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體的神經組織中,有兩大神經細胞——神經元細胞和神經膠質細胞(簡稱膠質細胞)。其中,神經元細胞是神經組織中最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膠質細胞則像土壤一樣,廣泛分布于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起著支持和引導神經元細胞遷移、促進神經系統修復、協助物質代謝等作用。
腦膠質瘤是大腦內部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被稱為“大腦殺手”。所謂膠質瘤,就是來源于神經系統膠質細胞和神經元細胞的腫瘤統稱,常發生在大腦和脊髓,占顱內腫瘤的40%~50%。
病因
盡管現有的醫學資料和臨床試驗還未能明確得出腦膠質瘤的具體發病機制,但是根據已有數據可知,若長期受到超過一定劑量的電離輻射,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患腦膠質瘤的風險;一些較為罕見的基因遺傳突變也是重要的危險因素;此外,普遍性致癌物質同樣也有致腦膠質瘤的風險,例如食用亞硝酸鹽食品、感染病毒或細菌等。
臨床表現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面對頭痛、嘔吐、記憶力差等“小毛病”時并不在意,認為只是壓力大、作息不規律導致的不適,殊不知這種忽視在身體中埋下了大隱患。這些小毛病,可能是腦膠質瘤的征兆。
根據病理類型和發生部位,膠質瘤的癥狀表現會有不同。最常見的癥狀有頭痛(早晨起床時明顯)、嘔吐、記憶力減退、視力下降、肢體活動障礙、身體感覺障礙等,還有的會出現不明原因的人格改變、語言障礙、癲癇發作、步態不穩等表現。
頭痛伴嘔吐 膠質瘤的早期癥狀多為頭痛,但這種頭痛與普通頭痛有所不同。由于腫瘤細胞的毒性會引起周邊組織的水腫,導致顱內壓增高,從而引起患者出現頭痛頭暈的情況,并伴有嘔吐的現象。這種情況會隨時存在,而且隨著腫瘤的發展會越來越嚴重。
癲癇 由于局部腫瘤的直接刺激或壓迫,有些患者會出現癲癇的癥狀。
局部性功能障礙 大腦內部擁有許多不同的功能區,當腫瘤位置處于額葉時,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礙,表現為情感淡漠、反應遲鈍、記憶力和理解力減退等;當腫瘤位置處于顳頂枕葉時,患者可能出現肢體的障礙,甚至視覺的喪失;當腫瘤位置出現在小腦時,患者就可能會失去平衡力。
分類
腦膠質瘤大多發生在31~50歲之間,高發年齡段為40~50歲,另外,在10歲左右的兒童中也較多見。
世界衛生組織(WHO)根據腫瘤細胞的分化程度、增殖活性及惡性程度,將膠質瘤分為 4 個級別,等級越高,惡性程度越高。1~2級為低級別膠質瘤,偏良性,分化較為良好,患者預后也相對較好;3~4級為高級別膠質瘤,偏惡性,為低分化膠質瘤,患者預后較差。
根據腫瘤細胞形態的不同又可將膠質瘤分為星形細胞瘤(浸潤性生長,無明顯邊界,復發可能大)、少突膠質瘤(膨脹性生長為主,邊界清楚,為低級別膠質瘤)、室管膜瘤(生長緩慢,大多數為良性腫瘤)、膠質母細胞瘤(由星形細胞瘤惡變而來,是星形細胞瘤中惡性程度最高的類型)等類型。
治療
目前腦膠質瘤的標準治療方法是先進行手術切除腫瘤,并根據術后組織病理及分子病理結果進行個體化輔助治療(包括放療、化療等)。針對個別特殊類型的復發腦膠質瘤患者也可選擇性進行分子靶向治療。通常來說,腫瘤分級與預后高度相關。低級別的膠質瘤惡性程度低,復發概率較小,治愈希望較大。
腦膠質瘤手術治療主要以明確病理、解除占位、減滅瘤細胞、保護患者功能等為目的。腦膠質瘤的手術原則是在安全范圍內最大程度地切除腫瘤。由于有些腫瘤涉及功能區,貿然切除可能會造成患者的永久性功能損傷,對其生存質量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通常會采用“術中喚醒手術”的方式,將患者從麻醉狀態下喚醒,精確定位腦重要功能區并探尋病變與功能區的關系,以達到最大限度切除腫瘤并保留功能區的目的。
功能區腦膠質瘤患者術后可出現不同類型的神經功能缺失,這是功能區腦膠質瘤手術治療的特點和難點。其中最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包括偏癱、失語等。患者術后出現偏癱、嚴重肢體活動障礙時,可能會影響其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和免疫功能;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包括:深靜脈血栓、關節攣縮等;此外,長期臥床無法運動也會影響患者運動功能的恢復潛力。因此,及時有效地進行康復干預訓練對患者的預后具有積極的意義。
對于術后恢復較好的年輕患者,建議患者正常生活,也可以恢復工作。但是日常生活工作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勞,按期復查。對于存在癲癇發病史的患者應遵照醫囑按時規律服用抗癲癇藥物,避免獨自駕車、游泳等較為危險的活動。一旦再次出現癲癇發作情況應立即就診。
預防
定期體檢 40歲以上人群要定期進行CT、MRI(核磁共振)、MRA(磁共振血管成像)檢查,不僅可以篩查膠質瘤,還可以排查頭部的“重型炸彈”動脈瘤以及有無腦血管畸形等情況。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患腦部疾病的風險較常人更大,因此這類人群更應當注意腦部健康的檢查。年輕群體若出現不明原因的頭痛,也需及時就醫并進行篩查診斷。
保持積極的心態 焦灼、煩躁、抑郁等不良情緒長期積壓,得不到很好地釋放,也會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可能會誘發腫瘤。因此,要注意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心情好,身體才能更健康。
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科學運動、健康飲食。平時盡量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特別是避免兒童過早、過多使用手機。盡量避免接觸、使用有毒、有害物質,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可降低膠質瘤發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