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5月23日早晨,在東北部的德平特鎮,一群恐怖分子劫持了一列載有94名乘客的列車,控制了附近的一所小學。因為印度尼西亞曾經是的殖民地,所以這群恐怖分子要求對印尼政府施壓,讓印尼政府同意南馬魯古群島獨立并釋放被抓的同伙。
罕見戰術
荷蘭當然不可能同意這個要求,迅速由海軍陸戰隊的特種支援分隊(簡稱 BBE)為主開展行動。
由于恐怖分子將列車的窗簾全部拉上,所以無法從外部直接觀察車廂內部情況。為了獲得情報,行動小組采用了很多方法,比如在食物容器中安放竊聽裝置,但是被識破;再如由偵察員從尾部隱蔽接近列車,安裝竊聽裝置;還在列車附近的樹叢里安裝了熱感攝像機,分析判斷出了恐怖分子的活動規律。最終確定,恐怖分子主要在第一節車廂和車廂連接處活動。
該怎么在盡量不傷害人質的情況下消滅恐怖分子呢?
荷蘭軍方決定在此次行動中采用極為罕見的“空中戰術” 出動超聲速戰斗機以超低空飛行方式突破聲障(在飛行速度接近聲速時出現的阻力劇增、操縱性能下降的現象),制造巨大的噪聲,從而為特種部隊突襲爭取時機
震暈劫匪
6月11日3點半,4架 F-104 戰斗機組成的編隊飛來,飛行高度不足 100米。飛機加速突破聲障,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波和聲浪,在空曠的原野上橫掃一切,將車廂玻璃全部震碎,9名恐怖分子被瞬間震暈,失去了聽覺和反應能力,全都定在了當場。
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的多個突擊小組成功爆破列車,進入車廂。短短的3分鐘內,特種部隊就完成了任務,擊斃6名恐怖分子,俘獲3人,解救了人質,可惜的是有2名人質遇難。
另一邊的學校,解決方式更加簡單粗暴,得知4名恐怖分子在學校一個休息室內后,特種部隊直接駕駛一輛M-113裝甲車撞開圍墻沖進了學校。面對這個碩大的鋼鐵巨獸,4名恐怖分子乖乖地放下了武器。
本次解救行動也成為特種作戰史上唯一采用超聲速戰機進行突襲的經典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