA持續低水平( lt;2000IU/mL 但
ALT水平持續升高(
的患者,可以抗病毒治療。
但應注意排除其他肝病的可能性(LoE5,弱推薦,共識)。
3.2HBeAg陽性慢性HBV感染者是否應接受治療?
聲明:
(1)對于年齡 lt;30 歲的 HBeAg 陽性慢性HBV感染者,如果ALT水平持續正常、無明顯肝纖維化、無HCC家族史且不存在免疫抑制的情況,現有證據不支持立即抗病毒治療。但需在早期治療的潛在益處(如減少HBVDNA整合與克隆擴增)與對長期治療依從性的要求,以及高病毒載量患者難以實現快速且完全病毒抑制的風險之間進行權衡(強共識)。
推薦意見:
(1)HBeAg陽性慢性HBV感染者,若HCC風險升高,應接受治療( LoE3 ,強推薦,強共識)。(2)對于伴有HBV相關肝外表現的 HBeAg 陽性慢性感染者,應接受治療(LoE4,強推薦,強共識)。(3)對于計劃接受免疫抑制治療或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 HBeAg 陽性慢性感染者,應進行抗病毒治療以預防肝炎發作(LoE2,強推薦,強共識)。(4)部分 HBeAg 陽性慢性HBV感染者可接受治療以預防病毒傳播(LoE3,弱推薦,強共識)。(5)HBVDNAgt;200000IU/mL 的孕婦應接受抗病毒治療,以預防母嬰傳播(LoE1,強推薦,強共識)。3.3HBeAg陰性慢性HBV感染者是否應接受治療?
聲明:
(1)HBeAg陰性慢性HBV感染者(HBVDNA持續lt;2000IU/mL ALT水平持續正常、無肝纖維化),疾病進展和傳播風險低,通常不需要立即進行抗病毒治療(強共識)。
推薦意見:
(1)HCC高風險的HBeAg陰性慢性感染者,應接受治療(LoE3,強推薦,強共識)。(2)有HBV相關肝外表現的 HBeAg 陰性慢性感染者,應接受治療(LoE4,強推薦,強共識)。
(3)正在考慮接受免疫抑制治療或免疫功能低下的HBeAg陰性慢性感染者,應接受抗病毒治療以防止HBV再激活或肝炎發作(LoE2,強推薦,強共識)。
(4)部分HBeAg陰性慢性感染者可接受治療,以防止HBV傳播(LoE4,弱推薦,共識)。
4治療
4.1慢性HBV感染者推薦哪些治療方案?
聲明:
(1)推薦兩種不同的方案用于慢性HBV感染的治療:核苷(酸)類似物(NUC)或聚乙二醇干擾素 ∝ (PEG-IFNα)(強共識)。
推薦意見:
(1)在選擇NUC或PEG-IFNα作為一線治療方案時,應綜合考慮每種治療方案的特點(表3)和患者的個人偏好(LoE1,強推薦,強共識)。
為支持臨床決策,指南提供簡化的治療流程(圖1),以便在非專科環境中及時啟動抗病毒治療。
4.2NUC治療應如何給藥,長期治療期間應考慮哪些因素?
推薦意見:
(1)應使用ETV、TDF或TAF作為一線的NUC類抗病毒治療藥物。在選擇ETV、TDF或TAF時,應考慮合并癥(尤其是腎功能不全和骨密度降低)伴隨情況(如育齡期女性、妊娠、年齡)和既往治療史(LoE1,強推薦,強共識)。(2)應每3~6個月檢測1次HBVDNA和ALT水平,直到獲得病毒學應答(表4)。之后,對于使用ETV或替諾福韋(TDF或TAF)治療的患者,可將監測間隔延長至6~12個月(LoE2,強推薦,強共識)。
(3)應每12個月檢測1次 HBsAg 狀態,理想情況下進行HBsAg定量檢測(LoE3,強推薦,強共識)。
注:a,等同于ISHAK F?4. /Metavir F?3 (建議采用無創評估, ?LSMgt;8kPa );b,高靈敏度核酸擴增檢測方法(檢測下限 lt;20IU/mL ;c,等同于 ΔISHAK? F3/Metavirgt;F2(建議采用無創評估, LSM?7kPa ;d,HBVDNA的值因活動性和傳播風險而異。重要提示:對于HBV DNA≥200000IU/mL 的孕婦,需使用替諾福韋治療;e,在患有HCC、HIV合并感染、肝外表現或免疫抑制的患者中需進行抗HBV治療;f,在免疫抑制狀態下需進行抗HBV治療。
圖1慢性HBV感染的治療適應證
Figure1 TreatmentindicationforchronicHBVinfection

(4)建議對HBeAg陽性的患者每12個月檢測1次HBeAg和抗-HBe(LoE2,弱推薦,共識)。
(5)在開始治療前應評估腎功能,并在治療期間定期監測,以調整NUC藥物劑量(LoE1,強推薦,強共識)。
(6)若使用TDF治療期間出現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小管病變、低磷血癥或骨質疏松,應將TDF更換為其他NUC藥物(如ETV或TAF)。選擇NUC時應考慮既往治療史及耐藥情況(LoE1,強推薦,強共識)。
表3PEG-IFNα或NUC治療差異 Table3 Differences between PEG-IFNα and NUC therapy

注:ETV,恩替卡韋;TDF,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TAF,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
表4接受NUC治療患者的治療應答定義
Table 4 Definition of treatment response in patients receiving NUC therapy

(7)應每12~24個月進行1次無創肝纖維化評估(LoE3,強推薦,共識)。
4.3NUC治療期間出現部分病毒學應答、病毒學無應答或耐藥,應該如何處理?
推薦意見:
(1)若出現部分或無病毒學應答(表4),應首先檢查患者的服藥依從性(LoE1,強推薦,強共識)。(2)若確認依從性良好,可檢測是否存在與NUC耐藥相關的HBV變異(LoE2,弱推薦,強共識)。(3)當出現部分病毒學應答、無應答或病毒耐藥時,建議根據既往用藥情況調整抗病毒治療方案( LoE1~ 2,強推薦,強共識)。① 若患者此前使用的是核昔類藥物,建議更換為TDF或TAF(LoE1);② 若此前使用的是阿德福韋(ADV),建議更換為ETV、TDF或TAF(LoE1);③ 若此前使用的是TDF或TAF,可考慮更換為ETV或在原有治療基礎上加用 ETV(LoE2) 。(4)在使用TDF、TAF或ETV治療期間,若HBVDNA持續低水平( lt;2000IU/mL 或偶有波動,且無晚期肝纖維化或已排除耐藥,通常無需立即調整用藥(LoE4,弱推薦,強共識)。應考慮服藥依從性差或腸道吸收不良等因素。(5)對于肝硬化患者,治療目標是在12個月內實現HBVDNA不可測。若未達標,應考慮更換治療方案(LoE3,強推薦,強共識)。4.4NUC抗病毒治療何時可以停藥?推薦意見:
(1)只有在經驗豐富的乙型肝炎專科醫生評估,并確保能進行密切監測的前提下,才可考慮停用NUC。決策停藥時應綜合考慮HBsAg水平、HBeAg狀態、合并癥、HBVDNA抑制時間、肝纖維化階段以及患者的意愿(LoE2,強推薦,強共識)。
(2)若HBsAg消失,無論是否出現抗-HBs血清學轉換,且無其他共存風險因素,應停止NUC治療(LoE2,強推薦,強共識)。
(3)對于HBsAg陽性者,在考慮停藥時,應根據HBsAg水平選擇適合患者(LoE2,強推薦,強共識)。
(4)對于無進展性肝病的 HBeAg 陽性患者,如能保證停藥后的密切監測,在實現HBeAg血清學轉換(即HBeAg陰轉并產生抗-HBe)且HBVDNA持續檢測不到后,再治療12個月可停用NUC(LoE2,弱推薦,共識)。
(5)部分HBeAg陰性且無進展性肝病的患者,若HBVDNA持續檢測不到至少3~4年,HBsAg水平較低(亞洲人 lt;100IU/mL ,高加索人 lt;1000IU/mL ),并在停藥后可接受密切監測的情況下,可考慮在HBsAg尚未消失前停用NUC(LoE1~2,弱推薦,共識)。
(6)除HBsAg水平外,還可結合乙型肝炎核心相關抗原 ?HBcrAg 和HBVRNA水平,以幫助優化停藥前的患者分層管理(LoE3,弱推薦,共識)。
4.5慢性HBV感染者應如何使用PEG-IFNα進行治療?
推薦意見:
(1)應利用預測因素來指導是否開始PEG-IFNα治療。同時應考慮PEG-IFNα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并結合患者的治療意愿,以支持決策過程(LoE2,強推薦,強共識)。(2)PEG-IFNα應每周注射1次,通常療程為48周。其中,PEG-IFNα-2a的推薦劑量為 180μg/ 次,皮下注射(LoE1,強推薦,強共識)。(3)應根據治療第12周和第24周時HBVDNA和HBsAg的定量檢測結果,考慮是否停藥(圖3)(LoE2,強推薦,強共識)。(4)不建議常規使用 PEG-IFNα 與NUC的初始聯合治療。但在部分HBsAg水平較低、正在接受NUC治療的HBeAg陰性患者中,可考慮加用PEG-IFNα治療(LoE2,弱推薦,共識)。(5)在使用PEG-IFNα治療期間及治療后,應定期進行與安全性相關的血液檢查,并監測不良反應(LoE1,強推薦,強共識)。
5 HCC監測
5.1慢性HBV感染者中,哪些人群應進行HCC監測?應如何實施監測?
推薦意見:
(1)建議將有HCC風險的患者納入監測計劃。該建
(4)無論是否接受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或已發生HBsAg消失,HCC監測都應持續進行(LoE2,強推薦,強共識)。
(5)若腹部超聲無法提供可靠信息,應使用其他影像學方法(如增強CT或MRI)進行監測(LoE3,強推薦,強共識)。
(6)在影像學檢查基礎上,可結合腫瘤標志物(如甲胎蛋白)用于HCC監測(LoE2,弱推薦,共識)。
6特殊人群的治療
6.1急性HBV感染者是否應接受抗病毒治療?
聲明:
(1)鑒于成人急性HBV感染期間HBsAg自發清除率較高,只要肝臟合成功能未受損,無需進行抗病毒治療(強共識)。
推薦意見:
(1)急性乙型肝炎且肝臟合成功能受損的患者應接受NUC治療,并應與移植中心合作進行管理(LoE2,強推薦,強共識)。
6.2對HBsAg陽性孕婦的治療建議是什么?
推薦意見:
(1)對于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療的孕婦,若使用替諾福韋(TDF或TAF),應繼續使用;若使用ETV或ADV,應更換為替諾福韋(TDF或TAF);若使用PEG-IFNα,應停止并更換為替諾福韋(TDF或TAF)(LoE2,強推薦,強共識)。
(2)對于未接受抗病毒治療的孕婦,在以下情況下應于妊娠期間開始抗病毒治療: ① 對于慢性乙型肝炎孕婦,應參照對非孕婦的治療建議進行抗病毒治療; ② 對于HBVDNA水平 ?200000IU/mL 的孕婦,應接受抗病毒治療以預防HBV母嬰傳播; ③ 在無法進行HBVDNA檢測的地區,若孕婦HBeAg陽性,無論HBVDNA水平高低,應接受抗病毒治療以預防母嬰傳播(LoE1,強推薦,強共識)。
議的強度取決于個體的HCC風險水平(LoE2,強推薦,強共識)。
(2)應用HCC風險評分可加強個體風險評估(LoE2,弱推薦,強共識)。
(3)所有有風險人群應每6個月由經驗豐富的操作者進行一次腹部超聲檢查,作為HCC的常規監測手段
(3)為預防乙型肝炎母嬰傳播,抗病毒治療宜于妊娠晚期(最后3個月)前開始。妊娠期應使用替諾福韋(TDF或TAF)進行抗病毒治療(LoE2,強推薦,強共識)。
(4)產后可繼續使用替諾福韋(TDF或TAF)長期抗病毒治療,維持病毒抑制(LoE2,弱推薦,強共識)。
(5)在母親接受替諾福韋(TDF或TAF)抗病毒預防期間,嬰兒可接受母乳喂養(LoE4,弱推薦,強共識)。
6.3如何管理慢性HBV感染合并失代償期肝硬化或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
推薦意見:
(1)對于慢性HBV感染合并失代償期肝硬化ACLF患者,無論HBVDNA水平高低,均應接受ETV或替諾福韋(TDF或TAF)治療。在失代償期肝硬化或ACLF患者中不應使用PEG-IFNα治療(LoE1,強推薦,強共識)。6.4慢性HBV感染者合并HCC是否應接受抗病毒治療?如需治療,應如何治療?
推薦意見:
(1)對于HBsAg陽性的HCC患者,無論其HBVDNA水平高低,均應接受NUC抗病毒治療(LoE2,強推薦,強共識)。(2)在接受HCC根治性治療(如手術切除或局部消融治療)后,建議將TDF作為三級預防的首選核昔類似物(LoE2,弱推薦,強共識)。
6.5HBV/HIV共感染患者治療時應考慮的要點
推薦意見:
(1)對于HBsAg陽性且合并HIV感染的患者,無論ALT或HBVDNA水平如何,均應接受抗HBV治療(LoE2,弱推薦,強共識)。(2)抗HBV治療應作為HIV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方案的一部分。對于HBsAg陽性的HIV感染者,推薦選擇含有替諾福韋(TDF或TAF)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方案(LoE1,弱推薦,強共識)。(3)應根據HBV單獨感染的管理規范進行監測和調整,同時充分考慮HIV合并感染情況(LoE5,弱推薦,強共識)。(4)在HBV/HIV共感染患者中,不應中斷含抗HBV的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以避免HBV反彈及生化學復發的風險(LoE2,強推薦,強共識)。
6.6HBV/HDV共感染患者治療要點
推薦意見:
(1)所有慢性HBV/HDV共感染患者均應考慮接受
抗HDV治療(LoE3,強推薦)。(2)對于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應評估其是否適合
進行肝移植(LoE3,強推薦)。(3)所有慢性HBV/HDV共感染且肝功能處于代償
期的患者,無論是否合并肝硬化,均可考慮使用PEG-
IFNα或bulevirtide治療(PEG-IFNα:LoE2;bulevirtide:
LoE3,強推薦)。(4)對于無PEG-IFNα不耐受或禁忌證的患者,可考
慮聯合使用PEG-IFNα與bulevirtide治療(LoE5,弱推薦)。
(5)對于合并代償期或失代償期肝硬化的患者,應給予NUC治療(LoE5,強推薦)。(6)對于未合并肝硬化的患者,若HBVDNAgt;2000IU/mL,也應給予NUC治療(LoE5,強推薦)。(7)對于失代償性肝病患者,可根據個體風險和獲益評估,考慮使用bulevirtide單藥治療。如在bulevirtide單藥治療期間出現肝功能失代償表現,仍可在密切監測下繼續治療(LoE4,弱推薦,強共識)。6.7在HBV/HCV共感染時,治療HBsAg陽性患者應考慮哪些問題?
聲明:
(1)總體而言,抗HBV治療的適應證與慢性HBV單純感染相同。然而,在接受抗HCV治療的背景下,還需考慮一些額外因素(強共識)。
推薦意見:
(1)所有HBsAg陽性的慢性HCV感染者均應接受針對HCV的直接抗病毒藥物(DAA)治療(LoE2,強推薦,強共識)。(2)所有HBsAg陽性的肝硬化患者,即使HBVDNA檢測不到,也應在使用DAA抗HCV治療期間同時接受NUC治療,以預防HBV再活動(LoE2,強推薦,強共識)。(3)對于不符合慢性HBV單純感染治療適應證的患者(例如HBV DNAlt;2000IU/mL, ALT水平正常、無進展性肝纖維化或肝硬化),在DAA抗HCV治療期間,可預防性使用NUC以防止HBV再活動( LoE2 ,弱推薦,強共識)。
6.8兒童和青少年可選用哪些抗病毒治療藥物?
聲明:
(1)目前,已有多種抗病毒藥物獲得相關藥品監管機構批準,可用于兒童及青少年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強共識)。獲批藥物包括:(1)IFNα-2b:由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共同批準,適用于1歲及以上兒童;(2)PEG-IFNα-2b:適用于3歲及以上兒童;(3)拉米夫定:適用于3歲及以上兒童;(4)ETV:適用于2歲及以上兒童;(5)TDF:EMA批準用于2歲及以上兒童;FDA批準用于12歲及以上兒童;(6)TAF:EMA批準用于12歲及以上兒童,或體質量超過 35kg 、任何年齡的兒童患者。注:ADV因療效及安全性原因已不再推薦用于兒童和青少年慢性HBV感染的治療。
7 HBV再活動的預防
7.1如何管理HBV再活動風險人群?
推薦意見:
(1)HBV再活動的風險評估及是否需要進行抗病毒預防,應綜合以下因素判斷:HBV血清學標志物( HBsAg 、抗-HBc及HBVDNA)擬采用的免疫抑制治療方案,以及患者基礎疾病情況(表5)。因此,在啟動免疫抑制治療前,應常規檢測HBsAg和抗-HBc抗體狀態。對于HBsAg陽性個體,應按照所有HBsAg陽性患者的常規臨床評估流程進行管理。對于HBsAg陰性但抗-HBc陽性個體,應在開始免疫抑制治療前檢測HBVDNA(LoE1,強推薦,強共識)。
(2)針對HBsAg陽性但無其他抗病毒治療適應證的個體:
① 對于HBV再活動中高風險的HBsAg陽性個體,應接受預防性NUC抗病毒治療(LoE1,強推薦,強共識);
② 對于HBV再活動低風險的HBsAg陽性個體,若能每3個月至少進行一次HBVDNA監測,則可暫不啟動治療。但如果無法實現有效的HBVDNA監測,建議啟動預防性NUC治療(LoE2,強推薦,強共識)。
(3)針對HBsAg陰性/抗-HBc陽性個體:
① HBsAg陰性、抗-HBc陽性且HBVDNA陽性的個體,其管理應與 HBsAg 陽性者相同(LoE2,強推薦,強共識);
② 對于HBsAg陰性、抗-HBc陽性且HBVDNA陰性個體,如計劃接受HBV再活動高風險的免疫抑制治療,也應給予預防性NUC治療(LoE2,強推薦,強共識);
③ 對于HBsAg陰性、抗-HBc陽性且HBVDNA陰性個體,若該類人群將接受中等或低風險的免疫抑制治療,則無需立即治療,但應密切監測(每3個月檢測HBsAg和/或HBVDNA)。如對監測的可行性有顧慮,建議啟動預防性NUC治療(LoE3,強推薦,共識)。
(4)關于預防性NUC治療的藥物選擇及療程,推薦使用ETV或替諾福韋制劑(TAF或TDF用于HBV再活動的預防。NUC預防治療的具體療程尚無統一標準。一般建議在免疫抑制治療結束后繼續使用至少6~12個月。對于高風險人群(如接受B細胞清除治療),應延長至免疫抑制治療完成后至少18個月。理想情況下,NUC停藥應參照已建立的停藥標準進行,尤其是對治療前HBVDNA陽性者(LoE3,強推薦,強共識)。
表5接受免疫抑制治療人群中HBV再活動的風險分級

注:CAR-T細胞,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BCMA,B細胞成熟抗原;TACE,經導管動脈化療栓塞術;JAK,Janus激酶;
,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TNF,腫瘤壞死因子。
8肝移植背景下的HBV感染的管理
8.1如何管理接受肝移植術后的HBV感染者以預防HBV復發?
推薦意見:
(1)所有接受肝移植的HBV感染者,均應接受預防性治療以防止HBV復發。推薦的標準預防方案為:NUC(如ETV、TDF或TAF)聯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Bimmunoglobulin,HBIG)。HBIG應在肝移植的無肝期即開始使用,肝移植術后應根據抗-HBs濃度調整劑量(LoE1,強推薦,強共識)。(2)若患者對高耐藥基因屏障的NUC治療依從性良好且HBV復發風險較低的患者,肝移植術后可考慮停用HBIG(LoE2,弱推薦,強共識)。(3)在患者依從性良好、HBV復發風險較低的前提下,肝移植術后也可考慮采用不含HBIG的預防方案(僅使用NUC)(LoE2,弱推薦,強共識)。(4)若肝移植術后出現HBsAg血清學逆轉,應停用HBIG,但繼續使用NUC抗病毒治療(LoE4,強推薦,強共識)。8.2如何管理接受來自抗-HBc陽性供體器官的HBsAg陰性受者,以預防HBV再活動和新發感染?
推薦意見:
(1)對于接受HBsAg陰性/抗-HBc陽性供肝的受者:① 若受者為HBsAg陰性、抗-HBc陰性、抗-HBs陰性,應給予長期NUC預防性治療。不推薦聯合使用HBIG與NUC的預防方案(LoE2,強推薦,強共識);
② 若受者為HBsAg陰性、抗-HBc陰性但抗-HBs陽性,其HBV再活動風險低于抗-HBs陰性受者。但仍建議接受NUC預防性治療(LoE2,強推薦,強共識);
③ 若受者為HBsAg陰性、抗-HBc陽性且抗-HBs陽性,HBV再活動的風險尤其低。在此情況下,不需要進行NUC預防性治療,但應密切監測HBVDNA和HBsAg水平。如果對實施HBV監測的可行性存在擔憂,建議啟動預防性NUC治療。一旦檢測到HBVDNA和/或HBsAg陽性,應立即開始基于NUC的抗病毒治療( LoE3 ,強推薦,強共識);
④ 若檢測到HBVDNA和/或 HBsAg 陽性,均應立即啟動基于NUC的抗病毒治療(LoE2,強推薦,強共識)。
(2)來自HBsAg陰性/抗-HBc陽性供體的其他器官移植(如腎、心、肺、胰腺或造血干細胞移植):無論受者的抗-HBs狀態如何,由于總體HBV感染風險較低,一般不推薦使用HBIG和/或NUC進行預防性治療。應定期監測 HBVDNA和HBsAg水平。一旦HBVDNA和/或HBsAg轉為陽性,應立即啟動基于NUC的抗病毒治療(LoE2,強推薦,強共識)。
表6列出HBsAg陰性受者接受HBsAg陰性/抗-HBc陽性器官移植的建議。
8.3如何管理接受來自HBsAg陽性供體器官的受者?
推薦意見:
(1)所有接受來自 HBsAg 陽性供體肝移植的患者,均應接受強效NUC治療,如ETV、TDF或TAF(LoE2,強推薦,強共識)。(2)慢性丁型肝炎患者不應接受來自HBsAg陽性供體的肝移植(LoE4,強推薦,強共識)。(3)對于接受來自HBsAg陽性供體的其他器官移植(如腎、心、肺、胰腺或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患者,建議采用HBIG聯合NUC進行預防性治療。若為造血干細胞移植,或來自HBsAg陽性供體的活體實體器官移植,供體也應在移植前盡早開始用強效NUC治療(LoE4,強推薦,強共識)。
表6對HBsAg陰性受者接受HBsAg陰性/抗-HBc陽性器官移植的管理建議
Cable 6Management of HBsAg-negative transplant recipients of HBsAg-negative/anti-HBc-positive org

9 HBV感染的預防
9.1目前有哪些可用于預防HBV感染的疫苗?
聲明:
(1)目前全球范圍內有多種重組乙型肝炎疫苗可供使用,這些疫苗被應用于各國不同的HBV免疫接種計劃中。疫苗的選擇需綜合考慮可及性、成本、接種程序、有效性以及當地衛生主管部門的建議等因素(強推薦,強共識)。
9.2哪些人群應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哪些人群需監測疫苗免疫應答?
推薦意見:
(1)建議所有嬰兒、兒童和青少年盡早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最好在青春期開始前完成接種(LoE1,強推薦,強共識)。
(2)HBsAg陽性母親或HBsAg狀態不明母親的新生兒,應在出生后盡早(最好在12小時內)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并聯合使用HBIG進行被動免疫,以最大程度預防HBV母嬰傳播(LoE1,強推薦,達成共識)。
(3)以下高危人群應接種乙型肝炎疫苗: ① 因存在或預期將出現免疫缺陷、免疫抑制或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病或腎病),感染后可能發展為重癥乙型肝炎的個體;② 存在非職業性暴露風險的人群,例如接觸HBsAg陽性者(如慢性HBV感染者配偶及家庭成員)、高危性行為者、因性傳播疾病就診者、注射吸毒者、在押人員及精神衛生機構患者; ③ 具有職業性暴露風險的人員,包括醫學生、實習醫生、志愿者、醫療機構實驗室及保潔人員、急救人員、應急救援人員、警務人員、消防員、軍人,以及慢性HBV感染高發場所的工作人員(LoE1,強推薦,強共識)。
(4)此外,以下人群建議接種乙型肝炎疫苗: ① 前往慢性HBV感染高流行或中流行地區旅行的國際旅行者;② 所有其他有意愿預防HBV感染的個體,無論是否存在特定風險因素,均應接種乙型肝炎疫苗(LoE4,弱推薦,強共識)。
(5)屬于特定風險人群的個體,應進行疫苗接種后的免疫效果評估(抗-HBs檢測)(LoE2,強推薦,強共識)。
聲明:
(1)對于不屬于上述特定風險人群、健康狀況良好且年齡 lt;40 歲的個體,無需進行抗-HBs檢測(強共識)。9.3如何對免疫功能低下者進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種?
推薦意見:
(1)對于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個體,包括肝硬化患者或接受血液透析者,應使用增加劑量的標準(或第二
代)疫苗(如雙倍劑量或透析患者專用劑量)或第三代疫苗進行接種(LoE1,強推薦,強共識)。
9.4如何處理對首次疫苗接種應答不足的情況?
聲明:
(1)血清保護率的定義為抗-HBs滴度 ?10IU/L 。然而,對于重癥風險較高的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者),若在末次接種后1~2個月內抗-HBs滴度達到
,則視為最佳免疫程序。該抗體水平提示對乙型肝炎可能獲得長期乃至終身的保護效力(強共識)。
推薦意見:
(1)完成疫苗接種系列后1~2個月,抗-HBs滴度 ? 100IU/L 的個體無需進一步監測或加強接種。但免疫功能低下者應定期進行抗-HBs隨訪檢測,如發現抗-HBslt;100IU/L ,應給予加強接種。抗-HBs檢測間隔根據風險等級從每年1次至每10年1次不等(LoE1,強推薦,強共識)。
(2)對于完成疫苗接種系列后1~2個月,抗-HBs滴度處于 10~100IU/L 的高風險人群,建議接種一劑加強針,并在1~2個月后再次評估抗-HBs滴度(LoE3,弱推薦,強共識)。
(3)對于完成疫苗接種系列后1~2個月,抗-HBs滴度仍 lt;10IU/L 的個體,應重新接受完整的疫苗接種流程(可考慮優化接種方案),并在接種完成后1~2個月再次檢測抗-HBs滴度。在重新接種前,應排除是否存在活動性HBV感染(檢測HBsAg和抗-HBc)(LoE1,強推薦,強共識)。
利益沖突聲明:本文不存在任何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朱世奔、尹雪如負責翻譯;劉志華、侯金林負責審校。
參考文獻:
[1]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EASL Clinical Practice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hepatitisBvirus infection[J]. JHepatol,2025.DOl:10.1016/j.jhep.2025.03.018.[Epubaheadof print]
收稿日期:2025-05-29:錄用日期:2025-06-04本文編輯:王亞南
引證本文:ZHUSB,YINXR,HOUJL,etal.AnexcerptofEAS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ofchronichepatitisBvirusinfection(2o25edition)[J].JClinHepatol,2025,41(7):1287-1296.
朱世奔,尹雪如,侯金林,等.《2025年歐洲肝病學會臨床實踐指南:慢性HBV感染的管理》摘譯[J].臨床肝膽病雜志,2025,41(7):1287-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