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晚間,中國石化(600028)發布2025年半年度報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1萬億元,同比下降10.60%;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214.83億元,同比下降39.83%。同日,公司披露分紅計劃,擬分紅106.70億元。
2024年來,國際原油價格震蕩下行,對中國石化主業造成負面影響。但“反內卷”政策和自身轉型或將為公司后期業績帶來更多可能。
中國石化202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1萬億元,同比下降10.60%;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214.83億元,同比下降39.83%;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幣0.177元;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凈額610.16億元,同比增長44.40%。(見表)
公司表示,國際原油價格震蕩下行,國內汽柴油需求下降,化工毛利低迷,是營收、凈利雙下滑的主要原因。
2025年上半年,國際原油價格震蕩下行,普氏布倫特原油現貨均價為71.70美元/桶,同比下降14.70%(見圖一)。油價下行拖累公司化工業務;國內成品油需求受可替代能源影響,消費量同比下降3.60%,其中汽油同比下降4.60%,柴油同比下降4.30%。
從各業務板塊來看,中國石化上半年實現油氣當量產量262.80百萬桶,同比增長2%,其中境內原油產量126.70百萬桶,天然氣產量7362.80億立方英尺,同比增長5.10%。
煉油板塊,公司上半年加工原油11997萬噸,生產成品油7140萬噸,生產化工輕油2206萬噸,同比增長11.50%。
化工板塊,公司上半年乙烯產量756.30萬噸;化工產品經營總量4008萬噸,實現全產全銷。
上半年,中國石化資本支出438億元,其中勘探及開發板塊資本支出276億元,主要用于濟陽、塔河等原油產能建設,丁山-東溪等天然氣產能建設以及油氣儲運設施建設。煉油板塊資本支出55億元,主要用于茂名煉油轉型升級、廣州石化技術改造等項目建設。
半年報顯示,在資本支出方面,綜合考慮資源、市場、項目實施進展,中國石化對年度資本支出計劃進行優化調整,決定下調全年資本支出計劃5%左右。
中國石化表示,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萬億元,中國石化股東應占利潤237.5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充裕,財務狀況穩健。其董事會決定按照《公司章程》規定的上限派發2025年中期現金股利每股0.088元,2025年半年度公司合計擬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106.70億元(含稅)。按中國會計準則計算,分紅比例達49.70%。
Wind數據顯示,包含此次分紅,中國石化2001年上市以來,共計分紅48次,累計分紅金額達6276億元。(見圖二)
同時,董事會批準了新一輪股份回購方案。中國石化公告,為維護公司價值和股東權益,增強投資者信心,綜合考慮公司財務狀況、未來發展及合理估值水平等因素,擬使用自有資金和回購專項貸款進行股份回購。本次回購的股份擬用于注銷并減少注冊資本。
按本次回購股份的資金總額不低于人民幣5億元,不超過人民幣10億元,回購價格上限8.72元/股測算,預計本次回購股份數量約為5733.90萬股—11467.90萬股,約占公司于本公告日已發行總股本的0.05%—0.09%。
2022年來,中國石化營收持續下滑,凈利潤則是從2021年開始下跌。展望2025年下半年,中國石化坦言,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回升向好勢頭。預計境內天然氣和化工產品需求保持增長,成品油需求依然受到可替代能源影響。綜合考慮地緣政治、全球供需和庫存變化等影響,預計國際原油價格面臨更大不確定性。
國際原油價格不確定性增大,疊加國內成品油需求達峰問題依然突出,或繼續給公司原油和化工業務帶來負面影響。
但部分機構認為,短期來看,“反內卷”政策紅利或為公司帶來機遇。信達證券表示,中央密集釋放“反內卷”信號,疊加稅改進一步壓縮地煉生存空間,或推動落后煉能加速退出。公司作為國內石化龍頭,或在當前增量有限、減量出清的競爭格局優化背景下持續受益。
針對公司長期發展,中國石化也正尋求轉型升級,欲從傳統的油氣生產商,轉向“油氣氫電服”綜合能源服務商,重點布局氫能、風光綠電、生物質能等領域。
公司董事長侯啟軍表明,中國石化將更加主動地擁抱能源革命和產業變革,注重轉型升級,推動現有業務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超前布局未來產業,打造“第二曲線”;同時,注重資源保障,著力夯實資源基礎,提升經濟、可靠、可持續的資源保障能力,加快推動多能互補、融合發展,形成油、氣、新能源“三足鼎立”之勢。
在新能源布局上,今年4月2日,中國石化與寧德時代簽署產業與資本合作框架協議,雙方以“產業合作+資本合作”的方式,構建全國換電網絡生態和標準建設,統一管理運營換電資產。計劃今年建設不少于500座換電站,未來將共同建設10000座換電站。5月20日,中國石化入股寧德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