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相機、目的地。遇見過山的混濁,眼里依然有海的清澈。
背刺、塌房、慌亂!“濃眉大眼”的零售巨頭山姆犯了 大忌。
中國500萬會員做夢也沒想到,他們忠實深愛著的山姆短短幾日便親手撕毀了進入中國近30年來的“嚴選”標簽,背叛了最初的契約精神。
眾所周知,山姆是世界500強企業沃爾瑪旗下的高端會員制商店。近年來在中國像打了雞血般高速擴張,業績走出性感曲線。其過人之處在于,一半靠選品,一半靠人設。
想購物,先開卡。年費有260元普通會員、680元卓越會員兩檔選擇。排他性的差異化和高品質,不光給消費者帶來了信任感,還有或多或少的優越感,山姆成功把自己塑造成為精致生活的入口。
直到最近,山姆神不知鬼不覺地下架了多款口碑好、配料干凈的經典暢銷商品,給大量利潤高、添加劑多的“小賣部同款”讓位。好麗友派在賣場內堆積成山,獨家的低糖蛋黃酥卻不見蹤影。看似尋常的商品更迭,卻被消費者們一路討伐,讓山姆在全國熱搜上足足掛了三天。
自然有人為山姆叫屈。不至于吧?誰在矯情?山姆也賣蒙牛鮮奶、海天醬油、金龍魚大米,怎么不罵?
事情遠沒這么簡單,山姆還學會了“偽裝進口”的花活兒。國產盼盼小面包穿上全是法文的包裝,換個馬甲變身panpan,身價五六十;洽洽瓜子也變身chacheer。雖說一些品牌為進駐山姆屬實花了一番定制心思,但經過比對配料與味道大差不差。這是不是說,山姆已經拿捏了部分消費者的某種心理?細思極恐。
特供變大眾,嚴選變遮掩,會員費變智商稅,山姆的濾鏡碎了。
事實上,山姆塌房這顆“雷”并非幾日之間埋下的,好麗友恰巧成為壓垮會員心態的最后一根稻草。今年以來,山姆因品控問題持續消耗大眾信任。自營品牌面包被指隱藏了含轉基因的配料表;有機大豆質量從1級降到3級,且降質不降價;堅果里多次出現蠕動活蟲,客服卻說“并非個例,未使用農藥屬正常”。
然而,一貫強勢的山姆,在此次風波中顯得有些心虛。緊急下架爭議商品,面對批評支支吾吾。只是,精明的消費者們再也不肯讓它蒙混過關,“不再續費”的聲音此起彼伏。
去年,山姆中國營業額歷史性突破了千億元,有效會員超500萬人。截至目前已在中國開出50多家門店,據稱今年還將加速擴張腳步,在諸多二、三線城市都有開店計劃,包括像張家港這樣的“縣級店”。
戰線全面鋪開后,勢必會考驗供應鏈的承接能力。大膽猜測,此番選品降級,或許就是一次“壓力測試”,沒想到給自己挖了個坑。而山姆本身的品牌差異化也在被削弱,不少友商推出了對標山姆的烤雞、瑞士卷,爆款研發越來越卷,零售賽道似乎沒有秘密。
競爭殘酷,山姆也要求生。當增長、毛利成為內部討論的關鍵詞,他們不得不更多依賴中國本土供應商,以降低采購和物流成本,新品的打磨周期被壓縮,短暫上架又很快消失,什么最賺錢就賣什么,不斷試探消費者“底線”。
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沃爾頓在自傳《富甲美國》中總結企業成功經營的十大金科玉律,把“會員第一”和“保證滿意”掛在嘴邊—一讓客戶知道你感激他們,妥善處理你的過失,誠心道歉,不找借口。
貨架的終點是人心!今天,站在十字路口的山姆能否重拾初心?一路追隨的消費者,還愿繼續托舉山姆精心構建的消費神話嗎?
付費會員制超市是一個復雜物種,是一種雙向奔赴,管理好品控與會員情緒價值同樣重要。畢竟,皮之不存,毛將焉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