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也有叛逆的時候,比如日照海濱森林公園的水杉,可以不管不顧地一直長到幾十米,這么筆直的樹很是讓人震撼,同樣在海邊,它桀驁不馴得讓人覺得內心有些瘋狂。
“無論遇到什么都要向上長。”它開始一定是這樣想的,但在長出第一干片葉子之后,它決定停止生長。因為低頭看時才發現,“我怎么長得那么高啊?”我猜它一定嚇壞了……
“夠了,”它自言自語,“我要做一根結實的柱子,如果我能甩掉這些累贅的樹枝。”然后便上下搖晃,劇烈扭動,成功扔掉的東西不太多,除了一些葉子和一只蝴蝶。它試著沉入泥土,但是鋪展開來的根系只會讓它長得更高,最終它就這樣站在那里,在傍晚的陽光下,筋疲力盡。旁邊老樹一聲不響,它以前也做過這種事,當樹渴望成為另一種“樹”的時候。
如今喧嘩聲早已消失,它們個個亭亭玉立,看介紹,這里的水杉有成干上萬棵。我來到了水杉的世界,水杉包圍了我。從走進去的那一刻,我一直保持著仰頭的姿勢,滿眼蔥郁青翠,走走停停,不自覺地深呼吸,幾乎感到迷醉。
樹葉的新綠在發光,路也在發光,林間有草木清香,穿過森林就是大海。
10歲時舅舅對我說。做人啊,不要太循規蹈矩,但你是女孩子,還是循規蹈矩一些更好。他希望我和他一樣讀理科,但我后來選了文科;他叮囑我一定不要找中文系的男孩子作男朋友,但我偏偏找了一個中文系的男孩子。
我最終沒有長成舅舅希望的樣子,而是和水杉一樣,每個細胞,都只遵循自己,終將變成唯一的模樣。它們的形態和葉片上的脈絡是一次性的,樹梢上葉子的最微小的動靜,樹干上最微小的疤痕,都是一次性的。
和水杉一樣,我們也都只來這世上一次。米蘭·昆德拉說:“生活是一張永遠無法完成的草圖,是一次永遠無法正式上演的彩排。\"
面對抉擇時,我們沒有判斷的依據,既不能與以前的生活相比,也無法使其完美后再來度過。可即便是草圖和彩排,也是獨一無二的。
我有些羨慕這些水杉。生活在日照,是有它特別的幸福感吧。這里是太陽的故鄉,“日出初光先照”,它們不用靠彎曲變形來追逐太陽。相反,太陽仿佛被它們吸引,甚至迷戀著它們,撒下如此熱烈的光。
有風襲來,水杉林里發出 窸窣窣的低吟,有的低沉,有的天真,有人愛它們抗拒的心引力永遠向上生長,有人則愛它們年輪里重重疊疊深藏的秘密,也有人感嘆好看是好看,白長這么高沒啥用,材質輕軟,難當大任。可是,能成為棟梁之才當然好,如果不能,就這么待在海邊也很好啊,自由自在。
在快節奏的城市呆久了,飽含負氧離子的空氣每一口都治愈,看到孩子們追逐笑鬧,很容易讓人想起愛麗絲漫游奇境的故事,不知道郁郁蔥蔥的林中會不會走出一只兔子,帶我們進入神秘的童話世界?
今年5月下旬,去江西贛州龍南市,下了飛機,接我的司機師傅說:“我們這里的特產,有贛南臍橙。”我才意識到,這是來到贛南了。
到了之后,龍南市的同行對我說:“歡迎入‘圍’入‘閣’”。這貌似一句敬語,實則暗含技巧。原來龍南市保存有全國數量最多的客家圍屋376所,號稱“圍屋之都”;龍南市還是當年王陽明平叛“破山中賊”的地方,如今還保有玉虛洞、陽明閣。
這贛南客家圍屋,集民居、祠堂、塢堡于一身,其實從北方山西的大院、山東的莊園到南方江西的圍屋、福建的土樓、廣東的碉樓,都是歷史上隨著客家移民的流動一脈相傳的。與圓形的土樓比起來,圍屋多是方形或長方形。
我們先參觀最大的一個方形圍屋,名叫關西新圍,是清朝鄉紳徐名均積29年時間建起來的,目前還保有“三進四圍五棟九井十八廳”的建筑格局,非常氣派。建筑面積上萬平方米,但門面并不大,大概出于安全防御的需要,但內里極有乾坤,正堂一幅對聯“清風徐來春不老田賦四時,碧水環繞澤長流福延干載”即是映襯。
接著參觀的,是體量超4萬平方米的栗園圍,號稱中國客家第一大圍屋,因為八卦形的布局,又稱八卦圍,始建于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以“一祠三廳”為核心,周圍分布8處民宅區共400余間房屋,是典型的村落型圍屋。這所圍屋現在緊鄰龍南東高鐵站,我們參觀時值晚上,得以觀看客家婚慶及王陽明平定山賊的實景演出,時光仿佛穿越到了明代。
最后參觀的是最高(達14.3米)的一處圍屋,名叫燕翼圍,以廳堂為中軸對稱分布136間房,圍墻底層用麻條石砌筑,上層外砌青磚、內填土壞,所謂“金包銀”工藝。我們冒雨穿過其貌不揚的石門,內里別有洞天:中間非常開闊,四周圍以一門一戶的民居,家家貼有大紅對聯,這樣的格局一層一層地疊到四層,蔚為壯觀。客家婦女正在對唱民歌,聲調悠揚,并進行插秧勞作民俗表演。正對門處,有一長長對聯:“粽酒同歡太平喜慶賀端陽,龍舟競渡古鎮騰飛爭桂冠。”原來這燕翼圍地處的楊村鎮又稱太平古鎮,燕翼圍緊鄰有個月亮形的灣塘,每年都舉行太平堡龍船會民俗活動,傳承了600余年,已列入省級非遺。
這燕翼圍名字的“燕翼”二字出自《詩經·大雅·文王有聲》:“貽厥孫謀,以燕翼子”,是謀及子孫、為后代打算的意思,后有成語“燕翼貽謀”。歷來用“燕翼”作堂號的很多,山東蒙陰垛莊的劉氏燕翼堂就很有名,上世紀演繹出叔侄參加革命、一門七烈士、毀家紓難的悲壯故事。安徽黃山有座徽派建筑燕翼堂,始建于明洪武十六年,后來成了揚州八怪之一羅聘的祖屋,至今仍存。
有人說不能表現微茫情緒的文學,不能算是偉大的文學一一偉大始于微茫。觀點固然以偏概全,但并非無稽之談。中國古代文學,以小說論,自然首推《紅樓夢》,一笑一、一言一行,可謂微茫情緒詩性表達之集大成。小說以外,當以宋詞為最。“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晏殊),“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干去”(歐陽修),“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秦觀),“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姜夔)。孤苦?凄寂?憂傷?悵惘?眷戀?悲涼?是又不是,不是又是。干種風情,萬般方寸,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無可名狀,欲言還休。于是無語、無言。且以柳永為例。無語者,“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憑高盡日凝佇,贏得消魂無語”;無言者,“永日無言,卻下層樓”“無言有淚,斷腸爭忍回顧”“贏得無言悄悄,憑欄盡日踟躕”。
不過不能不承認,若論微茫情緒,日本文學恐怕更為細致入微,更為渺茫難辨。例如被譽為俳圣的松尾芭蕉的四首俳句。其一,寫蛙聲,不說“聽取蛙聲一片”,而說“古池啊,青蛙跳進去了,池水的聲音”;其二,寫蟬鳴,不說“寒蟬凄切”,而說“寂靜啊,蟬聲響起來了,滲入巖石中。”;其三,寫鳥,當然不說“眾鳥高飛盡”“天地一沙鷗”,而說“孤鳥啊,落在枯枝上了,秋日的黃昏”;其四,寫薺菜花,不說“春在溪頭薺菜花”,而說“細看啊,一棵薺菜開花了,開在泥墻下。”喏,意在言外,而情在景中。茫無頭緒,而曲盡其妙。
不再不揣淺薄地掉書袋了,最后我要說的是,看似“另類”的村上,其實也有與之一脈相承之處。以《1973年的彈子球》為例:
某一天有什么俘虜我們的心。無所謂什么,什么都可以。玫瑰花蕾、丟失的帽子、兒時中意的毛衣、金·皮多尼的舊唱片全是早已失去歸宿的無謂之物的堆砌。那個什么在我們心中彷徨兩三天,而后返回原處黑暗。我們的心被掘出幾口井。井口有鳥掠過。
你看,什么都能俘虜我們的心,都能觸發或寄寓自己的微茫情緒。無所謂什么,無論花蕾、帽子還是毛衣、舊唱片。一言以蔽之,村上文學的一個魅力,就是把包括孤獨、寂寞、帳惘、疏離、委屈、無奈以至無聊等所有負面情緒在內的無數微茫情緒升華到審美層面。而人性的微茫情緒及其審美取向,無論古人今人還是海內海外,都沒有根本變化。從宋詞到俳句,從屯田柳永到松尾芭蕉到村上春樹。這方面,咱們中國當代作家是不是有尚須努力的空間?值此浮躁囂喧的網絡時代,恐怕尤其需要“且聽風吟”,需要看“滿城風絮”
兩年前六月里某個下午的教學樓里,樓下的某間教室傳來音樂課練習歌唱的曲目,一個男生十分抒情地演唱那一首熟悉的《暗香》。那其實是電視劇《金粉世家》的主題曲。彼時劇中是年輕的青澀的陳坤、董潔、劉亦菲。沙寶亮沙啞卻透著啞光明亮質地的音色是那么具有辨識度,配合歌曲的是電視劇里一幕幕的經典畫面。一首舊時的歌突然撞擊你的耳膜的一瞬間,讓人回想到了往昔的某些生活場景、某種情感意緒,像是不經意之間翻出了曾以為被自己丟棄了的蘋果綠色條格的桌布、一條洗得發白的牛仔褲或詩舊棉布裙,讓人瞬間破防,逆旅穿越……
兩年后的這個六月里,坐標還是那間教室,曲目卻換成了王菲曾亮相春晚的那一曲《世界贈予我的》。王菲那熟悉的清越、空靈、澄澈如天的原唱歌聲從樓下的教室流瀉而出,那嗓音像被冰鎮過的山泉水,清冽中帶著絲絲的回甘,尾音宛若滾動著露珠的藕絲,在每個轉音處懸著將墜未墜的輕顫。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在教學樓的長廊和玻璃窗上搖晃,她唱“世界贈予我蟲鳴,也贈予我雷霆”時,窗外的白楊正被熱風翻卷而起翠綠的浪潮,讓你真的聽見了天地饋贈的交響。
這一首《世界贈予我的》,傳遞著疏離又慈悲的溫度,糅合了感念而虔敬的思緒。充滿哲思的歌詞,富有禪意的演繹,成為紅塵熙攘、世間炎涼的清涼慰藉和溫柔治愈,更有一份于無聲處的篤誠祈愿。
惠特曼在《各行各業的歌》里說:“音樂的全部,是你們受那些樂器提示后在心里醒來的東西。它不是小提琴和號,不是雙簧管和正在敲的鼓,不是為男中音準備的美妙浪漫的樂譜,也不是男女合唱隊演唱的樂譜。它比這一切都更近,也更遠。”
此時卻分明而莫名地聯想到白居易的那首朦朧美學的小令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
主打一個物我模糊,似是而非,虛實相生,縹緲難尋,飄忽易逝,如花非花,若霧非霧,其實懂得的人都懂的一一抽象與具象,聲音和實像,感官與思想,直覺與感悟,經驗與想象,創意與玄思那是一種稍縱即逝的靈感,混沌迷離,難以界定,變換萬干,恰似中國藝術的內蘊功夫和力道,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草色遙看近卻無,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只能夠在吹彈得破的花蕾,在點綴在青草叢、滾動在荷葉荷花上的露珠,在粉橙色的晨曦、煙紫色的暮靄里,在似銀、如雪的溶溶月色里才可以依稀找到它那神秘的曼妙的倩影芳蹤。
世界贈予我們的,皆化作暗香盈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