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貝雷帽
特種士兵經常戴著綠色貝雷帽。冬天時,帽子采用羊毛制作,具有較好的保暖性能
救生帶
用于水上救援的浮力裝置,內部填充浮力材料,用于落水時提供浮力支持
丹尼森偽裝服
英國在二戰期間使用過的一種偽裝服。原為傘兵設計,由于良好的隱蔽性和防風雨性,其他部隊很快也采用了這種制服
司登沖鋒槍
英國在二戰中研制的一款沖鋒槍,全長760毫米,空槍重3.2千克,使用9毫米口徑彈藥,理論射速每分500發,采用32發橫向彈匣
彈藥袋
通常用于攜帶和存放彈藥。特戰隊員一般會攜帶多個彈夾,以便較長時間執行任務
小檔案
“哥曼德” 特種部隊
國籍:英國誕生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主要武器:司登沖鋒槍、M1928A1沖鋒槍、李·恩菲爾德No.4型步槍等
特種部隊 二戰中出擊
拔除“眼中釘”
在于站初,整個路之下,幾都外的英國僅靠著海運維持國內的生產生活。德國海軍的實力雖然不及英國,但采用了打擊英國運輸線路的戰術,給英國的補給線造成了巨大麻煩。
當時德國海軍噸位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戰列艦俾斯麥號,在英國海軍的圍剿下沉沒,但它的姊妹艦提爾皮茨號依舊給英國海軍帶來巨大的壓力。因為提爾皮茨號過于龐大(滿載排水量達5.29萬噸),大西洋沿岸能夠維護這艘巨艦的船塢屈指可數,德國選來選去,將它的母港定在了法國西海岸城市圣納澤爾。
為了拔除這根“眼中釘”,英國想盡了辦法。使用轟炸機將圣納澤爾海港炸平看起來是最優解,但英國評估后發現難度很大。圣納澤爾是納粹的重要軍港,里面部署著大量的巨型岸防炮,還有3個高炮營和無數探照燈,距離港口不遠處還駐扎著德軍陸軍,防守可謂固若金湯。英軍轟炸機必然會遭到兇猛的攔截,能否成功完全無法預料。
哥曼德”出擊
在到況下,國人轉了這是世界上第一支獨立執行特殊作戰任務的特種部隊。
英國計劃讓突擊隊員操作一艘滿載炸藥的驅逐艦去撞擊、炸毀船塢。由于這是一個有去無回的任務,英國沒舍得選用新型驅逐艦,而是選擇了一艘美國援助的老式驅逐艦坎貝爾敦號。為了更好地偽裝,英國海軍對這艘1919年服役的老艦進行了全面“整容”,改造成近似德國驅逐艦的樣子,所有的武器和設備都被拆下,在艦體內塞進去足足4噸炸藥。265名突擊隊員被分為3個小組,分別負責清除防波堤、閘口、防空陣地等。
1942年3月26日,一支看起來雜亂無章的船隊出發了,艦隊里有驅逐艦、炮艇湯普森沖鋒槍和汽艇,全部偽裝成正在執行任務的德國艦隊向法國駛去。
在圣納澤爾港口爆炸并沉沒的船只
艦隊的航程中,一路上密布著德軍的海空偵察力量,不被發現是不可能的。27日早上,在距離圣納澤爾140千米時,護航的英國驅逐艦發現了一艘浮在水面上的德國潛艇。德國潛艇誤以為遇到了自己人,主動向英軍打出聯絡信號。英國驅逐艦趁其不備突然開火,結果沒能擊中,潛艇緊急下潛并向上級匯報,但艇長錯誤匯報了英軍航向,讓德國海軍誤以為他們是去直布羅陀海峽的,從而失去了對這支英軍艦隊的跟蹤。
經過一天的行駛,船隊在27日22點悄然抵達了圣納澤爾港外海。
炸毀船塢
午夜時分,英國空軍轟炸機按照計劃對圣納澤爾港展開轟炸。德軍高射炮兵一邊對空射擊一邊納悶:“今天英軍降的空襲怎么這么敷衍呢?”此時,德軍沒有注意到,海面上有幾艘懸掛德國旗幟的船只正在默不作聲地快速接近。
終于,一座燈塔上的德軍發現了這支船隊,不過在探照燈下,這些驅逐艦明明是自家船只的模樣。英軍還利用掌握的德軍信息發出了“戰艦受損,請求進港”的信號,同時加速向前行駛。德軍被麻痹了,沒有作出任何反應。
然而英軍的好運不長,德軍指揮部很快發現了這支艦隊是敵軍,于是各種岸防炮紛紛開火。坎貝爾敦號被多枚炮彈擊中,艦體傷痕累累,接連兩個舵手都被彈片打死,艦上的突擊隊員搜尋一切可用物品來堵艦體的破洞。
就這樣,坎貝爾敦號冒著炮火,以20節(1節 =1852 米/小時)的航速一頭撞進船閘十幾米深,船頭高高昂起。此時是1時34分,趁著德軍摸不著頭腦之時,英軍突擊隊快速下船,按照各自目標分別出發,對港口的設施進行進一步破壞。
經過一番激戰,港口泵房、船閘升降機等都被成功毀掉。遺憾的是,面對占據著人數和火力絕對優勢的德軍,突擊隊員損失大半,原本用于撤退的汽艇也被擊沉,只能沿著海岸線且戰且退,絕大多數隊員被德軍包圍俘虜,只有5名在防波堤和城區之間作戰的隊員因被德軍隔絕,未能與大部隊會合,因禍得福逃出了港口,在法國抵抗組織的幫助下輾轉回到英國。
28日早晨,整個港口的居民都感到了一場“地震”,那是艦上的炸藥被引爆了,船閘被徹底炸毀,德軍只能放棄這座大型船塢。
英軍突擊部隊雖然幾乎全員覆滅,但成功達到了目的,開啟了特種作戰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