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營主體:磐安縣山之舟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經營地點、面積:,林菌復合經營面積30畝。
經濟效益:羊肚菌產量200千克/畝,產值2萬元/畝,總產值60萬元,成本1.2萬元/畝,總成本36萬元,利潤0.8萬元/畝,總利潤24萬元。
技術要點:一是種植良種化。引進國內六妹、七妹、黃色系列等20余個羊肚菌菌株,采集本地野生羊肚菌,經過孢子分離培育菌種進行試驗栽培,篩選適宜本地林下栽培的羊肚菌良種。二是栽培生態化。全面推廣綠色栽培技術,主要包括禁用除草劑、農藥、化肥等措施,采用人工機械割草方式除草。不砍伐林木,僅對樹木修剪枝丫。建立生態林菌復合經營模式,在提升羊肚菌品質的同時,也確保林木健康生長,實現可持續發展。三是作業標準化。開展林下羊肚菌栽培技術試驗、配方對比、病蟲害防治試驗,從林地選擇、菌種制作、栽培管理等方面嚴格執行國家和行業標準,并結合當地實際,由磐安縣山之舟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主導制定了浙江省地方標準《林下套種菌藥生產技術規程第3部分:羊肚菌》(DB33/T2558.3—2022)。
特色創新:一是強基礎。抓好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運輸道路、操作道、微噴管道、電源線路、監控監測、雨水收集裝置等,為操作管理打好基礎。二是重管理。由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專家開展專業指導,安排經驗豐富的栽培管理人員專門管理,委托專業檢測機構開展基地環境、栽培基質、產品等檢測。三是高科技。開展品種篩選、配方組合、技術試驗等工作,總結最佳組合、最優品種、最好技術。安裝監控系統,實時觀察基地的情況;配置環境監測系統,實時掌控基地的生長條件。四是新模式。分別在竹林等林地空間套種羊肚菌,探索不同林相林地的復合經營新模式,提高林下利用率。探索低成本、省人工的仿野生栽培模式:不建設塑料拱棚和防護設施,直接在林地上播撒菌種,通過“人種天管\"的方式,收獲羊肚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