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城市的骨架,城市道路肩負著改善城市交通、豐富城市文化、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的多重任務。伴隨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對城市道路景觀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傳統城市道路景觀已經難以滿足當下城市的需要,這就決定了必須對現有的城市道路景觀展開改造工作。為此,本文從城市道路景觀改造的重要性、存在的問題、改造的目標、改造原則以及具體策略等五個方面著手展開探討分析,希望對城市的建設、規劃起到一定幫助。
一、城市道路景觀改造的重要性
(一)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道路景觀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不僅代表城市的形象,還是其深厚文化底蘊的展現。將城市歷史文化、人文風貌等融人道路景觀設計,可以使其擁有獨特魅力,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之下,展示其本身與眾不同的屬性。優質的道路景觀能夠使城市更有吸引力,因此,對于優質的城市設計來說,優良的城市道路景觀必不可少。
(二)改善居民生活質量
道路景觀改造并不是單純對道路的視覺美化,而是對整個區域環境面貌的升級改造,包含增加綠化帶、休閑活動廣場及公共藝術品設置,使人們更多地走出家門,呼吸自然空氣,更好地獲得身心愉悅。除此之外,道路的兩側增加照明設施、鋪設安全的人行道、建設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統等,可以更方便居民的日常出行,讓城市居民生活得更幸福和舒心。
(三)生態環境的優化
城市道路景觀改造越來越注重生態環保,通過增加道路兩側綠化面積、多種植本土植物、合理設置雨水花園等措施,可以改善城市微氣候,提高空氣質量,緩解熱島效應。同時,合理的綠化布局還可以減少道路兩側的噪聲污染,提升整個城市環境的宜居性。
(四)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城市道路景觀改造體現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觀,通過采用環保材料、運用節能技術、設置雨水回收裝置等手段來盡量減小景觀建設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鼓勵城市居民使用綠色出行方式、減少碳排放量、加強資源循環利用等,來引領城市走上綠色發展之路,打造生態城市。這樣可以減少污染,節約資源,減少浪費,保護生態環境,美化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間,提升其居住質量,提升城市的國際競爭力,為城市今后的發展提供可靠支持。
二、當前城市市政道路景觀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整體性與系統性
城市市政道路景觀往往沒有做到和城市的整體規劃相結合,每段道路的景觀設計各自獨立,破壞了整個城市道路設計的連貫性和統一性。如城市某路段可能出現兩種完全不同風格的道路景觀風貌,缺乏統一的城市景觀脈絡感,導致難以形成可識別的城市形象。
(二)植物種類單一
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往往比較單調,大多選用幾類常見的樹種,造成道路景觀缺乏變化,缺少美感。如有些道路兩旁種植的幾乎全部是楊樹、柳樹等樹種,缺少一些株形美麗、觀賞價值高又具有一定的生態效益、經濟價值的其他樹種。同時,因為樹種單一,易出現病蟲害短時間內迅速蔓延等問題,從而影響到這條道路景觀帶的整體效果。
(三)文化內涵缺失
目前部分城市市政道路景觀設計并沒有發掘與體現本地的歷史文化,存在對其他城市的道路景觀進行簡單的模仿而沒有體現出當地特色的問題。除此之外,有些城市道路景觀雖然加入了文化元素,但是缺乏文化韻味的渲染,在具體的建設過程中并沒有充分利用當地的地形地貌條件以及所處城市的地域文化特點去設計,只是在道路上擺放了一些雕塑、園林小品等簡單的物品,缺少文化底蘊。
(四)與周邊環境不協調
道路景觀與周圍的建筑風格、色彩、材質等不一致,有礙城市整體景觀展示效果,比如,在傳統建筑區,出現現代簡約風格的路面,道路景觀與周圍環境沒有連接感。不僅如此,一些道路綠化的設置遮擋周圍建筑的采光或妨礙建筑自然通風,使部分室外空間失去舒適宜人的品質,對人民生活造成負面影響。
三、城市道路景觀改造的原則
(一)以人為本
城市道路景觀改造要以人為本,滿足人的需要。要考慮車行、人行的需求,以良好的綠化及景觀布置提高景觀效果,并保證安全。配置各種服務性設施時亦應以人為本,滿足人的心理需求及生理需求,體現人文關懷。
(二)整體協調與突出特色
城市道路景觀改造應該符合城市的整體形象和個性,在改造過程中,考慮整體性的景觀設計方案,讓道路景觀和城市其他景觀融為一體。城市道路景觀改造還要體現鮮明的城市特點,要從城市自身的文化出發,提取并挖掘當地特色的文化因素,將這些特色融入道路景觀的設計。
(三)功能至上與生態優先
針對城市道路景觀的改造應該結合以實用為本的原則來進行,保證道路的基本通行功能不發生改變,在改造中根據不同的道路定位,如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景觀性道路等,來進行合理的布局,以滿足市民出行及生活的需要,并且要注重生態效益,合理地進行綠化布置以及景觀設計,提升城市的生態環境質量。
(四)因地制宜與適地適樹
為做好城市的道路綠化改造,應量體裁衣,根據各地氣候、土壤等的不同情況選取合適的植物,并綜合考慮植物的種類,多樣化搭配,如將喬木、灌木、花草與地被植物相結合,并創造出整體的植物群落效果。
四、城市道路景觀改造的具體策略
(一)增加路側綠化面積
綠化是城市道路景觀改造的主要部分,在道路兩側布置綠化帶或花壇或者行道樹,這樣既可以美化道路環境,又能凈化空氣,緩解城市交通的壓力;還可以為群眾提供休閑娛樂的好去處,進一步提高群眾的生活水平。
(二)設置特色景觀小品
景觀小品是城市道路景觀中重要的畫龍點晴式的點綴,利用雕塑、座椅、景觀燈等多種景觀小品的巧妙設置增加道路的藝術效果以及趣味性,可以使道路變得更加漂亮美觀,并且可供人們休息、觀賞等,增強道路與人的交流和互動。
(三)優化道路照明質量
要體現美好的城市道路景觀,就不能忽略道路照明。通過完善道路照明設施來提升道路照明質量,會使司機夜晚行駛更加安全舒適,也可以有效減少夜間發生交通事故的情況。對于城市而言,在夜晚用道路照明增加城市的整體氛圍是至關重要的事情。
(四)融入當地文化特色
在城市道路景觀改造過程中,要引入一些體現當地城市自然和人文風貌的代表性元素,通過對城市道路景觀上的各個要素進行修改調整,更好地使歷史文化和現代人文氣息結合起來,避免行人走在上面感到格格不入。而要想更好地吸引本地群眾以及更多外來人群,必須在城市道路景觀中融人一些文化氣息。
(五)提升交通組織方式
優化交通組織是城市道路景觀改造的重要手段。通過在道路上增設各種交通設施或者對路內路面線型做進一步優化調整,可以提升道路的使用效率和通達性,并且能夠降低道路行駛車輛發生交通擁堵與交通事故的概率,為居民出行提供良好的道路條件保障,有效改善道路通行環境及行車體驗。
五、案例分析一一以成都市東部新區環湖路改造提升工程為例
(一)項目背景與總體目標
環湖路位于成都市東部新區,路線總長約30.3公里,串聯起美麗三岔湖沿線城市風貌。為達到城景共融效果,提升該段道路整體品質,成都東部新區啟動并實施了環湖路改造提升工程。環湖路改造的整體目標為打造“未來城市風景環線”,形成30公里環湖觀花賞果大道以及127公頃城景共融生態縫合帶,呈現“未來城市風景環線”美好圖景。除了對原狀路進行改造之外,也需要按照成都東部新區整體發展布局,借助這條重要的
【城市公共藝術研究】
交通主干線,帶動新區向著更加綠色化、智慧化、宜居化方向發展。
該項目的目標是以自然和人文相互融合的方式形成一條貫穿城市和自然的綠色廊道,對外宣傳展示新區的特色風貌與魅力活力之源。
(二)改造原則與設計理念
在改造過程中應當堅持做到:
因地制宜:發揮好既有路權,利用地形地貌做景觀,避免大拆大建,降低成本。
以人為本:注重行人的視線、司機的視點,利用合理的綠化與良好的景觀,營造舒適、安暢的道路空間環境。
生態優先:在設計當中要運用生態的理念,采用環保材料和環保技術,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同時也要增加綠化面積,提升城市生態環境的質量。
整體協調:注重景觀的整體性設計,使環湖路的景觀有機地融入城市,展現城市完整統一的整體形象及個性。
(三)景觀提升改造內容
利用車道兩側用地條件,在車道的兩側打造櫻花綠化帶,并統籌實施道路綠化。采用高低錯落的搭配,以及各種植物的多樣化組合,打造出美麗迷人的綠化景觀。
針對城市不同路段,結合城市設計及建筑方案打造人性化的街道空間,在建設過程中可增加休憩設施、公共藝術裝置等內容,以提升街道空間的文化品質。
把環湖路原有的水泥地面換成彩色瀝青,并設置非機動車道、環湖綠道等,可提升人行及非機動車路權,讓市民有一個可以休閑跑步、騎行的場地。
(四)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提升當地市民生活質量:經過環湖路改造,東部新區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通過優化提升路側景觀設計,在打造特色亮麗街景的同時提升了人們的體驗感;在配套設施方面,打造出精美的景觀布置與多姿多彩的休憩設施,使道路成為市民散步、慢跑、家庭聚會的好去處,將社區的人凝聚起來,讓人民群眾獲得更多的幸福感、滿足感和獲得感。
優化城市品牌形象:在環湖路景觀提升改造過程中,就高起點統籌“產業 + 生態”聯動,融合周邊環境,集高端產業、便捷生活配套于一體,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旅游打卡,創造一種自然式、生態化的城市道路景觀與公園城市新理念,同時也為成都的公園城市建設提供了范本。
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環湖路是一條連接成都東部新區各個重要區域的主干道,提高環湖路沿線的景觀空間設計,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前來,創造更多的投資與商業機會,帶動本地各個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崗位,進一步促進成都東部新區的經濟發展。
(五)總結與展望
基于成都東部新區全力推進環湖路改造工程,環湖路建成后將成為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城市主干道,也將通過一系列的設計展現時尚前衛的城市形象。未來將繼續優化環湖路和周圍環境,在充分考慮生態與城市特點的基礎上結合當下最新的設計理念和技術手段打造生態特色、城市特色相融合的景觀帶,既滿足居民日常出行需求,又讓游客可以打卡,并能讓成都的城市更新多一張美麗的名片。
綜上所述,環湖路景觀改造提升工程是重大的基礎設施項目,對于提高城市品質、改善市民的生活質量、增強區域的競爭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隨著時間的推移,環湖路改造的綜合效益會不斷顯現出來,給成都東部新區的發展帶來長久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李興振.城市街道景觀的生態性設計與實踐探究[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9(11):67-68.
[2]吳耐冬.城市道路綠地植物景觀的改造提升措施研究:以濟南市商河縣部分道路綠地改造為例[J].2024(7):143-146.
[3]朱欽震.城市道路的路側綠化帶文化景觀營造策略:以杭州市蕭山區紅山農場道路段為例[J].現代園藝,2020(23):187-189.
[4]劉宗紅,魏鵬,史建鵬.從城市規劃看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J].科技傳播,2014(6).30-31.
作者簡介:
張競超,四川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風景園林工程師。研究方向:園林景觀規劃設計。
吳飛呈,四川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風景園林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園林景觀規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