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適應數字教育新形勢,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成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實踐熱點。探討了大學生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模式的現狀及其效果評價體系實施的困境與對策。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實施效果評價體系時,存在對評價體系重視不夠、維度局限等問題。針對這些困境,提出提高主體重視、完善教學設計、構建多維度緊密銜接的評價體系等對策,以期推動“以評促學”的良性教學循環。
關鍵詞: 黨的二十大" 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 大學生 效果評價體系 教學設計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into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Learning Effect
SU Jingwen YIN Chengcheng* ZHANG Yi CHEN Yuexin CHENG Yuxuan
Shando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Province, 264005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thoroughly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of digital education,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learn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and practice hotspot of education reform.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ixed online and offline learning model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as well as the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implementing an effect evaluation system. When implement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mixed learning online and offline, there may be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limited dimensions.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improving the subject's attention, improving teach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ng the multi-dimensional and closely connected evaluation system, so as to promote the virtuous teaching cycle of \"promoting learning by evaluation\".
Keywords: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Mixed online and offline learning; University students; Effect evaluation system; Teaching design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1],促進高質量人才培養,賦能高等教育現代化發展,推動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實施。2022年7月,國家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開展2022年職業教育國家在線精品課程遴選工作的通知》指出,要積極應對數字化教育的新挑戰,加快開發高質量的教育數字資源,鼓勵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推動教學方法和評價體系向數字化轉型。
各大高校的教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線下教學,而是進行信息化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目前,我國關于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效果評價的研究較為匱乏,當前的評價體系無法滿足新形勢下的教學模式。本文基于構建主義理論,融入黨的二十大精神,以激發學習者的主動性為側重點,通過了解大學生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現狀,分析大學生在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中存在問題的原因,總結提高大學生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效果的對策和建議。
1 大學生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模式現狀分析
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本文根據高等教育研究設計了《關于高校大學生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影響因素的調查問卷》,最后通過修訂和完善,采用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對山東省的13所高校的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計收集問卷564份,剔除填空題內容不合理、連續使用某個選項等無效問卷,有效問卷556份,有效回收率高達98.6%。
1.1 數字技術和傳統教育混合式教學普及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1]。數字技術和數字治理理念的應用再造了“教與學”的教學模式,多元化混合式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受到廣泛關注[2]。如圖1調查數據顯示,89.12%的[1]"[2]"學生認為傳統課堂與信息化課堂進行結合是有必要的。足以見得,混合式教學已經融入現代教學的大環境。數據調查還顯示,每周線上學習時長在6 h以上的學生高達63.72%。
1.2 混合式教學模式自由度過高,教學質量降低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能力,然而,不同學生的自律性存在差異,個體差異性使教師無法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有效監督指導;再者,學習進度各不相同,教師組織線下教學時,難以根據學習進度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調查顯示,混合式教學過程中,僅有23.34%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所提高,35.57%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所下降,5.91%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大幅度下降。
1.3 數字技術應用滯后,數字教學資源有所欠缺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5]"[6]"[1]。當被問及“在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過程中遇到些問題(多選題)”時,1/2的回答者選擇了網絡不穩定,2/3的回答者選擇了設備問題。可見,高校的軟件資源未能結合自身的教學特色開發校本軟件,導致高校數字化教學軟件的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并且存在教學平臺數據處理能力較低與技術規范性不足的問題[3];同時,資源無法得到有效利用,線上資源質量良莠不齊。如圖2調查數據顯示,大部分的學習者認為學習資源的質量、技術支持的充足性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
圖2" “混合式教學對學習效果影響因素”調查分析[7]"[8]
1.4 評價體系結構混亂,未達到“以評促學”效果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的思想,注重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學習體驗。但是,當前的評價體系未主動將教師和學生納入教與學的關系網,教師在進行評價時缺乏個性化評價,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獨特性和差異性,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線上平臺的評價方式單一;評價內容不全面,僅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方面的發展。調查顯示,高達64.58%的回答者認為當前的學習效果評價體系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混合式教學需求(如圖3所示)。
2 混合式學習效果評價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2.1 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一體化設計不夠
一方面,資源整體性開發薄弱。數字資源與線下教育的教學內容難以做到有效銜接,二者在教學目標和重點上存在偏差,難以形成一個統一的、有機的教學體系[4]。這與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強調的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建設是相悖的。另一方面,學習時間與節奏安排不合理。混合式學習模式需要學生在線上與線下兩個環境中切換,部分學校或教師未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需求制訂合理的學習時間表和節奏安排,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時間沖突或節奏混亂的情況。
2.2 對評價體系重視不夠、認識不足
教師與學生作為混合式教學評價體系的主體,對該評價體系的概念不明確。當前評價中,學生和教師都是被動的被觀察者而非主動的參與者。當被問及“您更喜歡那種方式教學(多選題)”時,29.36%的學生選擇線下老師面對面教學;19.65%的學生選擇線上教學模式;22.84%的學生選擇多元化教學;28.16%的學生選擇都沒有區別,無所謂任何教學模式。由此可見,高校對“為何混合”的問題認識不夠,未能意識到數字化教學的前沿性和時代性,數字化信息共享能力不足,與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教育現代化目標尚有差距。
2.3 評價體系與教學過程銜接不足
黨的二十大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的思想。教學評價體系應及時反饋學生信息,進而推進學生個性化學習。[10]"然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不足,教師在課堂上教授的內容與評估內容脫節,評價體系難以及時、準確地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問題。現行的網絡學習平臺在內容設置、功能設計等方面存在缺陷,無法滿足混合式教學的需求。此外,部分教師對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的規律認識不足,評價標準與教學目標存在差異性,教學環節脫節無法形成系統化的教學體系。
3 混合式學習效果評價體系實施的對策
3.1 提高主體對評價體系的重視和認識
在管理層面,完善教學中各環節的完整性、有效性、客觀性,以實現教學的全過程實施;建立健全的監督機制,對混合式教學的實施過程進行有效管理,確保評價的客觀性、合理性。
在教學層面,教師應積極適應角色的轉變、更新教學理念、不斷提升自身的數字化素養;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混合式教學理念,強化教師在實踐教學中的數字化技術應用能力;教師參加混合式教學評價的專業培訓,促使教師高效利用數字化技術與平臺[5]。
在學生層面,在混合式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評價體系的目的、意義和方法論,學生在線上線下混合學習中充分運用評價體系,學生參與到評價全過程中,進一步提升學生對評價體系的重視程度。
3.2 完善混合式教學設計,加強教學內容的銜接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首先,在課程的頂層設計方面,對線下線上混合式課程的內容進行針對性的優化與調整,使學生在混合式學習中有目的地進行高效學習。其次,持續優化線上學習資源。豐富線上學習內容,如案例分析、視頻教程、在線測評等,保障課程的多樣化和趣味性,通過同步更新線上學習資源,保持資源的時效性[6]。最后,優化學習設計各環節的銜接。將線下課程設計與線上資源相結合,在線上學習的同時,實施與之相配套的線下學習活動,帶動學生主動用線下實踐聯系課程,將線上資源與線下課程的關聯度進一步加深。
3.3 構建多維度、多元化銜接緊密的評價體系
要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促進自主學習和因材施教,從而形成基于全過程數據的教育評價機制,積極推動數字教育的技術、模式、業態和制度創新,將二十大精神融入教育數字化支撐和引領教育現代化,讓數字教育惠及所有學習者。
首先,課程考核突出“全過程”,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更具有操作性,更深度呈現混合式教學實施與反饋的評價,以達到提高教學評價質量指標的廣度筆深度的目的。其次,在課程設計階段,確定各個教學環節的評價指標與方法,使評價體系與教學目標緊密結合。最后,通過在教學中實時評價的方法,在線上教學中設置實時反饋,進一步加強評價與教學過程的有效銜接[7],以教育評價體系的完善為國家現代化進程注入教育動力。
4 結語
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作為適應數字教育新形勢的重要舉措,對推動優質教育資源開發、激發學習者主動性具有重要作用。面對實施效果評價體系中的困境,需要將二十大精神融入其中,構建多維度緊密銜接的評價體系。未來,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將繼續發揮其在教育改革中的引領作用,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強化數字創新應用,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提供有力支撐,推動教育質量邁向新臺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