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檔案查詢利用服務平臺移動端App正式上線
2025年7月6日,全國檔案查詢利用服務平臺移動端App(以下簡稱“檔案查詢App”)正式上線。檔案查詢App建設是檔案部門積極響應數字中國戰略,服務人民群眾的重要舉措,標志著全國檔案查詢利用服務工作邁向移動互聯新階段,將為社會公眾帶來更為高效、便捷的查檔體驗。
全國檔案查詢利用服務平臺自2022年7月6日上線以來,已累計接入2300余家檔案館,注冊用戶超23萬,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切實解決了人民群眾跨地域查檔、用檔的難題,在檔案服務人民群眾的大局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檔案查詢App功能實用,操作簡潔,用戶通過手機完成實名注冊即可查檔,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電子郵件接收、快遞郵寄(郵資自理)、到就近檔案館現場領取等方式獲得查檔結果。
檔案查詢App上線是檔案工作更好服務人民群眾的重要舉措。后續還將持續優化App功能,加強與各級檔案館的聯動,進一步提高檔案服務質量、拓展服務渠道。廣大用戶可在華為應用市場搜索“全國檔案查詢利用服務平臺”,開啟便捷查檔新體驗。
國家檔案局
“河北抗戰圖片檔案展”在河北博物院開展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河北抗戰圖片檔案展”于7月7日在河北博物院正式開展。展覽由中國共產黨河北省委員會宣傳部、中國共產黨河北省委黨史研究室、河北省檔案館(省方志辦)、河北省軍區政治工作局聯合主辦。
展覽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為主題,分為河北抗戰興起、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堅持敵后抗戰、根據地建設、奪取抗戰勝利、英烈不朽六大篇章。通過豐富的史料和珍貴圖片,引領觀眾穿越時空,深切感受河北敵后抗戰的艱辛歷程,從中汲取奮進力量,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
河北省檔案館(省方志辦)
河北省檔案館(省方志辦)舉辦第三期人才培養大講堂
6月12日,河北省檔案館(省方志辦)舉辦第三期館校合作人才培養大講堂。講座特邀河北大學管理學院張艷欣教授主講,圍繞“紙質檔案修復的科學原理與關鍵技術”這一主題,為全體干部職工帶來了一場內容充實、干貨滿滿的專題講座。
張艷欣教授結合自身多年教學與實踐經驗,從科學原理入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紙質檔案修復的基本原則和關鍵操作技術。她不僅分享了大量一線修復案例,還針對實際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技術難題進行了細致分析,內容兼具理論高度與實踐價值,參會人員受益匪淺。
作為推動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館校合作人才培養大講堂自開辦以來,持續引入高校優質資源,拓寬干部職工的知識視野,提升專業素養。通過這一平臺,越來越多的檔案工作者正逐步實現由“經驗型”向“專業型”轉變。
河北省檔案館(省方志辦)
“紅色地圖·赤誠河北一一河北紅色資源共享平臺”上線試運行
紅色資源作為我們黨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為妥善保管并有效利用這些承載著黨的初心與使命的紅色資源,河北省檔案館(兼省方志辦)構建了“紅色地圖·赤誠河北——河北紅色資源共享平臺”。該平臺聯合河北紀元光電有限公司和縱覽(河北)傳媒有限公司共同推出試運行版本。當前,這一平臺已收集了來自全省數十家單位提供的豐富內容,包括視頻、書籍、音頻、文章、烈士英名錄、VR展廳、經典紅色電影等3500條紅色資源數據。平臺提供了全文檢索、一鍵導航及DeepSeek智能檢索等功能,旨在打造一個開放性、公益性的全省紅色資源共享中心。
該平臺主要面向各級黨政機關、檔案館、方志館、紀念館、史志研究部門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等群體,為其提供所需的紅色數據資源支持,助力河北紅色文化的廣泛傳播,推動紅色旅游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河北省檔案館(省方志辦)
承德市檔案館開展“紅色檔案話英雄,紅色基因共傳承”主題活動
為進一步發揮檔案在立德樹人、培根鑄魂方面的獨特作用,承德市檔案館依托豐富的紅色檔案資源,持續深化檔案育人實踐。6月17日,檔案館“紅色課堂”走進雙橋區橋東小學,以“紅色檔案話英雄,紅色基因共傳承”為主題,通過沉浸式講述與珍貴檔案展示,為全校師生呈現了一堂直擊心靈的思政課。
檔案館工作人員以抗美援朝老兵的英雄事跡為核心,結合實地采訪的感人細節,通過圖片、視頻、故事講述等形式,將塵封于檔案中的英雄形象鮮活地呈現在師生面前,讓大家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輩們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無私奉獻精神。
此次活動不僅讓同學們在校園內近距離了解珍貴紅色檔案,更讓大家真切體會到革命先輩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舍己為公的家國情懷,進一步激發了廣大青少年對黨和國家的深厚情感,增強了他們的愛國情懷和社會主義理想信念。
張家口市檔案館“方志驛站”惠民工程正式啟動
為進一步推動地方志資源“活起來”“用起來”,充分發揮地方志“存史、資政、育人”作用,張家口市檔案館正式啟動“方志驛站”惠民工程。通過精選館藏圖書228冊,系統整合志書、年鑒、地情資料與舊志四大類文獻資源,在橋東區工人村南社區、橋西區元臺子社區、經開區奧林星城社區及理想書店設立首批服務站點,構建起覆蓋城鄉的方志文化傳播網絡。
作為地方志工作融入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實踐,“方志驛站”將塵封的資源轉化為觸手可及的文化服務。居民可在社區翻閱《張家口市志》《張家口年鑒》等權威史料,這種“家門口的方志館”模式,使“鑒往知來”的智慧真正走進市井街巷,讓居民在品讀張垣大地的滄桑巨變中,增強文化認同感,厚植家國情懷。
張家口市檔案館
邢臺市檔案館(市方志辦)完成《邢臺年鑒(2025)》初稿編纂
近日,邢臺市檔案館(市方志辦)完成《邢臺年鑒(2025)》初稿編纂工作,標志著這一系統性文獻編纂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該年鑒以35個部類為框架,全面記錄邢臺市2024年度自然、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生態等領域的發展成就。
編纂過程中,邢臺市檔案館(市方志辦)高效統籌160余家供稿單位,建立資料收集臺賬,確保資料覆蓋全面、數據真實可靠。通過兩輪審核修改及多次研討優化,編纂團隊精簡冗余信息,強化條目邏輯性與可讀性,深入挖掘工業升級、文化項目、城市風貌等年度亮點。經過嚴謹細致的供稿審核、文字編輯、資料補充等環節,初稿實現資料完整率98% ,數據差錯率控制在 0.5% 以內,為終審出版奠定了堅實基礎。
邢臺市檔案館(市方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