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到“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反“內卷”政策信號持續強化。2025年上半年,從中央到部委層面密集出手,針對重點產業的“內卷式”競爭打出精準“組合拳”。今年7月初,政策加碼以來,治理“內卷式”競爭已起到階段性成效,反內卷板塊涉及的大宗商品價格多數上漲,直接驅動板塊指數行情。中長期來看,反內卷政策通過提高毛利率、產能利用率促進業績改善,提升相關板塊中長期投資價值。
新安股份(600596)長期深耕農化與有機硅領域,現核心業務覆蓋作物保護、硅基新材料及新能源材料。公司將傳統化工的線性生產模式升級為“資源—生產—消費—再生”的閉環,成本優勢突出,業務協同性強。公司主營草甘膦與有機硅業務均為前期供需失衡較為嚴重的行業,在近期國家強調反內卷的大背景下,有望充分受益于供給側新共識與改革行動,公司兩大核心業務格局有望迎來實質拐點,帶動價格與盈利水平延續修復。
新安股份成立于1965年,核心業務覆蓋作物保護、硅基新材料及新能源材料三大產業。其中,作物保護業務形成了“中間體-原藥-制劑”的全鏈條一體化發展模式,涵蓋種子種苗、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作物營養等完整的作物保護體系。硅基新材料產業擁有從上游硅礦開采冶煉、有機硅單體合成、下游產品制造的完整產業鏈,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力通信、軌道交通與汽車、醫療健康、消費電子等領域。新能源材料聚焦石墨負極、硅基負極、新型負極三大主要方向,提供動力電池、儲能電池、3C消費電池等新能源應用場景負極材料綜合解決方案,加快推動產業由草甘膦和有機硅的“雙輪驅動”向“三足鼎立”轉變。
業績方面,2021-2022年為公司營收與利潤高點,疫情影響下全球產業鏈供給擾動,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和出口增長同時拉動產業成本及終端價格。2023年起,由于海外市場庫存高企,草甘膦需求下滑,造成供求失衡,國內市場價格持續下跌;有機硅則在國內外需求不振以及行業較大新增產能投放的壓力下,基礎產品價格持續低位運行。2025年,草甘膦及有機硅行業景氣整體延續低迷,公司業績承壓。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0.58億元,同比下降5.07%,歸母凈利潤6907萬元,同比下降47.36%;其中二季度單季實現收入44.36億元,環比增長22.44%,歸母凈利潤3594萬元,環比增長8.49%。
報告期內,公司業績承壓主要受草甘膦和有機硅銷售均價低于同期影響,其中草甘膦價格呈現U型走勢,國內DMC價格呈現先漲后跌的態勢。面對市場下行壓力,公司全方位深化降本增效,基礎裝置穩定性和利用率均達96%,創近年新高。同時全球化布局不斷深化,依托本土化經營優勢和產品結構調整利潤逆勢而上。有機硅終端持續保持增長節奏,在上半年下游市場階段性受到外部因素沖擊的情況下,利潤仍實現兩位數的同比增長。公司進一步優化終端產品結構,不斷推出高附加值產品,并實現銷量穩步提升。目前公司草甘膦產能8萬噸/年,有機硅單體產能55萬噸/年,工業硅現有+在建產能30萬噸/年,憑借全產業鏈協同優勢,正處于行業周期底部蓄力階段,待供需改善后,有望釋放可觀盈利彈性。
新安股份是目前全球除草劑品種最全的公司,擁有草甘膦、草銨膦(精草銨膦)的滅生性除草劑產品與多個主流的大田選擇性除草劑產品。草甘膦是全球市場規模最大的除草劑品種,主要作用于轉基因植物。目前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穩定增長,為草甘膦需求帶來剛性支撐。
2025年一季度,草甘膦延續2024年下行趨勢,二季度隨著行業產能受限、庫存消化,價格有所回升。招商證券分析認為,此次草甘膦價格回暖主要源于供需結構的轉好,同時國內已將新建草甘膦生產裝置列為限制類項目,未來新增產能有限。國內草甘膦主要用于出口,每年6至8月為出口到南美的旺季,預計2025年巴西的大豆、玉米種植面積仍將繼續增加,進而增加對草甘膦需求量。中長期來看,伴隨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增加及百草枯在部分國家禁用,草甘膦市場需求仍有增長空間。
公司加大全球化發展力度,建立多個海外生產基地,加速突破美洲、非洲、歐洲、東南亞等全球重點市場的布局。目前公司作物保護產業的海外登記證資源已逾4500個,在國內農藥生產企業中處于絕對的領先地位。加之2025年3月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反內卷”專題會議召開,考慮到反內卷基調下行業新增產能受限以及海外廠商的退出預期,疊加南美旺季與國內補庫周期來臨,草甘膦有望迎來供需共振驅動的行業拐點,帶動價格與盈利延續反彈。
新安股份也是國內有機硅產業鏈最完整、有機硅終端產品品類最齊全的公司之一,終端的總產能超過20萬噸/年,終端轉化率超過45%,終端產品品類達3000余種。
據招商證券研報,今年上半年受關稅摩擦影響,有機硅部分終端需求受到階段性抑制,供應端新增產能爬坡成為左右價格的主導因素。今年3月,因廠家主動減停產曾推動價格上漲,但伴隨價格反彈,5月廠商開工積極性提升,價格再度承壓下行,疊加工業硅原料價格下跌,有機硅價格隨之進一步下跌。但展望后市,受新能源及新消費拉動,我國有機硅需求保持較快增長,而國內行業擴產已告一段落,未來2-3年行業或將不存在新增產能投放,且海外龍頭宣布將在2026年中關停部分裝置,涉及DMC產能14.5萬噸/年,關停后歐洲產能供應將減少近1/3。供需關系改善下,行業格局向好,景氣有望底部復蘇。
德邦證券指出,伴隨國家倡議“反內卷”,要求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適度協同減產或有望成為有機硅行業常態化操作,更健康的行業格局有望帶動公司有機硅業務盈利持續修復。
同時,新安股份是國內唯一一家下游終端產品全覆蓋的公司,全產業鏈布局為公司帶來獨特競爭力。在基礎端業務同質化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公司持續深化終端化的戰略重心,提高中高端產品比重,2025年上半年公司硅基終端及特種硅烷產品收入為11.2億元,毛利率為23.4%,毛利率同比增長4.6pct,經營表現韌性十足,有力承托公司業績底線。隨著科技發展與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硅基終端材料在眾多新興經濟領域已嶄露頭角,公司有望在高端替代進程中實現盈利結構性躍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