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第三周(8月18日至8月22日),上證指數連續突破3700點和3800點,創下近十年來的新高,進一步打開了向上的空間,同時兩市日均成交額放量至2萬億元以上,短期來看,市場仍處于“量價齊升”的震蕩上行趨勢當中。
從風格上來看,近期成長風格占優,市場風格集中度提升。根據Wind數據,截至2025年8月22日,成長風格擁擠度持續提高,歷史分位數達到97.1%。從行業上看,近期科技與消費板塊都有所演繹,不過,總體來看,還是科技板塊更強勢,其中的AI、半導體、消費電子等產業鏈先后全線爆發。從資金面上看,市場流動性充裕,A股全市場成交額持續在2萬億以上,甚至8月25日單日再次突破3萬億,僅次于去年10月8日,為歷史次高(編者注:隨后27日又將該次高刷新)。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上證指數持續上行,但是不少其它市場指數與行業仍落后于滬指,市場仍存在大量結構性補漲機會。
長江證券分析師戴清指出,若市場維持“慢牛”行情,預計“雙創”指數和部分行業或存在補漲機會。
數據統計顯示,上一次上證指數超過3700點的時間是2021年9月13日,同期其他指數也上漲較多。而在本輪行情中,在指數層面,主要寬基指數大部分未能突破前高。2021年9月13日至2025年8月26日,深證成指跌幅仍達15.18%,同時創業板的位置相對于2021年高點仍有較大距離,戴清表示,“雙創”指數是補漲的核心方向。而微盤股是此輪牛市修復的主要方向,2021年9月13日至2025年8月26日,萬得微盤股指數上漲達到247.92%。
由于長江證券統計的或存補漲行業的數據為截至8月22日,在當前行情演繹較快的背景下,為盡量給各位讀者更新的數據參考,我們在借鑒其思路的基礎上,以本文落筆時的8月26日收盤為截止時間,梳理了一些可能存在補漲機會的行業。當然了,即使如此,當各位讀者拿到本刊時,最快也是8月30日,這意味著還有27、28、29日這3個交易日或存在些許變化,這里請各位讀者多重視邏輯和方法,而不拘泥于這或有的微小變化。
我們根據Wind數據統計,申萬一級行業層面,截至8月26日仍有20個行業指數未回到2021年9月高點位置,其中,建筑材料、鋼鐵、美容護理、房地產、電力設備等順周期與大消費板塊行情修復較慢。申萬二級行業層面,截至8月26日,124個行業指數中仍有73個未回到2021年9月的高點。
尋找補漲機會時,目前尚未回到2021年9月高位,且產業趨勢良好、基本面改善或政策扶持加碼等因素帶來盈利預期上調的行業更值得關注。
申萬一級行業中,鋼鐵、醫藥生物、環保、有色金屬、建筑裝飾和農林牧漁等仍未達到2021年9月13日高位,但是今年7月以來盈利預期有所上調,景氣度預期回升,或存后續資金流入補漲的概率。
申萬二級行業中,有58個二級行業全年盈利預期上調,其中30個申萬二級行業仍未達到2021年9月高點,或有較強的補漲潛力,值得后續重點關注。(見表)
另一方面,如果從全球視野來看A股的反彈,從4月關稅沖突之后,全球股市其實都出現了明顯上漲,并非只有A股一枝獨秀。國金證券分析師牟一凌指出,這也意味著,A股本輪的上漲并不僅僅是由“增量資金”驅動,更重要的是全球市場都在對兩大宏觀敘事進行定價:其一,關稅擾動逐步減弱,制造業景氣重新回升;其二,從5月開始,年內降息預期升溫,8月這一預期加速。A股同樣受益于這一宏觀背景,4月以來的驅動邏輯的變化或許才是市場未來的核心。
在A股市場創十年新高之際,TMT、軍工等部分漲幅靠前板塊,行業層面的整體估值當下已達到歷史較高水平,內部個股估值中位數也到達歷史高位。牟一凌表示,在市場整體估值抬升,熱門賽道估值已處歷史高位的背景下,投資者可關注兩類補漲策略:
一是“高低切換”,從“最具賺錢效應”的板塊向“次優”的成長性板塊擴散。近期,創業板指繼續跑贏國證2000,滬深300也開始跑贏國證2000,成長內部持續呈現小盤成長向以創業板指為代表的大盤成長切換的特征。行業上也出現“高切低”特征,表現為行業輪動速度加快。當前A股分化下,成長賽道內部中可切換的方向可能在于醫藥以及創業板指,它們的估值中位數相對偏低,同時個股估值差異較大,更容易找到低位股。(見圖一、二)
二是尋找下一個階段基本面邊際改善最大的領域提前布局。本輪A股上行背后是全球制造業修復的預期,其中包括AI投資和傳統制造業投資。尤其在降息預期強化背景下,制造業的前景更加明朗,并且由于對利率下行的敏感度不同,投資主線也可能會出現從AI投資到傳統制造業投資切換,制造業景氣回升邏輯進一步加強。
牟一凌表示,在此邏輯下,建議關注三條主線:第一,同時受益于海外制造業修復,消耗量將長期增長的實物資產(如工業金屬、基礎化工),以及投資加速下的資本品(如工程機械、專用機械、機械零部件、重卡);第二,金融板塊中,保險的長期資產端將受益于資本回報的見底,其次是券商;第三,盈利修復之后,內需相關領域也將出現機會,代表大盤藍籌的滬深300還未能跑贏創業板指,但是也已在近期的風格切換中開始跑贏國證2000,行情的擴散剛剛開始,有望在盈利修復背景下迎來重估。
展望后市,A股仍處于重估趨勢中,短期并未過度透支行情,同時增量資金仍有較大入市潛力,市場杠桿水平仍不高,對于行情高度及持續時間均可更為樂觀。
長江證券表示,短期內在股市微觀流動性相對充沛的驅動下,A股市場有望維持相對強勢。而從股票定價的框架來看,短期股市更容易受到市場資金和情緒影響,隨著長線資金不斷入市,大盤或走“慢牛”行情,在科技產業政策催化下,更多增量資金提升市場活躍度,疊加近期股市的“賺錢效應”,居民存款或逐步成為股票市場資金的新的來源。需要注意的是,在A股整體基本面還未顯著回升的背景下,短期市場若上漲較快,或導致市場走勢波動加大。
從中期視角來看,市場持續走強,或需要宏觀政策和科技產業邏輯進一步配合。一方面,部分新興的科技產業正憑借技術進步的手段,通過優質供給創造新增需求,AI、機器人等產業正在經歷“0gt;1”的技術商業化的關鍵窗口期。而另一方面,部分傳統經濟部門面臨供給過剩問題,但光伏、鋼鐵行業已經迎來了“反內卷”政策落地,若部分行業供給加速出清,股票估值或將進一步修復,后續需要觀察在寬信用和經濟需求端的政策節奏,若能從供需兩端“雙管齊下”支持實體經濟,預計傳統經濟相關板塊或迎來系統性重估。
財信證券則指出,在堅定牛市信心基礎上,近期需關注以下因素的短期擾動:一是指數如繼續快速上漲,是否會有規范化措施出臺;二是成交額如放大至3.5萬億元左右,意味著增量資金入場節奏短期過快,屆時波動可能明顯加大;三是8月底中報集中披露的可能影響;四是中美關稅談判仍存在不確定性。但短期擾動仍不改變A股市場中長期走強的基礎,在市場寬基指數并未明顯破位時,可保持較高權益市場倉位,順勢而為、積極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