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結束,幾家歡喜幾家愁。
沒考上公立高中的,不僅要愁沒學上,更要面臨民辦高中動輒一年幾方元的學雜費。考上天學的,雖然歡喜,但也需要面臨各大高校的學費上漲以及大學四年的生活費。至于沒考上大學想復讀的,更是要支付水漲船高的復讀學費。自從教育部明令禁止公辦中學開辦復讀班以來,高考復讀班一直以民辦為主,收費不菲。
對于現在的家長來說,培養一個孩子的成本非常高。雖然國內有九年義務教育,但架不住校外的輔導班、興趣班超多。所以,教育支出一直是家庭支出的“大頭”。很多人算了一筆賬,如果要培養一個孩子上到大學,至少要幾十萬元。而這對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都不是一筆小數目。如果是2個甚至3個孩子,那教育支出更是嚇人。因此,有沒有什么好的攢錢利器可以保證家庭的教育經費呢?市面上業務員宣傳的用保險來攢教育金是否靠譜呢?
高校學費悄然調價
近年來,隨著物價上漲,各大高校的學雜費也在悄然調價。據悉,2025年有幾十所大學學費都上漲了,年漲幅500至2萬元。民辦與公辦、普通、重點等各類學校都有。其中,民辦與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漲幅更高。如民辦院校南京傳媒學院普通類專業學費上調了1萬至1.2萬元,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中外合辦專業學費從5萬元增至10.5萬元,漲幅 110% 。而在往年,上海就將公辦高校本專科平均學費標準由每學年每個學生5420元調至7215元,調幅約 33% 。
眾所周知,高校辦學經費普遍來源有兩個:一是財政撥款,二是學費收入。這幾年,高等教育的預算支出大降,政府對公辦高校學費的財政撥款減少,所以高校需通過學費來彌補資金缺口。對比來看,中國公辦高校學費占家庭收人的比例仍低于美國,恐未來仍有上漲空間。
為此,不少家庭為增長的教育支出頭疼,害怕沒有給孩子存下足夠的教育經費。有的家長也早早地通過教育儲蓄或購買教育金保險等方式來儲備教育資金。
教育金保險是否可靠?
教育金保險具有強制性儲蓄的特點,家長需每年定期繳納一定的保險費用,以此作為孩子的教育基金。在高校學費調價的情況下,這種強制儲蓄機制能確保有穩定的資金儲備。例如,有些家庭財務管理能力不強,可能會因各種事情花掉多年積蓄,導致孩子面臨教育費用需求時資金不足。而教育金保險可以避免這種情況,保證在孩子需要教育資金時能夠提供支持,緩解經濟壓力。
教育金保險屬于低風險、低收益的理財方式。利率下行周期下,早早上車就購買了教育金保險的家長,可以獲得高于當下利率水平的回報。即使投資市場出現波動,教育金保險仍能按照合同約定為孩子的教育提供資金。
比如,2018年教育金保險的預定利率可達4.025% ,實際IRR約 3.85% ,顯著高于當前國債利率水平。為此,在利率下行周期中,通過教育金保險獲得收益還是有優勢的,這樣可以提前鎖定長期復利收益。例如,0歲投保10萬元,30周歲可以累計領取27.2萬至29.4萬元,實現2.5倍到2.9倍的返還(不同保險公司產品收益略有差異)。以本刊記者為例,2018年給1歲男寶投保了某保險公司產品,年繳1萬元,繳費10年,累計繳費10萬元,17年后本金翻倍,約有20萬元的資金來應對孩子高考上大學。
雖然教育金保險能夠實現專款專用,且提前鎖定利率,但其流動性非常差,提前退保的話,則面臨本金損失。一般而言,教育金保險繳費有3年、5年、10年甚至20年,而中途退保僅能拿回現金價值。多數教育金保險產品存在5至10年的資金鎖定周期,最快回本年限也需要等到繳費期滿次年。
近年來,隨著預定利率下調,固定預定利率的教育金保險產品漸漸退出市場,分紅型教育金保險產品成為市場主流。不過,分紅型教育金保險產品的收益存在不確定性,其收益與保險公司經營掛鉤。例如,中英人壽2024年分紅實現率平均 77% ,雖高于行業49% 的平均值,但仍存在波動風險。若保險公司投資收益下滑,分紅可能減少甚至為零。
因此,教育金保險作為教育資金儲備的選擇之一,仍需結合家庭風險偏好與投資目標來靈活配置。
選擇教育金保險需要考慮的因素
一是考慮個人經濟狀況。購買教育金保險需要持續繳納保費,如果家庭收人不穩定或無法承擔較高的保費支出,可能會面臨繳費困難的問題。這種情況下,購買教育金保險可能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因此,在考慮用保險攢教育金時,要充分評估自己的經濟實力,確保能夠長期穩定地繳納保費。
二是細看產品條款和收益情況。不同的教育金保險產品在條款和收益方面存在差異。要仔細了解產品的保障范圍、領取方式、收益計算方式等內容。不同的投保年齡和時間段,資金增值時間不同,收益也會有差異,總體上越早投保收益越高。同時,產品進入封閉期后如果提前退保會造成一定損失,所以不能盲目投保。
三是注意市場環境變化。盡管教育金保險有一定的穩定性,但市場環境包括利率、物價等因素的變化仍會對其產生影響。在規劃教育金時不能只依賴單一的儲蓄方式,要綜合考慮市場環境變化對教育金保障效果的影響。
四是結合其他規劃方式。對于孩子教育費用中的明確支出,如幼兒園、小學、初中學費,這類支出金額和時間點比較清楚,適合用短期存款、貨幣基金、純債基金來安排,重點保證資金的安全、靈活,隨時可用。對于彈性支出,如興趣班、才藝課等費用,可歸在日常開支的預算里按需支取。而大學教育金這類支出時間長、金額天的費用,可重點用教育金保險等方式進行長期規劃。
五是根據孩子年齡選擇。時間是保險產品累積收益的最大優勢,如果孩子年齡在10歲以內,尚可以考慮用保險來攢教育金。如果孩子已經10歲以上,離上天學越來越近,最好更換其他理財方式來攢教育金。比如,有出國計劃的,可以考慮配置一些外幣存款/理財;以國內升學為主的,可以優先選擇純債基金、定期存款等波動小、到期確定的理財工具來保障孩子的教育費用。
綜上所述,教育金保險適合長期規劃,如10年以上,風險承受能力較低,注重保障功能的家庭。在高校學費紛紛上調的背景下,用保險攢教育金有一定的靠譜性,但仍需要結合個人的經濟狀況、充分了解產品條款和市場環境變化以及自家孩子年齡等因素,并結合其他規劃方式,作出合理的決策。
Tips:保險與其他儲蓄方式對比
(責任編輯白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