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建筑裝飾裝修工程不僅決定建筑空間的美觀度,更影響實際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適性。近年來,隨著綠色建筑標準的推廣和智能施工技術的應用,建筑裝飾施工面臨新的要求。2022年3月11日,住建部發布《“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將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穩步提升,建筑用能結構逐步優化,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增長趨勢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的建設發展方式。在此背景下,高性能環保材料、智能化施工管理、精細化工藝已成為行業發展方向。建筑裝飾施工不僅要滿足美觀需求,更要考慮耐久性、環保性和使用便捷性。因此,探討施工特點、關鍵技術及工程實踐,對于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特點
1. 1 高度綜合性
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涉及多個方面,包括結構施工、機電安裝、暖通工程、照明系統和室內裝飾等。施工過程中,各項工作需要緊密配合,確保整體協調。例如,在醫院建筑中,墻面、地面、天花板的材料不僅要美觀,還要具備抗菌、防滑、防火功能。電路和管道的鋪設必須與裝飾施工同步,以避免后期調整增加施工量。高端商業建筑和醫療場所對材料安裝精度要求高,通常控制在毫米級精度,要確保美觀與使用效果。不同空間功能要求不同,手術室和實驗室地面需無縫拼接,以減少灰塵積聚,提高衛生標準。多個施工環節交叉作業,工程管理尤為關鍵。施工方需制定詳細計劃,合理安排工序,避免因交叉作業影響安全或質量,確保工程順利推進[1]
1.2施工技術復雜
建筑裝飾裝修施工涵蓋材料加工、工藝實施和智能化應用。新型施工技術不斷升級,如裝配式裝修推廣預制墻板、模塊化天花板,可減少濕作業,提高效率,降低材料浪費。不同材料決定了施工工藝的復雜程度。玻璃幕墻安裝需計算風荷載和溫度影響,要采用特殊支撐結構和密封技術,確保穩定性;石材干掛施工要求精確測量,避免材料松動影響安全;地面施工采用環氧樹脂自流平和無縫PVC地板,基層處理嚴格,需控制施工溫濕度,以確保質量;智能化施工廣泛應用,BIM技術可優化設計方案,減少誤差,提高施工精度;數字化管理系統實時監測進度,能提升施工管理效率。
1.3 設計與施工一體化
現代建筑裝飾裝修不僅僅是施工,更是和建筑設計緊密結合的一體化工程。在項目初期,設計團隊需考慮施工的可行性,確保設計方案可以順利實施。例如,在醫療建筑中,潔凈手術室的施工要求非常嚴格,墻面、天花和地面必須采用無縫氣密封閉處理,以降低空氣污染的風險。裝飾施工的精度直接影響最終的視覺效果。高端商業建筑和酒店的室內裝飾往往包括復雜的吊頂造型、大面積玻璃隔斷和特殊石材拼接,這些施工需要高精度的工藝。例如,弧形墻體的石材拼接必須嚴格控制切割精度,確保拼縫均勻。天花吊頂的燈光設計也要在施工過程中進行精確調整,使光線分布均勻,避免陰影影響整體氛圍2
2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要求
2.1材料選擇與環保要求
建筑裝飾裝修材料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和使用效果。材料的選擇要符合環保標準,確保健康、安全和耐久性。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19)要求,綠色建筑應優先使用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涂料、節能玻璃、可回收地板材料等環保建材。醫院、學校等場所的裝飾材料還需具備抗菌、防霉、防污染特性,如采用抗菌涂層墻板、無縫PVC地板等。防火性能是材料選擇的關鍵,《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2017)明確規定,不同場所的裝修材料必須滿足相應的防火等級要求,如人員密集場所必須使用A級不燃材料,普通辦公場所可采用B1級難燃材料。施工前,材料需經過嚴格檢驗,確保符合國家標準,并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有效管理,以避免因材料不達標影響工程質量。
2.2 施工工藝精細化
施工質量直接決定建筑的耐久性和使用體驗。精細化施工要求嚴格控制施工工序,確保每個環節符合標準。墻面施工中,石材、玻璃、涂料等不同材料的拼接縫隙要均勻,避免出現裂縫、空鼓等問題。地面施工時,需要提前進行基層找平,確保地面平整度達到《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209-2010)規定的誤差范圍,如瓷磚鋪貼誤差不得超過2mm 。天花板施工時,吊頂的安裝必須符合抗震和承重要求,特別是在地震高發地區,吊頂的固定件和龍骨材料必須符合國家抗震標準。施工中,細節處理很重要,如門窗密封條的安裝要緊密,以避免后期滲漏。對于精裝修工程,施工現場管理需嚴格執行成品保護措施,要防止已完工區域受到二次污染或損壞[3]
2.3安全施工管理
建筑裝飾施工現場存在多種安全風險,必須嚴格執行安全管理措施。《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93號)規定,施工企業應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確保施工人員遵守安全操作規范。高空作業需要搭設合格的腳手架,并使用安全帶和防護網,防止墜落事故。電氣施工過程中,必須按照《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15)要求,確保電線連接牢固,防止短路或漏電。易燃材料的堆放和使用應符合防火規定,施工現場要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材。醫院、商場等公共建筑的施工還需考慮施工噪聲和粉塵控制,以避免影響正常運營。施工人員需進行安全培訓,掌握基本的應急處理能力。施工前,要制定詳細的安全方案,明確高風險工序的安全要求,確保施工全過程符合安全標準。
2.4施工進度與成本控制
施工進度直接影響工程交付時間,必須科學管理。《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GB/T50326-2017)指出,項目進度應采用網絡計劃技術,合理安排施工順序,確保各工序按計劃推進。施工現場需設立進度檢查制度,定期評估施工進展,及時調整資源分配。成本控制同樣重要,合理采購材料、優化施工工藝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成本。精裝修項目中,材料浪費較為常見,施工企業應建立材料精細化管理制度,避免過量采購和損耗。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統,可以實時監測施工進度和成本支出,提高管理效率。人工費用也是成本控制的重要部分,應合理安排施工人員,避免勞動力閑置或短缺,從而確保施工按計劃推進。
3建筑裝飾裝修施工的關鍵技術
3.1綠色裝飾施工技術:節能與環保并行
綠色裝飾施工可減少資源消耗,降低污染,提高建筑的可持續性。施工中減少濕作業,采用干法施工,能提高材料利用率;裝配式裝修應用廣泛,預制墻板、集成天花等模塊化組件可減少現場切割,降低建筑垃圾產生;涂料和膠黏劑選擇低VOC產品,能減少有害氣體釋放,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地面鋪裝采用可回收地板材料,減少了資源浪費;玻璃幕墻增加中空層,能提高隔熱效果,減少空調能耗;照明系統優化,采用LED節能燈具,可提高光效,降低能耗;施工現場實行廢棄物分類管理,循環利用可再生地板材料,減少了環境污染;施工設備升級,使用低噪音、低能耗機械,減少了碳排放,提高了施工效率[4]
3.2智能化裝修技術:科技賦能建筑空間
智能化施工技術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作業精度與工程管理效能。BIM技術在施工前進行三維模擬,可優化設計,減少施工誤差,提高空間利用率;智能監測系統通過實時數據采集(如溫濕度、振動等參數),保障施工環境穩定性;無人機高空巡檢技術能有效消除人工檢查盲區,強化安全保障;自動化噴涂設備可精準控制涂層厚度,同步提升施工效率與材料利用率;智能鋪裝機器人應用于瓷磚與地板作業,能確保拼接工藝精度,顯著減少人為誤差;智慧物流系統通過路徑優化實現建材精準配送,壓縮了運輸周期與物料損耗率;云端協同管理平臺完整記錄施工全流程數據,支持遠程實時監管,全面提升了工程管理效率。
3.3精細化施工技術:細節決定品質
精細化施工控制每道工序的誤差,保證最終質量。墻面找平采用精確測量設備,確保平整度達到要求;石材、木飾面安裝時,拼接縫隙嚴格控制,避免不均勻影響視覺效果;地面鋪裝前,基層處理細致,防止開裂、沉降等問題,保證耐久性;吊頂施工中,龍骨安裝穩固,所有連接點固定到位,防止長期使用后變形或脫落;玻璃隔斷安裝調整到毫米級別,確保邊緣齊整,避免影響結構穩定性;門窗密封處理時,使用耐候膠密封,可防止滲水和空氣泄漏,提高隔音效果;施工中實行分階段驗收,每道工序達到標準后進入下一步,避免后續調整帶來返工。
3.4人性化裝飾技術:提升空間體驗與使用便捷性
人性化裝飾技術關注空間的舒適性、便捷性和安全性,提高使用者的體驗。室內照明系統優化,采用可調節光源,滿足不同使用需求,提高視覺舒適度;聲學設計優化墻體、天花和地面材料的吸音性能,減少回聲,提高空間的安靜度,適用于醫院、學校、辦公空間等場所;無障礙設計應用于走廊、衛生間、電梯等區域,設置低位扶手、坡道、防滑地面,方便行動不便者使用;智能家居系統集成語音控制、遠程操控,提高設備使用的便捷性,適用于住宅和商業空間;色彩搭配符合心理學研究,醫療空間采用柔和色調,可降低焦慮感,提高患者舒適度,商業空間運用明亮對比色,能增強視覺吸引力,提高用戶體驗;家具布置優化,減少棱角設計,選用人體工學座椅,可提高舒適度,降低長時間使用的疲勞感[5]
4實踐案例與效果分析
4.1 案例背景
福州濱海新城綜合醫院二期工程位于福州市長樂區濱海新城區域,建筑設計現代、簡潔,具備醫療服務、科研教學和公共衛生應急保障功能。項目包含病房樓、感染樓、科研樓等多個功能區,裝飾裝修施工對材料環保性、空間舒適度、智能化應用提出了較高要求。醫院整體環境需滿足醫療安全標準,同時提供高效、舒適的就診和工作環境。因此,項目在裝飾施工中采用了綠色建材、智能化技術和精細化施工方法,以提高醫療空間的安全性、舒適性和功能性。
4.2關鍵施工技術應用
醫院裝飾施工采用綠色環保材料,墻面使用抗菌涂層,可降低病菌附著風險,提高衛生標準。病房和走廊地面選用無縫PVC地板,便于清潔和消毒,減少灰塵堆積,符合醫療環境要求。天花板采用吸音材料,能降低噪音干擾,提升患者休息質量。醫院導視系統結合智能顯示屏,提供實時信息更新,提高了就診效率。照明系統采用LED燈具,結合智能調節功能,在減少能耗的同時,還能根據不同功能區提供適宜的光照環境。病房區域設有智能控制系統,患者可通過面板或語音調節照明、窗簾、空調等設備,提升了使用便利性。裝飾施工全過程應用BIM技術,優化施工方案,減少了設計誤差,提高了施工精度。
4.3施工質量與實際效果
項目施工嚴格依據精細化標準進行,確保裝飾效果符合醫療建筑要求。墻面施工精度高,材料銜接緊密,整體視覺效果整潔流暢。地面施工平整度控制嚴格,行走舒適度高,滿足病床和輪椅推行需求。智能導視系統投入使用后,有效減少了患者就診時間,提高了醫院運轉效率。LED照明系統實現了節能效果,醫院整體能耗降低,同時改善了室內光環境,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舒適度。智能病房控制系統提升了患者體驗,便捷的操作方式增強了醫療服務的個性化和人性化。整體施工質量達到預期目標,提升了醫院的功能性、舒適性和運營效率,為未來醫療建筑裝飾施工提供了參考。
5結語
建筑裝飾裝修施工不僅關乎空間美學呈現,更深度塑造建筑的功能性、安全性與使用體驗。高質量施工需依托嚴謹工藝、科學選材及高效管理。裝飾施工絕非孤立環節,而是建筑整體品質的關鍵拼圖。醫院、商場、辦公樓等不同建筑類型需求各異,施工方案需因需而變、精準優化,確保材料耐久安全、空間布局合理、使用體驗上乘。未來,建筑裝飾施工將聚焦環保、智能與精細化管理,提升效率、降低能耗,締造更健康、宜人的空間環境。
參考文獻:
[1]張靜.裝配式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技術的關鍵點剖析[J].中國設備工程,2025(3):268-270.
[2]馬晶.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中的綠色施工技術研究[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24(21):87-89.
[3]牛武強.建筑工程裝飾裝修施工關鍵技術研究[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24(20):157-159.
[4]翟崢.淺析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J].中國建筑裝飾裝修,2024(18):162-164.
[5」唐青松.建筑工程裝飾裝修施工的關鍵技術研究「J」.居舍,2024(18):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