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等十部門聯合制定印發了《促進農產品消費實施方案》已經公開發布。
消費是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壓艙石”和“穩定器”,農產品消費作為涉及千家萬戶的基礎民生,一頭連著百姓生活、一頭連著農業生產,是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方面,是穩定農產品市場的重要抓手,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路徑,也是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升級、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促消費工作,強調經濟政策的著力點要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今年3月,中辦、國辦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農業農村部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力抓好促消費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一是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農民收入保持穩定增長,助力釋放農村消費潛力;二是大力發展農產品“三品一標”,提高綠色、有機名特優新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生產水平,深入實施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豐富優質供給,滿足城鄉居民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三是持續拓展農業多種功能,加大美麗休閑鄉村推介,做強鄉村文化市場,豐富消費場景,吸引城市消費向鄉村延伸;四是不斷優化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培育一批農產品骨干冷鏈物流重點縣(重點市)和產地冷鏈集配中心,提升生鮮農產品消費品質;五是加力推進老舊農機報廢更新,擴大報廢更新補貼范圍,提高補貼標準,助推農機裝備結構優化升級。
從消費趨勢看,農產品消費更加注重品質化、個性化,消費者對品牌農產品以及新式飲品、功能性食品等加工產品需求快速增長。《方案》針對這些趨勢提出,優化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重點在提升“三品一標”水平、推進品質評價和質量分級、開發新型加工產品、創新地方特色食品等方面發力,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同時,鼓勵開發營養健康方便的即配、即烹、即熱產品,滿足年輕消費者群體對便捷性的要求。《方案》還專章部署強化品牌引領,增強消費信心。
從消費結構看,更加注重健康飲食、合理膳食。目前,我國居民膳食營養結構還不夠合理,大豆及豆制品、牛奶及乳制品等優質蛋白攝入不足,消費提升空間還是很大的。《方案》有針對性地提出提升營養健康公共服務,強化健康消費宣傳引導,特別針對學生、老人等特定人群作出部署安排。
從消費場景看,更加注重體驗感、互動性。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僅關注產品品質與安全,也關注社交屬性、精神文化等需求。《方案》提出,創新節慶展會消費平臺,持續打造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組織“百展千縣萬品\"購銷活動和\"地道風物樂享生活”主題促消費活動,活躍城鄉消費市場。《方案》還提出,深化游購一體,深化線上線下、商旅文體健多業態消費融合,豐富多元消費場景。
從消費保障看,更加注重流通質效、產銷協作,農產品流通水平直接影響消費品質。比如,冷鏈跟不上,配送跟不上,就會限制生鮮農產品消費。《方案》提出,在產地,完善農產品市場、冷鏈集配中心等流通網絡,補齊\"最先一公里\"短板;在銷地,支持菜市場、生鮮超市等標準化改造,提高便民服務水平。同時,《方案》還提出創新省際產銷銜接合作,開展產銷對接幫扶,形成開放共享、高效協同的產銷生態,為促進農產品消費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