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鬧海》這部電影不僅用哪吒的成長故事點燃了大家的熱情,還把中醫藥文化的魅力巧妙地編織進了劇情里。影片里,中醫藥的“足跡”隨處可見,特別是李靖為了救陳塘關的百姓留下的那份神奇的中藥材清單,尤為引人注目。清單上的藥材有蒲黃、茜草、冰片等。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些中藥材吧!
很多人乍一聽蒲黃這個名字,可能會覺得有點兒陌生。其實,蒲黃這種中藥材來源于香蒲科植物如水燭香蒲、東方香蒲或同屬植物的干燥花粉。香蒲科植物在我們國家隨處可見。從北方到南方,不管是在沼澤地、湖泊還是小池塘邊,你都能發現它們的身影。在夏季,你會看到它們長著細長葉子,結著像火腿腸似的果穗,很漂亮,這是蒲棒。它們的花粉經過人們的采集和加工,就變成了我們常用的中藥材——蒲黃啦!

那么,蒲黃作為中藥材到底有怎樣的功效呢?在中醫藥學中,蒲黃有著悠久的藥用歷史,2000 多年前,在《神農本草經》這本書里,蒲黃就被列為上品,具有緩解肚子脹痛、讓小便順暢的功效。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記載了蒲黃具有止血、涼血、緩解心腹疼痛等功效。只要對癥用藥,蒲黃的療效絕對很棒!
此外,在一些古代的畫作中,還能看見香蒲科植物呢,例如北宋宋徽宗的《池塘秋晚圖》。
除了藥用價值,香蒲科植物還能用來干什么呢?它們的莖稈是造紙的好材料,葉子可以用來編織各種小玩意兒,蒲棒能拿來當燈芯用,它們的嫩芽,也就是蒲菜,味道鮮美,是水生蔬菜里的“明星”喲!不得不說,香蒲科植物簡直就是河邊的“黃金”。



在中國古代,茜草作為一味重要的中藥材,其藥用價值備受推崇。作為一種草本植物,茜草喜歡生活在潮濕的地方,樹林邊、小溪旁、山坡上、灌木叢和草地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茜草根部具有涼血、止血、通經活絡等功效,在古代的一些醫學著作如《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中均有記載。
在中國古代,茜草作為一味重要的中藥材,其藥用價值備受推崇。作為一種草本植物,茜草喜歡生活在潮濕的地方,樹林邊、小溪旁、山坡上、灌木叢和草地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茜草根部具有涼血、止血、通經活絡等功效,在古代的一些醫學著作如《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中均有記載。



茜草根部除了能治病,還是一種超級棒的天然紅色染料。早在商周時期,人們就發現了這個秘密,開始用茜草來給物品染色。根據《周禮》記載,周代還設置了專門來管理植物染料的官員,叫“染人”。
1972年,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了一幅T 形帛畫,上面的顏色五彩繽紛,特別搶眼。據專家分析,該帛畫同時使用了礦物和植物染料進行染色,比如右上角的紅太陽就是使用茜草來染色的。在古代,茜草染料不只是咱們中國人的最愛,歐洲人也超級喜歡用它,古埃及那會兒就開始用了呢。但是后來,隨著人工合成染料的出現,植物染料就慢慢被取代了。
此外,茜草在中國古代文化里還有非常浪漫的故事呢。在《詩經》中,茜草經常出現,人們會通過茜草來寄托相思之情。
說到冰片,它跟冬天的冰塊可沒有什么關系喲。實際上,冰片是一種名貴中藥材,分為天然冰片和合成冰片兩種。天然冰片主要是從龍腦香科植物中提取出來的,合成冰片主要是通過化學方法合成的。
在古代,我們國家是不生產冰片的,主要依賴進口,所以,當時的冰片是一種奢侈品。另外,它還有個高端奢華的名字——龍腦香,足見它的珍貴。
在中醫藥學中,冰片在治療外傷方面表現出色,具有顯著的消腫止痛、抗炎等功效。早在漢代,醫者們就已經開始用冰片治療疾病了。到了唐代,著名的中醫藥典《新修本草》更是高度評價了冰片的醫藥價值,并將其與金冠、象牙等貢品相提并論。因此,在唐代,冰片專供皇帝及皇室用于治療重大疾病或驅邪避穢,也使其成為皇帝饋贈愛妃、寵臣的珍貴禮品,普通民眾難以觸及。
除了藥用,在古代,冰片還是一種有名的香料呢!據《本草綱目》記載,冰片具有“通諸竅”的神奇功效,能提神醒腦,因此它常被制成香料。人們會將冰片放置于香爐之中,或裝入精美的香囊隨身攜帶,享受其獨特的香氣。因此,冰片也成了文人墨客創作的主題之一。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在其詩句“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中提到的“瑞腦”,實際上指的就是冰片。在清代,冰片還被做成了冰片油,除藥用,冰片油還能調配琺瑯料。
這三種中藥材在解救陳塘關百姓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除了它們,清單上還有其他中藥材,你知道是什么嗎?趕快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去探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