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電力工程;采購管理;供應鏈優化;成本控制;風險管理
近年來,隨著全球用電需求不斷增長,加上各種新技術層出不窮,電力工程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面臨的物資調配壓力日益增大。良好的供貨管理不僅能確保施工材料按時到位,更重要的是可以為企業節省成本,例如避免因斷貨導致的工期延誤損失[1]。從這個角度來看,研究如何優化物資采購全流程,對提升項目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供應商管理問題
說到當前電力工程采購的具體情況,供貨商管理是需要重點關注的環節。比如說有些供貨商提供的設備參數不達標,或者存在售后服務跟不上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會直接影響工程進度。再比如說在招投標階段,怎么評估供貨商的綜合實力,避免出現圍標串標這些違規操作,都是需要重點解決的痛點。現階段電力企業在管理供應商這個方面存在著供應商太多太分散的典型問題。比如說一家中等規模的供電公司,往往要和上百家供應商保持合作,像變壓器、電纜這些物資都需要找不同的廠家,這就導致公司很難準確掌握每個供應商送來的貨到底合不合格,什么時候能到。特別是那些小規模的供應商,本身生產設備和技術力量有限,遇到緊急訂單時經常出現延遲交貨的情況。比如說突發的新冠疫情期間,當時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需求量突然暴增,但很多供應商的生產線根本來不及調整,導致初期防疫物資供應出現卡頓,沒能及時滿足一線工作人員的防護需求[2]。
(二)采購流程弊端
采購流程中的審批環節繁瑣復雜,涉及多個部門,成為采購工作中的一大難題。在電力公司現行采購體系下,一個采購需求從提出到下單,需經過五六個部門蓋章審批。物資需求部門要填寫詳細表單,明確所需物資的種類、規格、數量等信息;財務部門需嚴格審核預算,確保采購金額在預算范圍內,防止資金超支;技術部門則要對物資參數進行確認,保證其符合工程技術要求。這一過程不僅大大降低采購效率,還可能因審批周期過長,致使企業錯過最佳采購時機,進而影響工程整體進度。尤其在變電站建設等大型項目中,所需設備材料種類繁多、價值昂貴,采購流程卡在審批階段兩三個月的情況屢見不鮮。而且,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傳遞可能存在延遲或偏差,若某個部門對采購需求理解有誤,還需重新溝通協調,進一步拉長審批時間。同時,審批流程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一旦出現部門推諉責任或審批不及時的情況,難以快速追責和解決[3]。此外,部分審批環節的標準不夠明確,審批人員主觀判斷空間較大,容易導致不同采購需求在審批過程中受到不公平對待,影響采購工作的公正性與合理性。
(三)物流配送困境
電力設備的運輸往往面臨體積大、重量大的特殊挑戰,這就對運輸工具的選擇和運輸路線的制定提出了特別嚴格的要求。比如變壓器這樣的設備,在運輸過程中通常需要專門改造的重型卡車來運送,甚至需要安排交通協管員全程跟隨。但即便如此,在城鄉結合部的電力項目施工時,由于道路條件往往達不到標準,像變壓器這類設備的運輸周期會被明顯拉長,運輸成本也會成倍增加。另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物流信息更新不及時,很多電力企業現在缺少能實時查看貨物位置的追蹤系統。當運輸途中發生突發狀況時,企業常常要延遲三四個小時才能獲得消息,這就容易讓整個工程進度卡在運輸環節。比如有些運輸公司雖然報價比較低,但在實際承運過程中既不愿意和廠家保持溝通,也不愿意在遇到堵車或設備傾斜時主動聯系相關人員,這種服務模式實際上增加了企業的隱性成本[4]。
(一)供應商選擇有限
由于電力行業這個領域存在技術門檻高、安全規范嚴格等情況,再加上設備系統本身的復雜程度,實際上能滿足要求的供應商數量比較有限。特別是在那些需要特殊定制的高端設備領域,真正具備生產能力且能通過質量認證的供應商可以說屈指可數。這種情況直接導致了采購方在選擇空間上的局限性,比如說某個關鍵部件可能只有兩三家廠商能生產,這就容易形成對個別供應商的過度依賴。我們可以認為,當這些核心供應商出現產品質檢不合格,或者因為生產線調整導致交貨延期的情況,整個項目從施工進度到設備調試都會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如何擴展能穩定供貨的合格供應商名單,逐步擺脫對單一來源的依賴,已經成為電力行業需要重點解決的現實問題[5]。
(二)價格波動大
在價格層面,電力工程涉及的材料設備定價受多重因素影響。比如鋼材銅材這些原材料的價格變化、市場供需關系波動,還有國際形勢帶來的進出口政策調整都會產生影響。特別是像國際貿易政策突然修改關稅標準,或者匯率出現劇烈波動時,相關設備的采購成本可能在短時間內上漲20%以上。對于需要嚴格管控預算的電力項目而言,這種價格的不確定性會給成本核算帶來很大困難。簡單來說,如果不能在合同簽訂階段鎖定關鍵材料價格,后續很可能因為變壓器或電纜的價格暴漲,導致整個項目的投資回報周期被拉長。這種情況在近三年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的市場環境下尤為突出。
(三)交貨期不穩定
供應商的生產能力、物流運輸效率以及不可抗力因素,如自然災害等,均對電力工程項目的按時交貨產生重大影響。在大型電力工程中,任何一個環節的延誤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以某大型水電站建設項目為例,其中一個核心部件的運輸因惡劣天氣導致延誤,使得整個工地的施工計劃被全盤打亂。施工人員因缺乏關鍵部件無法正常施工,造成人力閑置浪費,而后續為了追趕進度,不得不增加大量人手加班趕工,這不僅大幅提高了人力成本,還可能因趕工導致施工質量隱患。同時,項目的設備安裝調試環節也被迫推遲,進一步影響了項目的整體交付時間。因此,如何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優化供應鏈管理,提高供貨鏈條的靈活性和抗風險能力,成為電力行業必須著力解決的難題。
(四)質量控制難度大
電力設施的安全標準極為嚴苛,任何細微的質量問題都可能引發嚴重的安全事故,哪怕是一個螺絲釘未擰緊,都可能在長期運行中埋下重大隱患。這就要求從原材料采購伊始,便進行嚴格的質量把控。然而,電力工程供應鏈極為復雜,涵蓋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產品運輸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存在導致質量波動的風險因素。在原材料采購環節,可能因供應商提供的材料質量參差不齊,或是采購人員對材料質量標準把控不嚴,導致不合格原材料流入生產環節。在生產車間的加工過程中,生產設備的精度、工人的操作熟練程度以及生產環境的穩定性等,都可能影響產品質量。產品在運輸途中,若防護措施不當,受潮、碰撞等情況都可能損壞產品。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采購方與供應商之間需建立緊密且高效的溝通渠道。
(一)供應商整合與協同
對于電力企業日常運營來說,供應商管理工作是特別重要的一個部分。想要提升供應鏈運轉效率和穩定性,需要從供貨質量、價格水平、售后服務等維度來給現有供應商打分評級。簡單來說就是要做評估分級,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篩選出真正靠譜的供應商,同時淘汰那些跟不上的合作方。通過這種篩選機制,能夠有效壓縮供應商的數量規模,管理成本自然就降低了,采購流程也會變得更順暢[6]。例如某省電力公司之前就做過這樣的調整,通過嚴格篩選把鐵塔供應商數量砍掉了三成左右。調整之后核心供應商的供貨量直接占到八成,產品合格率明顯上去了,到貨時間也更有保障。這種結構上的優化,簡單來說就是讓企業花更少錢辦更多事,在行業里競爭力也跟著增強了。在優化供應商管理的過程中,除了要控制供應商數量之外,搭建一個好用、實用的協作系統也特別重要。現在用的這個平臺其實已經能實現很多功能了,比如讓電力公司和供應商之間可以實時共享需求預測數據、訂單執行狀態這些關鍵信息。比如說當需要調整物資需求的時候,通過這個系統就能把變更信息快速傳遞到位,讓供應商及時調整生產節奏。特別是遇到突發情況時,例如工程方案臨時修改或者急需補充某些零部件,雙方通過這種信息透明的協作方式就能更好配合。
(二)采購信息化建設
目前使用的供應鏈管理平臺,主要作用就是促進需求方和供應方的信息同步。比如說當工程項目出現設計變更的時候,企業通過這個系統就能快速把新的要求同步給各個供應商,比如說工程圖紙臨時修改或急需某種零件,這樣一來供應商那邊就能及時調整生產線,保證物資供應既快又準。另外這個平臺還有個重要功能就是可以實時查看供應商的生產進度,還有他們的質檢報告。通過這種動態監控,企業能提前發現可能存在的供貨延遲問題或者質量不達標的情況,避免因為這些意外導致整個項目進度卡殼。推動電商平臺落地應用: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建設在線采購系統已成為企業采購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突破口。當前采用的電商平臺能夠將招標采購等流程都搬到線上操作,如供應商資質審核、報價比價等環節均可通過系統自動完成,這樣不僅能縮短采購周期,還能減少人工操作可能帶來的填寫錯誤或流程卡頓。實際應用中發現,這樣的在線采購平臺還能使供應商之間的競爭更透明,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系統留痕功能,采購負責人可以清楚看到每家供應商的報價歷史記錄,有助于篩選出性價比更高的合作伙伴。
(三)物流配送優化
運用數據挖掘技術分析采購數據:現在很多企業都在用數據分析手段優化采購工作,比如電力設備采購記錄、原材料價格波動這些數據,都可以通過特定算法找到規律。具體來說,企業可以把過去三年的采購訂單數據和市場行情變化曲線放在一起分析,這樣就能預測出未來半年需要采購多少噸鋼材或者需要儲備哪些型號的電纜配件。根據我們的實踐經驗,某電力公司通過分析絕緣子采購價格與銅材期貨走勢的關聯性,提前三個月鎖定了供應商的框架協議價,有效規避了因國際大宗商品波動帶來的成本上漲壓力。 在涉及大量精密儀器或大型設備運輸的工程項目中,選擇靠譜的運輸合作伙伴可以說是關鍵中的關鍵。比如說和那些有豐富行業經驗的物流服務商進行深度合作,這樣就能根據每個項目的具體需要,比如說運輸距離、貨物類型這些因素,來制定專門的運輸方案。這類公司通常會配備專門設計的運輸車輛,比如說平板拖車、低底盤掛車這些特種裝備,同時對各個地區的運輸管理規范也比較熟悉,能夠確保所有操作都符合安全標準。通過提前做好路線規劃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比如說在轉彎處加裝防撞護欄、給易碎部件包緩沖材料這些做法,可以盡量規避運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讓重要物資按時完好地送達施工現場。比如說電力輸送工程中的特高壓項目,這種項目往往需要運送很多特別大而且特別敏感的部件,這時候就必須依靠持有專業資質的運輸團隊來完成這類高難度任務。
(四)庫存管理優化
做好庫存的精細化管理對電力工程這類需要大量物料的項目特別重要。由于這類項目往往涉及成百上千種材料配件(比如電纜、變壓器這些重要物資),如果倉庫管理不善,很容易出現施工時缺東少西或者積壓浪費的情況。現在比較好的做法是引入智能庫存管理系統,就像醫院藥房管理藥品一樣,通過帶條形碼掃描和自動補貨提示功能的系統,管理人員能實時掌握各類物資的入庫時間、存放位置和剩余數量。這種動態管理模式既減少了倉庫里積壓生銹的零件,又能在施工隊突然需要某種特殊規格螺栓時,快速從庫存清單里找到符合要求的存貨。比如國內某重點供電企業從去年開始,使用基于電子標簽識別技術的倉庫管理系統。這個系統主要用來自動記錄設備材料的入庫出庫情況,比如變壓器到貨時會在系統里自動登記存放位置,領用絕緣子時也會實時更新庫存數字。通過這樣的自動化操作,倉庫臺賬的準確率比人工記錄時期提升了約40%。
從實際應用效果來看,這種智能化的供應鏈管理確實是提升電力工程采購效益的重要突破口。通過數據驅動的管理方式,既能有效控制采購成本,又能確保施工材料的及時供應,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因材料質量問題導致的工程返工。
參考文獻:
[1]王春福.簡析電力工程物資設備采購的招標發展及對策[J].納稅,2019,13(11):216.
[2]王芳,陳方.基于電力企業視角的采購招標內部控制建設研究[J].裝備維修技術,2020(03):86.
[3]何章海.電力工程建設質量管理提升探究[J].電力系統裝備,2019(05):223+225.
[4]趙濤,劉明.基于電力工程技術的超高壓輸電線路的運行管理優化分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24,36(20):8183.
[5]周亞.電力工程物資設備采購的招標發展及改進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21,18(06):173175.
[6]殷子豪.試論電力工程物資設備采購的招標發展及優化[J].市場周刊,2025,38(02):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