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愛人談戀愛時,我就想:“如果我成為軍嫂,適合做什么呢?”
那時,我從事銷售工作,需要處理各種突發狀況,而且頻繁出差。我覺得,結婚后如果兩人都忙,自然無法兼顧家庭和工作。
2018年1月,我和愛人結了婚。因為我是師范學院畢業的,畢業時已具有了初中英語的教師資格證,思來想去,我決定轉回老本行。愛人十分支持:“當老師好,每年有寒暑假,一年到頭不至于那么累。”
我鼓起勇氣向我的家鄉——湖南省寧鄉縣教育局人事科自薦。隨后,我陸續接到了幾所學校的面試通知,最后確定在寧鄉縣最西邊一所四面環山的鄉村小學任教,開啟了包班三年級的工作。
我帶的班里共18名學生,都是留守兒童,有的是被爺爺、奶奶溺愛長大的“孩子王”,有的從小缺愛膽怯,有的學習基礎薄弱……剛接手的時候,教室里總會發生各種爭執、吵鬧聲,我有點無所適從。但在校長的及時指導和同事們的提醒幫助下,我很快適應了工作。
課后,校長還帶著我家訪,讓我盡快了解所有學生的情況。我發現,孩子們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獨處,平時也缺少關愛。于是,我調整教學計劃,讓他們多多體驗以前不曾上過的音體美勞課,盡量給他們創造美好童年的氛圍。
我還調整了各學科的教學方法:語文教學重視基礎的識字、寫字,不求多但要會,鼓勵讀課文與仿寫表達;數學課注重計算和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付出終有回報。第一學期末,我正給學生指導作業,一名學生突然叫了我一聲“媽媽”。
我愣一下,笑了笑說:“你們想媽媽的時候,可以叫我‘媽媽’。”
看到孩子們學習上的進步和臉上洋溢的笑容,我感受到了教育的意義,也堅定了終身從教的信念。
漸漸地,我發現自己比較適合教數學。我利用下班時間,梳理小學、初中、高中數學教材的知識點,還同步“刷題”。2018年12月,我又順利考取了小學數學的教師資格證。
此時我已懷孕,家人都希望我能回到城市,這樣生活更便利。接下來的一年時間里,我也留意著愛人駐地市學校的招聘公告。2019年7月,大女兒剛滿三個月時,還在休產假的我,已在為即將到來的筆試、面試作準備。
筆試那天早上5點,我帶上還在熟睡的女兒和一些生活用品,驅車50多公里,將女兒交給在一個工地上做飯的母親后,再驅車50多公里趕到考點,參加8點的考試。
那年,愛人剛擔任基層主官,不但事務繁雜,還要長期值班。我一邊照顧女兒一邊備考,個中的難處沒法細說。幸運的是,我順利通過了筆試和面試,帶著女兒與愛人在部隊家屬院團聚。
以小學數學老師入職,我原以為接下來會專注于數學教學。但陰差陽錯,我被安排教五年級的語文。
我教的那個班,語文老師經常變動,孩子們語文基礎不好。為了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水平,備課時,我根據單元內容創編故事,收集作者和課文背后的故事;課堂上,鼓勵孩子們分角色表演課文內容,還會組織學生進行背課文比賽和成語接龍游戲……
很快,班級形成了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孩子也慢慢養成了“今日事,今日畢”的學習習慣。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班級期末語文平均分提高了十幾分。
看到孩子們的進步,我無比高興,也深刻感受到教育是一場付出就有收獲的旅程。
2023年秋季開學時,我擔任了一個新班級的數學老師,每天忙忙碌碌。那時,大女兒已經上了幼兒園中班,小女兒2歲。家里的事,指望不上愛人,我就從家屬院里請了一位熱心腸的阿姨,幫忙白天照顧小女兒,自己則全身心投入工作。
班主任對我說,班里一個自閉癥的孩子成成(化名),需要多多關注和照顧。我之前曾考取二級心理咨詢師證書,解讀和分析了很多類似案例,對自閉癥并不陌生。不過,真正要正面接觸時,我心里還是不安的。
開學前,我特意找來相關書籍,了解自閉癥孩子的世界,還與班主任、家長交流,了解成成的各方面情況。
開學后,我發現成成喜歡在課堂上擺弄自己的文具,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弄出來的聲響也影響到了同學。他不太會與老師、同學交流,即便說話也只說不太連貫的幾個詞語;做事情也有固定的程序,一旦被打破就會很生氣,比如,聽到下課鈴聲,他總會比老師先沖出教室……
我開始琢磨,怎么樣讓成成對我更加信任,怎么樣讓他對上課提起興趣來。一天,我把班長叫過來,告訴他,成成是班級的一員,他有時可能管不住自己,需要大家付出愛和包容,希望班長帶動同學,像照顧弟弟一樣,提醒和幫助成成。
接著,我找到成成,問他:“上課可以制造噪聲嗎?”他低著頭站在那里,半天沒說話。我牽起成成的小手,說:“你知道嗎?我家有一個小妹妹,她有時在家里敲鑼打鼓發出很大的聲音。不過,我沒有批評她,只是告訴她,這樣會影響鄰居休息。妹妹很聽話,很快就安靜了。妹妹都能做到,老師相信你,一定也能做到。”
我不斷向成成強化課堂要求,讓身邊的同學提醒他,并鼓勵他的每一點進步。
漸漸地,成成上課發呆的次數越來越少,不再在課堂上發出噪音,和同學也能正常交流了。最重要的是,他的課堂筆記完成得非常好,就連成成媽媽都和我反饋,孩子現在做作業沒有以前那么費勁了。
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教師的愛,就像一道溫暖的光,照耀著孩子們健康成長。
這些年,我沒少向愛人絮叨學校的事、學生的事。有一次,在我眉飛色舞地講述了孩子們的點滴進步后,他笑著和我開玩笑:“幸好你轉回本行了,不然,肯定是教育界一大損失!”
(作者單位:湖南省某小學)
編輯/劉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