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熱漸退,秋意漸濃,但氣候干燥,晝夜溫差加大,人體容易出現皮膚干燥、咽喉不適、免疫力下降等問題。精選兩款秋季養生食譜,結合中醫調理、現代營養學,助你潤燥養顏、增強體質,迎接金秋。秋日養生重在“外潤膚,內潤臟”,順應時節調節飲食作息,方能由內而外擁抱健康。
? ?緩解秋燥?:9月氣候干燥,易口干舌燥、皮膚缺水,桃膠富含膠質,能潤燥生津。
? ?腸道排毒?:換季時腸胃敏感,桃膠的高水溶性纖維促進排便,減少毒素堆積。
? ?養顏抗衰?:桃膠含植物多糖,能提升皮膚保水度,減少細紋,被譽為“平民燕窩”。
桃膠(15g)
1.潤腸通便:含76%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
2.滋陰潤膚:植物膠質可提升皮膚彈性,減少換季干燥脫皮。
注意:需冷水泡發12小時,煮30分鐘即可,久煮易化。
雪梨(2個)
1.清熱潤肺:梨的汁液豐富,緩解秋季干咳、喉嚨干癢。
2.降火排毒:含蘋果酸、檸檬酸,幫助代謝體內燥熱。
甜糯米酒(1杯)
1.補氣活血:溫和酒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涼。
2.提升風味:酒香融合桂花,讓糖水更醇厚。
桂花(?湯匙)
生津利咽:緩解秋季喉嚨不適,讓口氣清新。
①桃膠先隔夜浸發,挑走雜質。②將雪梨去皮、去芯、切粒。③桂花、甜糯米酒、桃膠、冰糖及雪梨加4碗半水煮滾。④轉小火約30分鐘即成。
快速泡發法?:熱水泡桃膠2小時,加1勺白醋加速軟化。
電飯煲版?:所有材料放入電飯煲,煮粥模式30分鐘即可。
冰鎮版?:冷藏后口感更佳,適合午后解秋燥。
?食用禁忌
? 孕婦、經期女性、虛寒體質者不宜過量。
? 腸胃虛弱者建議少量食用,避免腹瀉。
為什么9月要喝這個湯???
? 預防秋咳?:秋季肺燥易引發干咳,沙參、玉竹潤肺止咳。
? ?增強免疫力?:太子參補氣,麥冬安神,減少換季感冒風險。
?? 改善睡眠?:秋乏易失眠,麥冬+玉竹組合可寧心安神。
這個湯水的食材都較為溫和,以護肺為主,北沙參有潤肺、清肺之效,南沙參更能益胃生津、輕清胃火,能去肺熱及胃熱。麥冬有安神的作用,亦能滋陰潤燥。太子參則能補氣,而且沒人參那么燥熱,男女老少都適合。 總體來說,這湯水潤燥、輕清肺胃之熱、寧心安神、益氣,能增加身體的抵抗能力,所用食材又不寒涼。不過留意此湯水偏補益,如有傷風咳嗽便不宜喝。
南、北沙參?(各5錢)
北沙參:專潤肺燥,適合干咳無痰者。
南沙參:兼清胃火,適合口干舌燥、易上火者。
玉竹 amp; 麥冬?(各1兩)
玉竹:滋潤肺部,提升呼吸道抵抗力。
麥冬?:養陰安神,改善秋季失眠、心煩。
太子參?(1兩)?
太子參溫和補氣:比人參更平和,適合體虛但不受補者。
瘦肉?(1斤)低脂高蛋白?:提供優質氨基酸,增強體質。
①南、北沙參、玉竹、麥冬、太子參、生姜先洗凈。
②陳皮浸軟,刮去白衣。
③生姜連皮切片。
④瘦肉切件,汆水。
⑤全部材料加水,以大火煮滾。
⑥轉文火煲2小時,
加鹽調味即成,可連湯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