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審計機關的具體指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時代審計工作新定位新使命新要求,緊扣“審計成效提升三年行動”,牢牢把握“如臂使指、如影隨形、如雷貫耳”總要求,全面加強黨對審計工作的領導,著力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在更好發揮審計監督作用上靶向發力,推動以高質量審計監督服務保障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堅持黨的領導,做到“如臂使指
局黨組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審計工作戰略定位和前進方向,把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作為審計工作最高政治統領和最大政治規矩,全面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縣委、縣政府工作要求,切實做到“如臂使指”。
強化政治引領。牢牢把握審計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定位,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核心要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增強政治意識,始終心懷“國之大者”“省之要者”,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在審計監督中體現政治導向、落實政治要求,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做到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里,審計監督就跟進到哪里,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
強化理論武裝。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年初制訂理論學習計劃定期學,堅持原原本本學、全面系統學。認真落實“第一議題”、“主題黨日”、“三會一課”、專題輔導等形式強化學習,將理論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2024年組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17次,黨員干部集體學習12次,專題研討6次,局主要領導帶頭講黨課4次。
強化黨建 + 審計融合。以黨的建設引領推動審計工作提質增效,堅持黨建工作與審計業務深度融合,將黨建工作目標要求與審計業務的重點、難點、焦點統籌起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抓好黨建促審計,抓好審計促黨建,做到“黨建、審計”雙提升。建立“黨組織 + 審計組”模式,黨員較少的審計組成立臨時黨小組,黨員較多的審計組成立臨時黨支部,做到審計項目實施到哪里,黨組織就建立到哪里,組織生活就開展到哪里,充分發揮黨組織一線“移動”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著力打通黨建、審計業務“最后一公里”,實現黨建工作全覆蓋。
聚焦主責主業,做到“如影隨形”
局黨組立足經濟監督定位,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這一靈魂,確定審計工作重點,科學安排年度審計項目計劃,推動做好常態化“經濟體檢”工作,讓常態化、動態化震慢“如影隨形”。
科學謀劃審計項目。認真落實“全面覆蓋要求,全面把握形式與內容、數量與質量的有機統一,圍繞黨中央和上級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政治意圖、戰略謀劃和實踐要求,聚焦重大政策落實、重大項自推進、重大資金使用、權力規范運行等方面,研究謀劃年度審計項目計劃,找準審計監督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做到黨的工作重點抓什么,審計就審什么,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審計監督體系。
聚焦重點多維發力。聚力推動政策落實。把推動政策落實落地作為審計工作的重大政治責任,對災后恢復重建、“三個一批”重點項目、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開展全鏈條、全流程審計,及時找出阻礙政策落實的堵點、難點、痛點。聚力提升財政績效。強化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對所有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進行全面審計監督,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聚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緊緊抓住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加大對就業、教育、醫保、養老等重點領域審計力度,看好用好民生資金。聚力規范權力運行。深化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促進領導干部規范用權、廉潔用權。
推動審計質量提升。積極構建審計計劃、項目實施、復核審理、審計整改“四位一體”審計業務管理體系,層層落實審計質量控制責任。精準確定審計重點,編制審計實施方案,做深做實審前調研,嚴格審中、審后質量管控,加強審核審理,力求審計結果客觀公正,促進提高審計質效,確保問題事實清楚,定性準確,經得起檢驗。
深化審計整改,做到“如雷貫耳”
局黨組始終堅持系統觀念,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推動把審計整改“下半篇文章”與審計揭示問題“上半篇文章”擺在同等重要位置一體推進,在更好發揮審計監督作用上聚焦發力,切實做到“如雷貫耳”。
健全整改長效機制。堅持把抓好審計整改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深人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建立健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長效機制的意見》,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延津縣審計機關審計查出問題督促整改辦法》,厘清審計整改各環節職責,明確審計整改工作機制,健全完善審計整改督查機制、責任機制、報告機制、跟蹤監督機制、結果公告機制和績效考核機制,為審計整改工作有章可循奠定堅實基礎,保障審計查出問題有效落實。
壓實審計整改責任。落實審計查出問題整改督促檢查責任,對需整改的問題提出整改要求,明確整改時限,壓實被審計單位的整改主體責任和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責任,加強對被審計單位整改工作的指導和督促。全面對接“問題清單”與“整改清單”,開展審計整改情況日常檢查、專項檢查和“回頭看”。對整改不力、整改不徹底、推諉整改、敷衍整改、虛假整改、拒不整改等問題,通過對整改責任單位通報、整改約談或誡勉談話,推動壓實審計整改責任,強化審計整改落實,確保審計查出問題清倉歸零。
形成貫通協同合力。健全完善審計監督與紀檢監察、巡視巡察、組織政法等監督貫通協同運行機制,增強監督合力。先后與紀檢監察、公安、法院、統計等單位建立貫通協作實施辦法,加強信息共享、問題共商、線索移送等工作機制,推動各類監督在深化審計成果運用上相向而行、同向發力,著力增強監督的嚴肅性、協同性和有效性,全面提升監督整體效能。
(責任編輯:吳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