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全省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切實提升審計監督成效,著力破解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的難點和痛點,推動形成全方位、支持性、規范性的工作體系,近日,出臺《關于加強新時代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進一步促進干部管理監督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健全完善經濟責任審計全流程工作機制,提出直接責任問題和領導責任重大問題性質程度界定的量化標準和查辦追責處理的具體措施。
《意見》指出,要加強組織領導。要從完善領導機制、加強貫通協同、加強指導監督等三個方面加強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組織領導,黨委和政府、黨委審計委員會、黨委審計委員會辦公室、聯席會議辦公室等不同主體要落實好相應職責。
《意見》明確,要堅持協作聯動。審計機關與組織部門等要從審計計劃制定、信息互通共享、審計項目進點、審計項目實施、審計結果通報等五個方面加強協作聯動,要落實好全過程、各環節的工作要求及責任分工,確保各項工作職責明確、銜接順暢、運轉有序,持續增強監督的時效性和權威性。
《意見》要求,要強化結果運用。要從問題整改、問題性質程度界定、追責問責、結果運用、結果公開等五個方面加強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的運用。在問題性質程度界定方面,黨委審計委員會辦公室要與紀檢監察機關、組織部門共同進行會商研判,對地區、部門(單位)、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等不同類型被審計對象要根據造成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損失浪費后果的嚴重程度進行界定。紀檢監察機關、組織部門、行業主管部門應當根據職責權限依規依紀依法進行查辦追責處理,以確保審計發現問題處理到位、問責到位,問題交得出去、結果收得回來,切實提升監督成效。(河南省審計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