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各個領域的廣泛運用,深刻地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圖書館領域,人工智能的應用也逐漸成為趨勢,不僅可以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效率,還可以滿足讀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促進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但同時也面臨一系列的挑戰。為了拓展人工智能在高校圖書館建設中的運用,解決目前面臨的挑戰,高校圖書館應在數據安全、專業人才短缺、關鍵設施不完善等方面提出可能的解決途徑,以推進高校圖書館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高質量發展 人工智能 數據安全
中圖分類號:G251;文獻標識碼:A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and Challenge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XUE Qiaoyun
Library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Province, 471023 China
Abstract: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n a variety of fields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people's lives and work practices. In the field of libraries, it has become a trend to utilize the application of AI, which can not only enhance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libraries, but to also meet the increasingly diverse needs of readers and foste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ibraries. However, it also faces a series of challenges. In order to expand the application of AI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solve the current challenges, university libraries should propose possible solutions in areas such as data security, shortage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inadequate key faciliti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ata security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被廣泛運用于各個行業,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1]。特別是在圖書館領域,人工智能技術使人們可以獲得更為方便、有趣、健康的讀書體驗,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重塑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創新服務模式。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圖書館可以實現信息資源的整合、檢索和計算,挖掘信息資源的規律,推動信息服務的智能化。同時,還能夠在圖書館服務模式上進行創新,在知識面服務上進行拓展,在精準度和服務滿意度上有所提高。運用人工智能技術來改善圖書館的運營效率和質量[1-2],是促進圖書館長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
1. 人工智能在圖書館建設中的運用
1.1 智能檢索服務
與智能體(Agent)等技術融合,增強信息重組、過濾和歸納效率。通過將人工智能技術與 Agent 相結合,可以大幅度提高信息的重組、篩選和整理的效率。這種結合不僅可以避免傳統的搜索方式中的關鍵字限制,還可以對用戶的行為進行智能識別、理解并自動跟蹤。為用戶提供符合用戶喜好的個性化內容[3-4],可采用最新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和射頻識別技術。因此,圖書館就可以實現自動清點館內的藏書,使用者可以快速、準確地獲取所需的資源信息,并且檢索效率也會大大提升。
智能辨識讀者行為,提供個性化內容。智慧檢索服務可以對讀者的行為進行智能識別,將個性化的內容提供給讀者。它能夠根據讀者檢索歷史、借閱記錄等行為信息,分析讀者的興趣和需求,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薦書、查找資料等服務[3]。例如:大學圖書館可以為讀者提供更方便的借閱圖書、查找資料、推薦圖書等服務,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
解決人工管理難題,提高檢索效率和準確性。通過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術,取代傳統的手工管理方式,從而極大地提升了圖書館的服務水平。通過引入射頻識別、語音識別、地形匹配等前沿算法,系統可以更加精細地識別館藏的各種數據,并且在保證數據的正確性的同時,降低了出錯的概率[3],從而提升了館藏資源的檢索效率[3-4]。
圖書館通過對各種文獻信息的有效收集、分析和處理,利用最新的 AI 技術,大大提高了資源的使用效果,讓讀者在具體閱讀體驗上享受到更高的品質。此外,這一成果還被廣泛引入各類圖書館,促進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與發展。
1.2 智能推送服務
與信息推送手段融合,分析讀者需求,自動推送資源。整合資訊推送手段,人工智能技術帶來圖書館服務新契機。利用先進的技術,可以更精細地了解讀者的喜好,并利用這些信息來提供更優質的內容。例如:智能推薦系統可以根據用戶的瀏覽習慣、使用情況,來提供針對他們的特定內容,從而滿足他們的閱讀需求[4-5]。這種融合不僅提高了資源推送的準確性和針對性,還大大節省了讀者查找資源的時間,提高了閱讀效率。
針對讀者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多種智能推送方式。圖書館的智能推送服務可以滿足各種讀者的需求,包括瀏覽網頁、發送郵件、查找頻道等。當用戶訪問圖書館網站時,系統會自動向他們推送最新的資訊,并根據用戶的行為信息,通過專門的軟件向他們推送重要的數據[4]。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圖書館用戶可以從多種渠道獲取信息,他們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自主選擇最合適的智能推送模式,從而更快地享受個性化的服務。例如:高校圖書館的一鍵自動推送功能,用戶完成文章創作后,只需點擊“一鍵自動推送”,文章就能迅速被推送到搜索引擎及其他關聯平臺,實現內容的快速分發與傳播。同樣,在文庫領域,智推也可以根據讀者的需求和喜好,選擇更便捷、高效的服務,為讀者提供的最適合自己的推送方式[4-5]。
信息實時更新,保證數據準確無誤。智能推送服務系統會對資料進行實時更新,以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如果圖書館內的資源或信息發生了變化,系統會根據需要進行及時修正和刪除錯誤信息,并將正確的數據發送到用戶界面[5]。高校圖書館服務平臺能夠根據讀者的信息自主分析和組織所需的資源,并自動向讀者推薦。當館內資源更新時,系統能夠及時調整推送內容,確保讀者獲取到最新、最準確的信息[4-5]。
當讀者登錄圖書館的網站界面時,系統會自動推送動態信息,如新書推薦、講座活動等。同時,系統還能夠根據讀者的行為信息,為其推送關鍵數據,如與讀者興趣相關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等。在提高讀者獲取信息效率的同時,這一智能推送服務還為讀者提供了個性化的服務體驗。
1.3 智能輔導服務
融入智能化代理和搜索技術,構建網絡學習平臺。智慧型家教服務將智慧型代辦、搜索技術融入在線教育,打造在線學習的高水平平臺。通過這種方式,用戶能夠更好地進行網絡答疑,獲取專業知識[5-6]。通過引入人工智能算法,高校圖書館可以模擬知識的形成、獲取和應用過程,為用戶提供便捷的信息咨詢服務,開拓人類的智慧領域。此外,該圖書館還建立了多種數據庫,為人工智能技術提供資源支持,使用者可以實時獲取個性化的知識。
網絡課堂和遠程解決方案,以及各類實際培訓項目。這些不僅有助于人們節省寶貴的時間,還有助于人們獲得豐富的專業知識。通過采取靈活的在線學習方式,可以克服距離和時差的限制,更好地滿足現今社會對最前沿信息的需要,并且還能夠充分利用公共圖書館的資源[6-7]。在學習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可以隨時通過人工答疑功能向專業人員請教,獲得及時的解答和指導。打破時空束縛,滿足用戶新知識訴求。
智能家教服務打破了傳統教育的時間和空間束縛,讓用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夠學習知識。用戶無論身處何地,只要有網絡連接,都可以通過智能家教系統獲得所需的專業知識[6]。這種便捷的學習方式滿足了用戶對新知識的不斷追求,為用戶的學習和成長提供了有力支持。大學文庫提供了一個方便快捷的學習平臺,為廣大用戶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日程安排和學習需要,對在線學習時間進行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進行學習。還可以通過系統提供的在線課堂和人工答疑服務,不僅學到專業知識,還能夠解決實際問題。智能輔導服務為用戶提供了一個便捷、高效的學習途徑,滿足了用戶對新知識的訴求[7]。
2. 人工智能在圖書館建設中面臨的挑戰
2.1 人才短缺
人工智能的管理和應用需要專業的人才來支持。隨著人工智能廣泛應用于圖書館建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凸顯[8]。管理和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涉及多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包括計算機科學、數據科學、圖書館科學等。專業人才需要對圖書館的業務流程和讀者需求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將人工智能技術與圖書館服務相結合。例如:在智能檢索服務中,為了提升信息重組、過濾和歸納的效率,專業人員需要掌握 AI 與 Agent 等技術的融合;在智能地推服務中,為了實現資源自動推送,需要對讀者的需求進行分析;智能代練和搜索技術的融入,打造網絡學習平臺,是智能代練和搜索服務的需要。但目前圖書館領域的專業人才比較缺乏,人工智能的需求很難滿足圖書館的建設。
各高校要重視智能化技術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各種渠道吸納優秀人才。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應重視智能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為圖書館建設提供人才支持。高校應該采取措施,如重新設置專業課程、完善課程結構,以培養出具有深厚人工智能技術和豐富圖書館學知識的綜合型人才[8-9]。例如:開設人工智能與圖書館學交叉學科專業,設置相關課程,如人工智能原理、機器學習、數據挖掘、圖書館信息系統等。同時,高校還可以通過與企業合作、開展實習實訓等多種途徑,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此外,高校還應多渠道吸納優秀人才,如引進國內外優秀的人工智能專家和學者,聘請企業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等。通過這些措施,大學可以為圖書館建設培養更多專門人才,推動人工智能在圖書館建設中的應用。
2.2 數據安全
資料是 AI 的“燃料”,但卻面臨資料外泄、資料流失的風險。在圖書館建設中,人工智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數據是其運轉的“燃料”。然而,數據的大量使用也帶來了諸多風險[8]。一方面,信息泄露問題日益嚴重。圖書館存儲了大量讀者的個人信息和圖書資源數據,導致可能被非法獲取和利用的讀者的姓名、聯系方式、借閱記錄等個人隱私泄露,如果安全措施不到位,在資料的收集、存儲和使用過程中,極易遭受黑客攻擊。另一方面,數據流失風險也不容忽視。由于硬件故障、軟件漏洞、人為操作失誤等原因,可能導致圖書館數據無法訪問或丟失,影響圖書館的正常運行和服務質量。
在信息安全上,高校應加強數據采集和把關。大學作為知識傳播和學術研究的重要場所,其圖書館要高度重視人工智能應用中的數據收集和治理,以確保信息安全。首先,高校應建立嚴格的數據采集規范和流程。在收集讀者材料和圖書資源材料時,要對收集的目的、范圍、途徑等進行明確規定,做到有法必依、有據可查。例如:只收集必要的個人信息,在為讀者辦理借閱證登記時,明確告知其用途、范圍等信息。其次,加強數據存儲安全管理。利用先進的加密技術和安全的存儲設備,有效防止數據被非法訪問或篡改。重要資料的儲存采用加密硬盤,并須經授權者才能進行存取權限的設定。同時,對存儲設備進行定期的維護和備份,防止因設備故障而丟失資料。另外,對于數據的使用,高校也要加強監管。建立資料運用審核機制,記錄和監控資料的查閱和使用情況,及時發現行為異常[8-9]。可以通過日志記錄系統,記錄每一次數據訪問的時間、用戶、操作內容等信息,以便在出現問題時進行追溯和調查。最后,提高師生的信息安全意識。通過開展信息安全培訓宣傳活動,使廣大師生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基本信息安全防護知識,如不隨意泄露個人信息,不隨意點擊不明鏈接等。大學只有加強資料搜集與治理,才能提供堅實的基礎,讓AI應用于圖書館建設,圖書館的資訊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2.3 設施不完善
完善的硬件和軟件設施是人工智能應用的“剛需”。圖書館建設中完善的軟硬件設施的支持,是人工智能廣泛應用不可或缺的。人工智能技術如智能檢索、智能推送、智能輔導等服務,都需要強大的計算能力、穩定的網絡環境和先進的設備支持[8-9]。例如:智能檢索服務中,與 Agent 等技術融合需要高性能的服務器和先進的算法庫,以增強信息重組、過濾和歸納效率;智能推送服務需要穩定的網絡連接和高效的數據處理系統,才能實時更新信息并準確推送給讀者;智能輔導服務需要智能化的網絡學習平臺和豐富的數據庫資源,為用戶提供在線課堂和人工答疑等服務。只有具備完善的軟硬件設施,才能確保人工智能技術在圖書館中發揮出最大的作用,為讀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各高校要加大經費投入,購置先進設備,對校園網絡進行優化改造。大學圖書館作為知識傳播和學術研究的重要場所,對人工智能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為了更好地促進人工智能在圖書館建設中的應用,各高校應加大資金投入,購買高性能服務器、智能機器人、大數據存儲設備等先進設備,以滿足人工智能技術對硬件設施的需求[9-10]。同時,高校還應優化校園網絡,提高網絡帶寬和穩定性,確保讀者能夠順暢地訪問圖書館的智能服務平臺[10]。此外,高校還可與企業聯合研發適用于圖書館應用、推動圖書館智能化發展的人工智能技術與設備
3. 結語
人工智能在圖書館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為圖書館帶來了信息資源重塑、服務模式創新和發展機遇等多方面的積極影響。高校圖書館應合理的利用人工智能優勢,不斷拓展應用場景,實現組織架構、教學過程、評價方式、高校治理等全方位的變革,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然而,如何既能夠利用人工智能賦能作用,又能夠防止AI 技術帶來的風險,是目前研究重點。各高校圖書館需要聯合職能部門、教師、學生和技術開發者共同努力,不斷優化資源結構、加強數據采集與監控,以實現人工智能在高校建設中健康、合理、可持續發展,促進圖書館建設的高質量發展,以滿足校園文化建設和教學科研發展,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