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母親發來郵件說:“快來吃西瓜吧你老爸這把年紀,以后種不動西瓜了,今年是最后一季?!贝蜷_這封郵件的我,剛好在中國東北避暑。這個季節的東北去哪里都很舒服,雖然不及涼,還老下雨,但確實不熱。其實,我在這里并不缺西瓜。賓館對面是水果店,不起眼的小鋪,深夜凌晨都有人在。他家切開賣的西瓜總是新鮮多汁,價格是日本西瓜的四分之一。但我也知道,母親提的西瓜只是個話頭。
父親的周末菜園大概從二十年前持續至今,草莓和西瓜是全家的盼頭,我也愛吃他的種的南瓜和茄子,還有菠菜、洋蔥、青椒、地瓜、卷心菜。他還在業余農民的立場上憂心氣候變化,說這幾年天氣太熱,草莓不好種,反而秋葵長得挺猛的,以后只能種這種熱帶植物了。二十年間,收獲的蔬果越來越豐富,個頭也越來越大。爸爸,你太厲害了。我從小黏他,只是長大之后感覺到母親的嫉妒心態,所以我不太敢表達這份感情,而已。
母親的愛是日常的,所以很容易被忽略。父親確實占了點便宜,他經常去國內外出差,帶回來一堆小禮物。給母親的手鏈項鏈化妝品當然不可缺,但最占行李箱空間的是繪本(日本各地民間故事)、娃娃、小擺件和小甜品。記得有一次他去沖繩出差,拎回來一個大紙箱,里面都是干冰和美國藍鯨牌冰淇淋。母親急忙把冰箱冷凍室清空騰出地方。接下來的好幾周,我們的餐后甜點就吃這個。香草、草莓、薄荷巧克力、曲奇餅干味。爸爸,我愛你。
我很關心他的小禮物,但他具體干啥呢,不太清楚。他也不說。他回到家,就是一個丈夫和父親,仿佛從不上班似的。我只知道他在一家美國公司工作,做銷售之類。很久以后我有一段時間在臺北上班,在新開的居酒屋認識到一位剛來出差公干的日本大叔,喝完酒順便交換名片。他問我,您是那位吉井桑嗎?我沒搞清楚,對方又問我父親的名字,然后他說,“那就對了。干我們這行的,都知道你爸”。那肯定是小圈子的事情,也有幾分客套。這事兒,我沒告訴我爸。
不出差,爸爸還會想辦法。就像今天東北這個氣溫和濕度,在東京的梅雨期間,他會帶荔枝給我們。他在新宿上班將近三十年,那里曾有一家很有名的水果店“百果園”,就在新宿站東口的十字路口,招牌很顯眼的老鋪。它之所以那么有名,是因為會擺出珍貴的水果,主要是在當時的日本特別少見的南方品種,荔枝是其中之一。我小時候的日本,其實沒有這么多水果,弼猴桃沒有,芒果沒有,在我記憶中,山竹果也上了高中之后才吃上的。而荔枝,頂多是罐頭的,我母親沒買過,看樣子有點像水母一樣,我也沒想要吃。
爸爸帶來的荔枝呢,是生的。每年一兩次,他下班回家時會帶一個紙袋,大小大概能放一整個吐司面包那種,從袋口突出好幾根細細的枝干?!鞍パ?,荔枝耶!”我媽也喜歡吃這個,比我還開心。先放冰箱,吃完飯過一會,我在二樓的房間里做功課,母親喚我下來吃甜品。她把洗好的荔枝放在玻璃小盤,一人也就七八顆。
這個荔枝的殼,是褐色的。大概是因為當時的運輸冷鏈沒有現在的好,荔枝殼被氧化了,顏色變深。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以為荔枝殼就是褐色的。但這個褐色的荔枝,剝開之后看見的果肉是半透明的,質地緊實,帶有清甜的香味,美味極了。好甜呢,真好吃,吃著吃著發現,我的盤子里怎么又多了一個?抬頭看見,爸爸朝我眨眨眼,他的盤子里就少了一個。荔枝不易保存,他買來的荔枝也不多,全家這么匆匆吃完幾顆就沒了。
這些,我都忘了。百果園也沒了。我記得到疫情期間這家還在,也沒見著在施工改造的樣子,有一天忽然回過神,誒,百果園呢?被取代成很難看的大排檔了。之所以能重新想起來,可能是因為我在東北的一家醫院。其實沒什么,有一天晚上突然喉嚨疼痛,身體有點虛,眼睛也癢了,因為身處國外,我覺得早點反應比較好,第二天去看當地的醫院??赐瓴。蠓蛘f病情會惡化,讓我住院休息幾天,其間要去做些檢查。
中國的醫院人多,我從沒仔細考慮過這個原因,中國本來就人多嘛,而這次想到另一個原因,那是因為中國的病人會有更多家人陪伴。比如做一個檢查項目,掛號取號排隊,難免要跟醫療人員溝通一番。對方也很忙,可能沒有太多功夫給你解釋。后面的病人和家屬也著急,你一不小心就得重新取號重新排隊?;蛟S我自己不太習慣這些流程,確實感覺到這并不是病人能獨自應付的任務。我回去病房跟大夫說,身體感覺好很多了,要不就不做檢查了。
陪護的家屬們,都散發著一個氛圍。那是實實在在的“家”的味道。沒有屏幕上或一些人的回憶中的那種溫馨,而是很拼命的、嚴謹的,一種看得見的樸素紐帶。中國人本來很可愛,我到現在就這么覺得。或許,我一直讓自己堅持這個看法。而我在醫院里看到的中國人,把自己的愛心和最善良的一面,毫不留情地為自己的家和人所表現。這時我發覺,或許一直以來,自己只不過是領受著其中多余的善意和情感而已。后來大夫沒辦法,讓一位醫務人員陪我,這樣順利完成兩項檢查了。
做完檢查回病房,是下午三點了,從冰箱取來五顆荔枝吃。住院的第一天晚上,我打車回賓館拿行李,順便從對面的水果鋪買來荔枝和扁桃各半斤,一共十塊多錢。中國是荔枝的生產地,現在運輸技術提升不少,運到東北也哪有變褐色的荔枝,若有,人家也不會要的吧。我買來的“妃子笑”,青綠底色、點綴幾分鮮紅色,好看得很。我們那時候,都不知道荔枝本來這么好看,還有分好幾種、不同口味。但是呢,我怎么都沒吃到那種香味,好甜、真好吃的那個荔枝。
選自微信公眾號“天使望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