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櫻桃素有早春第一果的美稱,是我國北方落葉果樹當中果實成熟相對較早的果樹品種,傳統的大櫻桃種植主要以陸地栽培為主,上市較為集中,不利于提高種植效益和種植質量,當前隨著設施產業的不斷向前推進和發展,依托設施設備開展設施大櫻桃種植能夠實現大櫻桃的錯季上市銷售,提高農田利用效率的同時也能夠額外增加種植戶的經濟收益。
招遠市位于山東半島西北部,屬暖溫帶季風氣候,極適合大櫻桃設施栽培,土壤以棕壤為主,pH值6.5~7.0,有機質含量1.2%~1.8% ,經改良后可滿足大櫻桃根系生長需求,最近幾年山東省招遠市不斷加強林果產業調整,大力發展設施大櫻桃種植業,從設施大櫻桃種植業發展情況來看,種植效益提升背景下也面臨著較多的技術瓶頸,很多種植戶的生產技術、設備相對落后,一直沿用傳統的栽培管理方案,再加上勞動力緊缺和市場風險,一旦操作不當,將會面臨嚴重經濟損失,所以在不斷拓展產業發展路徑的大背景下,必須將注意力集中于完善大櫻桃高效高產栽培技術,以優化相應的種植技術規程,確保整體產量與品質不受損害。
一、設施大櫻桃定植
1、設施大棚選址規劃與建造
① 科學選址
在設施大棚規劃選址建造過程中,要充分考量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并完善相應的基礎設施,確保所選擇的建設場地年日照時數 ≥2600h ,避開高大建筑物或樹木遮陽區,冬至日正午遮光率 ?5% ,冬季極端低溫 ≥-159C ,夏季最高溫 ?35ΦC ,年降水量 600~800mm ,地勢坡度 ?3° ,地下水位 ?1.5m ,雨季排水通暢。同時種植地的土層深度 ?80cm,pH 值6.5~7.0,若偏酸則施生石灰 100~150kg/667m2 調節,確保有機質含量 ?2% ,另外整個種植場地還需要遠離工業區 3km 以上,土壤重金屬鉛 ? 50mg/kg 鎘 ?0.3mg/kg ,符合GB15618標準,距主干道 ?500m 電力容量 ≥30kW/667m2 (滿足溫控設備),滴灌水源EC值 ? 0.5mS/cm。
② 設施大棚建造
設置大棚在構建過程中要綜合選擇結構類型,常見的主要有冬暖式日光溫室大棚以及連棟塑料大棚,其中以前者應用最為常見,冬暖式日光溫室跨度 8~10m ,脊高 4.5~5m ,后墻厚度 ?
1m(磚混 + 保溫層),采光面角度 當地緯度 -10° ,招遠市約 27° ,覆蓋材料選擇PO膜,透光率 ?92% ,保溫被夜間覆蓋,熱阻值 ? 1.5m2?K/W 。大棚當中也需要配置完善的環境調控系統,溫度調控常用地暖(水溫 40~45% + 熱風爐(功率 20kW/667m2 ,極端低溫時棚溫 ?5°C ,頂部自動開窗器,開合角度 ?45° ,側卷膜通風,面積占比 30% ,補光操作時配置LED植物燈,紅光 660nm+ 藍光450nm ,光強 ?200μmol/m2/s ,每日補光 4h。
2、定植前種植地精細化處理
櫻桃定制之前,應該注重做好土壤的精確處理,深耕整地深度 60cm ,結合深耕撒施腐熟羊糞 5m3/667m2+ 稻殼炭 2m3/667m2+ 過磷酸鈣 50kg/667m2 ,并注重做好土壤消毒可以使用 98% 棉隆顆粒劑 30kg/667m2 ,覆膜熏蒸15d,殺滅線蟲、土傳病菌,也可以在消毒后7~10d接種 108CFU/g 的枯草芽孢桿菌 2kg/667m2 ,恢復土壤微生態,緊接著起壟,壟寬 1.2m ,壟高 30cm ,壟溝寬40cm ,鋪設滴灌帶,間距 50cm ,滴頭流量 2L/h ,壟面覆蓋黑白雙色地膜,白面朝上反射光,黑面抑草。同時配置好明溝排水,排水系統棚外圍溝深 50cm 寬 60cm ,棚內壟溝深 20cm ,坡度 0.3% 。暗管排漬。PVC波紋管直徑 110mm 埋深 80cm ,間距 8m ,接人集水井。
3、品種選擇與授粉樹配置
設施大櫻桃種植管理過程中要選擇生產潛力相對較大的優質品種,并注重做好品種的科學搭配,招遠市推廣應用較好的櫻桃品種主要有美早、布魯克斯、俄羅斯8號等幾種。品種選擇的基礎上,要做好授粉樹種的科學搭配,授粉組合可以是美早 ?× 薩米脫(花期重疊 ?5d ,親和指數 ≥80% ),或者布魯克斯×紅燈(花粉量 ?2 萬粒/花,發芽率 ?75% ),主栽品種:授粉品種 =4:1 ,每4行主栽品種間作1行授粉樹,每棚( 667m2 放置意大利蜜蜂1箱(8000~10000頭)或熊蜂500頭。在大棚當中授粉樹種可以單獨成行,便于機械化管理,也可以每16株主栽品種中心種植1株授粉樹,提高授粉均勻度。
4、移栽定植操
最佳定制時間一般選擇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的秋季或者3月上旬的春季,不管哪個時間段進行定植都需要確保地溫穩定在 12% 以上,在定植操作過程中,矮化砧木(如吉塞拉6號)株距 1.5m× 行距 3m ,148株 1667m2 。喬化砧木(如馬哈利)株距 2.5m× 行距 4m,67 株 /667m2° 按設計密度用石灰粉標記,定植穴直徑 60cm. 深 50cm ,穴底鋪設 10cm 碎石(粒徑 2~3cm 作排水層,每穴施入腐熟有機肥 20kg+ 鈣鎂磷肥 0.5kg+ 硫酸鉀0.3kg ,與表土混勻回填,然后進行苗木定植,定植前修剪受損根系,浸泡 IBA500mg/L 的生根粉溶液2h,苗木垂直放入穴中央,根莖高出地面 5cm ,分層填土壓實,嫁接接口朝風向,定植結束后每株,灌溉清水30~50L,分2次澆透(間隔1h),樹盤覆蓋稻殼或松針,厚度 10cm ,保濕抑草。
5、整形修剪
設施大櫻桃整形修剪的目標是優化光照分布,提高光能利用率,協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延長經濟壽命至15~20年,控制樹高 ?3.5m ,行間通道 ?1.2m ,適應設施空間限制。
① 整形
在修剪整形過程中,一般采用紡錘形或者改良開心型以及V形籬架,紡錘形適合矮化密植。樹高 2.5~3.0m ,主干直立,主枝12~15個,螺旋排列,間距 20~25cm ,主枝角度 80~85° ,長度 ? 1.2m ,基部粗度 ? 主干1/3,優勢是結果早,定植后3年投產,改良開心形適合喬化砧木,樹高 3.0~3.5m,3~4 個主枝,基角45~50° ,每主枝配2~3個側枝,層間距 ?60cm ,行距 4m× 株距 3m ,栽56株 /667m2 ,優點是通風透光好,果實品質優,糖度甜度提升~2% ,V形籬架適合高密度設施,采用雙主枝呈 60° 夾角,沿行向延伸,枝組直接著生在主枝上,配套立架系統鋼絲間距 50cm ,其優勢在于機械化修剪便利,采收效率提升 30%。
② 不同生育期修剪技術
幼樹期(1~3年生)定植后距地面 60~80cm 短截,矮化砧60cm ,喬化砧 80cm ,剪口下保留4~6飽滿芽,春季新梢長至30cm 時,用牙簽開角至 80° ,疏除競爭枝,粗度 gt; 主干1/2,冬季修剪留 40~50cm 短截,促發分枝,保持主干絕對優勢,6月對直立枝扭梢,扭轉 180° ,輔養枝拉平至 90° ,促進花芽分化。初果期(4~6年生)每主枝間隔 20cm 配置中小枝組,以松散型枝組為主,長度 30~50cm ,疏除背上直立枝、過密枝,保留斜生中庸枝,粗度 0.5~0.8cm ,樹高超過 3m 時落頭開心,保留上層主枝長度 ?1m ,外圍延長枝輕短截,剪去1/4,維持樹冠緊湊。盛果期(7~15年生)每年更新 20% 結果枝組,留基部2~3芽重短截,促發新梢,疏除病蟲枝、交叉枝、下垂枝,冬剪后留枝量6萬~8萬條 /667m2 ,花芽量25萬~30萬個,葉果比6~8:1。衰老期(15年后)在主枝中后部選留健壯分枝處回縮(截去1/3~1/2),刺激隱芽萌發,配合斷根施肥(有機肥 + 菌劑),促發新根,必要時在主干基部嫁接新品種接穗,實現品種迭代。
二、設施大櫻桃生育階段的管理方案
1、提早休眠技術
在大櫻桃的栽培過程中,通過人工調節環境因素,促使植株提前進入休眠期,為后續的休眠解除和早花開放打下堅實的基礎。休眠誘導時間一般從自然休眠起始,大櫻桃需經歷 7.2% 以下低溫積累(需冷量),通常自然休眠期為11月至次年1月,按照上述原則通常在9月下旬至10月初開始處理。在具體實施操作過程中,要進行有效的遮光處理,選用遮光率 ?95% 的黑色遮陽網,覆蓋設施外膜或內架,每日光照縮短至8h,持續處理15~20d,直至葉片自然脫落率 ?80% 。同時對大櫻桃進行低溫脅迫白天溫度 15~18°C ,夜間溫度逐步降至 5~8% ,后期可降至 0~ 5% ,但需避免 -39C 以下凍害,空氣濕度維持 60%~70% ,防止葉片焦枯。也可以采用化學手段進行促眠,果樹噴灑脫落酸(ABA)噴施,使用濃度為 50~100mg/L ,噴施全株至葉面滴水,通常選擇上遮光處理第5d、第10d各噴1次,也可以搭配使用乙烯利輔助休眠,藥物濃度為 200~300mg/L ,促進離層形成,加速落葉。通過休眠處理之后要確保果樹芽鱗片緊密閉合,芽內生長點處于靜止狀態,枝條含水量降至 45%~50% (正常生長期為 60%~65% )。
2、破眠技術
破眠的目的是通過人工干預打破休眠,促使花芽提前萌發,實現早開花、早結果,在進行破眠處理過程中,要掌握不同品種的需冷量,美早需冷量在 800~1000h 、布魯克斯需保持在900~1100h 、俄羅斯8號一般在 700~900h 。大棚當中安裝溫度記錄儀,統計 0~7.29c 累計時長,當需冷量滿足 60%~70% 時(如美早達到 600h ),啟動破眠程序。在大田操作過程中,主要采用化學破眠和溫度調控破眠相結合的手段,化學破眠推薦使用 2.0% 23.0% 的單氰胺 (H2CN2)50~80 倍),當櫻桃需冷量達 50% 時(如美早400h)全株噴施,注意噴灑時溫度 5159C 時禁用,避免藥害,在此期間選擇使用 3%~5% 的硝酸鉀( KNO3 溶液與單氰胺交替使用,間隔5~7d,補充鉀營養,促進芽體膨大。破眠初期白天 15~ 18°C ,夜間 8~10% ,維持3d,中期白天 20~22°C ,夜間 12~15°C ,維持5d,后期白天 25°C ,夜間 15~18% ,直至花芽露白,溫度調控基礎上還需要補充光照應用LED補光燈(紅光 660nm+ 藍光450nm ),光照強度 ≥200μmol/m2/s ,每日延長光照至14h,處理后7d,花芽露白率 ≥60% 為合格,確保同一枝條上花芽萌發時間差 ?3d ,芽體無灼傷、畸形,新梢生長正常。
3、生長期的溫度與濕度調控
萌芽期白天溫度 15~18°C ,夜間溫度 8~10°C ,相對濕度 70% 275% ,促進芽體均勻膨大。開花期白天溫度 20~22°C ,夜間溫度10~12% ,相對濕度 50%~60% ,避免高溫高濕導致授粉不良。果實膨大期白天溫度 22~25% ,夜間溫度 12~15°C ,相對濕度 60% 265% ,促進細胞分裂與膨大。成熟期白天溫度 25~28°C ,夜間溫度15-18°C ,相對濕度 50%~55% 糖分積累,防裂果。按照上述溫度濕度要求,要注重加強設施設備的有效配置和調控,大棚內部配置燃油熱風機(功率 30kW/667m2 ,極端低溫時維持棚溫 ≥5% 利用地暖系統(水溫 40~45°C )提升根系層溫度至 15°C 以上。溫度升高之后頂部自動開窗,開合角度 ?45°+ 濕簾風機通風風速 ≥2m/s ,高溫時棚溫 ?28?C ,同時使用遮陽網(遮光率 50% )在10:00-15:00覆蓋,降低光照強度至 800μmol/m2/s 。
4、水肥一體化管理
在大櫻桃生長發育不同階段,要結合植株生長情況進行有效的水肥管理,萌芽期使用平衡型水溶肥(20-20-20),濃度0.8%o~1.0%o ,每周1次,用量10~15L/株,促進新稍與花芽生長,開花期推薦游泳高磷水溶肥(10-50-10),濃度 0.5%o~0.8%o ,每10d1次,用量8~10L/株,促進花粉管伸長,果實膨大期一般使用高鉀水溶肥(15-5-30),濃度 1.0%o~1.2%o ,每周2次,用量15~20L/株,促進糖分運輸與積累,成熟期推薦使用鈣鎂肥(0-0-0-15Ca-5Mg ,濃度 0.3%o~0.5%o ,采前20d停施,用量5~7L/株,增強果皮韌性防裂果,科學追肥基礎上要合理灌溉萌芽-開花期,土壤含水量維持 60%~70% ,滴灌時長 30min/ 次,間隔3d,膨大期大田灌溉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則進行操作,每次滴灌 20min 濕潤深度 40cm ,日均供水量5~6L/株,控水至土壤含水量 50% 255% ,采前7d停止灌溉,防止裂果。花前還可以噴 0.3% 硼砂 + 0.2% 硫酸鋅(1:1比例混合) 10~15kg/667m2 ,提高坐果率,轉色期噴 0.5% 磷酸二氫鉀 +0.01% 蕓苔素(1:1比例混合) 10~15kg/ 667m2 ,促著色增糖度。
5、疏花疏果技術
花期保留短果枝中上部飽滿花芽,間距 8~10cm ,每花束狀果枝留3~4朵花,可以使用氣動疏花機(效率 0.33hm2/d ,去除30%~40% 弱小花蕾,也可以進行人工摘除。謝花后15d進行疏果作業,保留果間距 ?5cm ,單株留果量:矮化砧木200~250個,喬化砧木80~120個,或者在落花之后噴施 6% 萘乙酸鈉(NAA)15mg/L ,疏除小果、畸形果。
6、人工噴灑坐果劑
在應用過程中要做到藥劑的科學選擇和精確配比、噴灑坐果劑,核心配方是氯吡脲 (CPPU)5~10mg/L+ 赤霉素(GA3)20~30mg/L ,搭配使用 0.2% 的硼酸 +1% 的蔗糖,增加溶液粘著性,花期遇低溫( lt;15°C 時,添加 0.01% 蕓苔素內酯(BRs),提高花粉活力。初花期( 5% 花朵開放)首次噴施,盛花期( 60% 開放)二次噴施,間隔48h,利用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噴頭距花簇 30cm ,以霧狀覆蓋但不滴液為度,噴灑作業時要確保大棚內溫度 15~25% RH 50%~70% ,風速 lt;3m/s ,避開10:00-14:00強光時段。
三、設施大櫻桃常見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案
1、灰霉病
灰霉病主要在潮濕低溫環境下發生,尤其是大棚的濕度gt;85% 、溫度在 15~20% 更容易發生,危害花、幼果及成熟果,導致霉層與腐爛。封控該種病害可以在花期控濕( RH?70% ),升溫至 22~25°C 抑制病菌,安裝除濕機,日間通風 ?4 次,預防時可以噴施 108CFU/g 的枯草芽孢桿菌200倍液,間隔7d,連噴2次,發病初期推薦使用 50% 啶酰菌胺1500倍液,或 40% 嘧霉胺1000倍液,藥物使用間隔為7~10d,連續使用2~3次,采前14d停用。
2、褐腐病
大櫻桃褐腐病發病之后主要在果實表面形成同心輪紋狀褐色病斑,后期產生灰白色孢子堆。預防應該注重做好采收后的徹底清理,徹底清園,摘除僵果,可以疏果后噴施一次 80% 代森錳鋅600倍液保護,花期前噴施 43% 氟硅唑4000倍液,幼果期轉用 25% 吡唑醚菌酯1500倍液,藥物使用間隔為7~10d,連續使用1~2次。
3、細菌性穿孔病
細菌性穿孔病是一種高溫環境下發生的真菌性變化,大棚的溫度 25~30°C ,濕度達到 80% 以上,葉片結露,葉片形成水漬狀小孔,邊緣黃暈。預防該種病害可以覆蓋防雨膜,減少葉面結露,修剪后工具用 75% 的酒精進行消毒,為害初期推薦使用 3% 中生菌素800倍液 +0.3% 鈣肥(按照2:1比例配合)進行噴灑作業,增強葉片抗性,藥物使用間隔為7~10d,連續使用1~2次。
4、櫻桃實蠅
櫻桃實蠅主要以幼蟲蛀果導致落果,果面可見產卵孔,防控該種害蟲時可以在大棚當中懸掛含甲基丁香酚實蠅誘捕器,懸掛8~10個 1667m2 ,監測成蟲羽化高峰,成蟲羽化期噴施 20% 氯氰菊酯2000倍液,重點噴樹冠外圍,藥物使用間隔為7~10d,連續使用1~2次。
5、紅蜘蛛
紅蜘蛛主要在高溫干燥環境下發生,以成蟲和若蟲危害葉片導致葉片失綠、結網。預防該種害蟲可以在危害初期大棚當中釋放加州新小綏螨,5000頭 /667m2 捕食紅蜘蛛。發病高峰期使用 43% 聯苯腫酯3000倍液,或 5% 阿維菌素1500倍液,輪換用藥防抗性,藥物使用間隔為7~10d,連續使用1~2次。
綜上所述,設施大櫻桃在栽培管理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該項工作的系統性和專業性,栽培管理過程中應該從櫻桃的定植角度入手,通過科學規劃建造設施大棚,完善品種的選擇和科學配置,注重加強設施栽培環節的針對性溫度濕度水肥調控,強化病蟲害防治,營造良好的種植環境,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流行率,確保栽培安全,充分發揮優質品種的生產潛力和生產能力,為推動設施大櫻桃種植產業的現代化發展奠定堅實的技術支持。
(作者單位:265400山東省招遠市人民政府溫泉街道辦事處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