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強調了“早期閱讀”的重要性。因此,幼兒園應開展豐富的閱讀活動,巧妙創設舒適的閱讀環境,通過個性化指導,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其完成有意義的過渡期,為幼兒終身發展提供支持。在具體實施中,教師應聚焦幼兒的真實需求,持續深入地研究與探討幼小銜接課程,組織多元化的閱讀活動,給幼兒帶來豐富的閱讀體驗,讓他們由淺入深、由點及面地參與實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與感染,實現多維度的幼小銜接轉化。
一、研究背景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指出,教師應依據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建立科學系統的教育內容體系,明確幼兒發展目標。這為幼小銜接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引。在此背景下,幼兒園早期閱讀指導作為幼小銜接的關鍵性環節,其重要性日益凸顯。研究表明,科學推進早期閱讀教育,既能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也能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使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基于此,本文對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進行了深入探討和論證分析。
二、幼小銜接時期推進早期閱讀的必要性分析
幼小銜接不是為了“搶跑”,而是為兒童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的關鍵環節。幼兒期是個體成長的關鍵期,對其思想意識的形成、行為習慣的養成具有決定性影響。重視幼兒園與小學過渡期的早期閱讀指導,不僅能讓幼兒感受到閱讀的無限魅力,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還能讓他們在發揮想象力的同時,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情感認知能力。因此,科學有效的閱讀指導為幼兒的多維度成長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其在豐富的實踐活動中持續提升閱讀能力,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為彰顯這一時期閱讀的教育價值,教師應組織聽讀故事、情節討論、角色扮演等多樣閱讀活動,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引導他們聚焦故事情節、人物,深入理解故事內涵,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現代教育背景下,加強幼小銜接階段的早期閱讀指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培養當今社會所需的高素質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基于幼小科學銜接引導幼兒早期閱讀的策略
(一)創建閱讀環境,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梭羅曾提出“一個家庭、一所學校和一個社會,都應該用圖書和閱讀來為幼兒創造一個豐富的、充滿想象力的世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明確指出,環境對兒童的影響至關重要。因此,引導幼兒參與早期閱讀,必須建立在環境支持的基礎上,唯有極具體驗感的環境,才能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使其在持續閱讀中獲得發展。多項研究證明,當幼兒處于一個安靜舒適的讀書環境中,他們更容易感受閱讀的樂趣,體會文本的魅力,從而主動參與不同程度的實踐與探索。同時,幼兒園應提供不同類型、題材的書籍,以滿足幼兒個性化的閱讀需求,在激發幼兒想象力與好奇心的同時,提升其閱讀能力。由此可見,科學設計閱讀資源、系統優化環境配置,成為早期閱讀推廣的關鍵路徑。
例如,首先幼兒園可以在班級、走廊等區域設置“閱讀區”,放置一些軟墊,或舒適的沙發、椅子,形成舒適的閱讀區域。其次,教師應在書架上放置豐富多樣的書籍,如啟蒙書、故事書、繪本書等,以滿足不同幼兒的閱讀需求,為他們提供更多自由選擇的空間。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定期更新書籍,讓幼兒可以自主選擇。再次,教師可以設置一些醒目的標識,如“紅色故事”“自然科學”等,以增強引領、帶動效果,讓幼兒能夠持續深入地開展自主閱讀。最后,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分享他們喜歡的一些書籍,如以“漂流瓶”的形式,讓幼兒從家中挑選一些書籍投放到閱讀區中,共同探索在書中的世界,使閱讀材料能夠持續更新,在激發幼兒閱讀興趣的同時,豐富他們的閱讀體驗。
(二)制定科學的閱讀目標,提升幼兒的成就感
約翰·霍爾特提出:“目標并不只是一個終點,而是一段旅程的啟示,能夠推動我們不斷學習和成長。”在現代教育背景下,教師設定合適的早期閱讀目標,對幼兒閱讀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目標的指引下,幼兒能夠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獲得豐富的閱讀體驗,收獲成就感與自我效能感,逐步達成預期閱讀目標。因此,教師應聚焦幼兒的閱讀需求,將培養目標融入活動全過程,引導幼兒在分層實踐中逐步達成培養目標,使其在層層深入的閱讀體驗中提升自信心和成就感。在目標引領下,幼兒能夠真正朝著更高層次邁進,完成有效過渡,進一步提升銜接效果。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我是閱讀小達人”活動。首先,教師為幼兒制定一個閱讀目標,如一周內需要完成幾本書的閱讀,或需要閱讀些什么內容。其次,在隨后的一個星期,教師對幼兒的目標完成度進行檢查,并鼓勵幼兒以口述的方式與其他幼兒分享自己閱讀的故事,或是采用繪畫的方式繪制自己看的故事,如幼兒可以根據自己對故事的理解,畫出相關的場景、角色或事件。最后,針對每個幼兒的分享,教師可以對其閱讀目標的達成情況進行評價,對表現好的幼兒給予表揚,并幫助他們建立明確的閱讀動機,促進其能夠主動且持續深入地開展閱讀活動,實現長遠發展。
(三)借助游戲化形式,放大閱讀學習效果
教育家陳鶴琴提出“幼兒是極喜歡游戲的”。游戲堪稱各類教育活動的“靈魂”,這一理念同樣適用于早期閱讀的指導。因此,教師可以設計多樣化的閱讀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體驗中獲得多元化的成長。例如,角色扮演、語言表達類游戲,都能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讓幼兒在聆聽、分享、交流的過程中深化認知、豐富體驗,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提升閱讀能力。教師應積極創設富有教育價值的游戲契機,精心組織與實施,為幼兒的深度學習和體驗做好充分準備。
例如,在《綠熊和紅熊》繪本閱讀活動中,教師采用“角色扮演”的游戲方式,引導幼兒理解綠熊和紅熊通過接納彼此,擁有美好生活的故事。首先,教師準備生動有趣的“服裝”“頭飾”“道具”,激發幼兒的表演欲望,并帶領幼兒熟讀繪本、全面理解繪本內容。其次,教師給幼兒講解每天喝青菜汁的綠熊與喝西瓜汁的紅熊在車站相遇后幸福的點點滴滴。最后,教師指導幼兒分別扮演相應的角色,他們自主設計臺詞、動作、表情等。在游戲中,幼兒通過分析故事內容、捕捉繪本細節,從而理解綠熊與紅熊之間表現出來的無限“愛”與關懷。在閱讀表演的過程中,幼兒的創造潛力得到全面開發,在對繪本的思考與探究中引發情感共鳴,使其產生積極想法,即“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并從閱讀中收獲啟發,達成預期目標。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幼兒在分析故事、閱讀故事的基礎上表演故事,通過動態建構和繪聲繪色地還原故事內容,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從而進一步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四)培養閱讀習慣,持續積累
推進早期閱讀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這不僅有助于提升他們的閱讀效率和質量,更能使其終身受益。因此,在現代化視角下的幼小銜接過程中,好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重要目標。教師應嘗試有意義的創新設計,將閱讀習慣培養貫穿各類活動全過程,通過積極的引導和啟發,鼓勵幼兒自主探索、發現、分析與感知,體驗閱讀帶來的樂趣,形成更加完善的閱讀思路。同時,教師應選擇更加有意義的介入契機,在不斷深入探索的過程中,引導幼兒進行深度閱讀,使其養成良好的思考、辨析習慣。
例如,教師引導幼兒認識圖書是由封面、內頁、封底幾部分組成,并讓幼兒仔細觀察畫面上的文字和頁碼,幫助他們理解圖書頁碼是按故事的開始、發展、結束來編排的。隨后,教師引導幼兒逐頁閱讀,并掌握從上至下、從左至右的有序閱讀方法。同時,教師還應引導幼兒自主分析書中的角色及角色間的關系。此外,教師還要教導幼兒愛護圖書,養成不破壞書籍、不用唾液濕潤手指翻書、看完書后要放回書架并整理圖書區等好習慣。這些好習慣的養成,能夠讓幼兒終身受益。教師在此階段進行有序指導,幫助幼兒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成長。
(五)發掘家長的力量,強調親子共讀
在現代教育背景下,育人環境逐步發生了轉變,尤其是社會發展帶來的競爭壓力,使廣大家長產生錯誤的育兒觀念,過分注重智力開發,在不經意間忽略了孩子的其他方面發展。因此,幼兒園應聚焦家園共育理念,重視親子共讀,制定豐富多樣的活動方案,邀請家長共同參與,形成全方位的育兒機制,讓幼兒在愉快放松的閱讀體驗中提升閱讀能力,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例如,教師可以定期開展幼小銜接早期閱讀培養教育指導活動,鼓勵家長在家中積極與幼兒共同閱讀。家長的贊揚與鼓勵,能夠幫助幼兒建立閱讀自信心,感受閱讀的樂趣。同時,在幼兒出現理解錯誤時,家長不應橫加指責,讓幼兒產生抵觸心理,而是要通過共同交流,引導幼兒逐步深入閱讀,關注細節,轉化認知。此外,教師應開辟線上、線下等渠道,增進家園之間的探討與交流,雙方從客觀的角度分析幼兒在閱讀過程中遇到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增強指向性,讓家長逐步掌握更多的親子共讀方法,在雙方集思廣益的基礎上,形成更加完善的策略,從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六)豐富閱讀方式,優化幼兒的閱讀體驗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強調,幼兒閱讀是一種啟蒙性的閱讀,這一階段的幼兒有較強的可塑性。因此,教師應采取多元化的閱讀方式,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幫助他們建立積極向上的閱讀觀,為提升幼兒的核心素養,提供平臺和機會,促進其全面發展。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新技術、新方式、新手段,深入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從多角度出發,科學規劃和設計幼小銜接閱讀活動,營造能讓幼兒感興趣的閱讀氛圍,使其在親身體驗中感受閱讀帶來的樂趣,充分激發幼兒的閱讀潛能,貫徹落實“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
例如,教師組織“視頻閱讀”活動,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選擇一些優質且具有趣味性的故事視頻,與幼兒共同觀看。在看完視頻后,教師選擇其中一些有意義的片段,與幼兒展開互動交流,深入討論故事情節、人物角色特點以及他們對這個故事的感受等。視頻閱讀的方式可以帶給幼兒多元化的視聽體驗,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再如,在“語音書和音頻閱讀”活動中,教師精選并播放一系列具有教育意義且生動有趣的繪本音頻故事,讓幼兒在聆聽中仔細觀察繪本插圖,引導他們在感官刺激下深入解讀故事中的情節和內容,在享受聲音與文字融合的樂趣中,獲得沉浸式的閱讀體驗,達成預期的閱讀教育目標。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質量的幼小銜接教育往往建立在高質量的早期閱讀活動基礎上,幼兒只有從閱讀中提升綜合素養,才能適應未來的發展與變化。因此,展望未來,廣大教師仍需持續深入研究與實踐,依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采取多樣化的閱讀指導策略,創設多元化的閱讀環境,通過開發各種類型的閱讀資源,并進行高效的統籌安排,層層深入地為幼兒的深度閱讀體驗做好充分準備,引導他們感受閱讀帶來的樂趣,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持續發展幼兒的閱讀能力。
注:本文系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2023年立項課題“幼小銜接視角下培養幼兒早期閱讀的探索研究”(課題編號:qljy-234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