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知道汽車能跑多遠,司機會看油表。擔心手機電量時,使用者會關注剩余電量的百分比。那么,對于有“生命中樞”之稱的肝臟,如果想了解其健康水平,評價其“續航”能力,則需要請出本文的主角——吲哚菁綠清除試驗。
為啥要評價“肝臟儲備功能”?
肝臟承擔著代謝、解毒、分泌膽汁等多種作用,是名副其實的人體生命中樞和健康基石。它的功能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肝臟的代償能力很強,即便一部分肝細胞受損,剩余的健康肝細胞依然能夠維持身體必需的生理活動。常規的肝功能檢查指標,如白蛋白、總膽紅素、丙氨酸轉移酶等,主要反映的是肝臟當前的受損情況和功能狀態。
肝臟儲備功能指存活的功能性肝實質細胞的總和,反映的是在肝功能受損的情況下,肝臟繼續維持其生理功能的潛力。換言之,肝臟儲備功能代表的是肝臟在未來遭遇病變、手術時的耐受能力和恢復潛力。這一指標對于診斷肝臟病變、指導肝臟手術、預測治療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臨床用于評估肝臟儲備功能的方法有多種,包括Child-Pugh評分系統、終末期肝病模型(MELD)、吲哚菁綠清除試驗等。
什么是吲哚菁綠清除試驗?
1.檢測原理
吲哚菁綠(ICG)是一種近紅外線熒光三碳菁綠染料,被注入血液后會迅速與白蛋白、α1脂蛋白結合。肝臟是清除吲哚菁綠的主要器官。肝細胞能特異性地從血液中攝取吲哚菁綠,將其通過膽汁排泄至腸道。這個特性讓它成為理想的肝功能儲備評價指標。
吲哚菁綠具有獨特的熒光特性,在特定波長的近紅外光激發下,可釋放波長約為840納米的熒光,其組織穿透深度為5~10毫米,便于進行光學測定。吲哚菁綠清除試驗目前多采用無創檢測方法,即利用脈動式吲哚菁綠分光光度儀,在無創條件下實時測得患者血液中的吲哚菁綠含量。
2.檢測步驟
開展吲哚菁綠清除試驗時,患者首先要佩戴好儀器,然后由醫護人員給患者靜脈注射一定量的吲哚菁綠。最后,由儀器測得患者血液中吲哚菁綠的濃度變化,得出檢測報告。
吲哚菁綠清除試驗的臨床作用
吲哚菁綠清除試驗極其敏感,與常規的肝功能檢查相比,能動態、準確地反映剩余的健康肝細胞數量和肝臟的有效血流量,可以發現早期的肝臟儲備功能下降。吲哚菁綠排泄的快慢取決于肝細胞受體的量和肝細胞功能。正常情況下,注射吲哚菁綠20分鐘后,約97%的吲哚菁綠就會從血液中被清除。通過檢測吲哚菁綠的血漿清除率、15分鐘滯留率、有效肝血流量等,可量化評估肝臟儲備功能。
1.診斷肝臟疾病、評估治療效果
吲哚菁綠清除試驗可以用于疑似或無癥狀的肝病患者的早期篩查;肝硬化的早期診斷;監測肝硬化、慢性肝炎、急慢性肝損害等各類肝病患者的肝臟實質損害程度,以及肝臟儲備功能狀況;評估肝病患者的用藥安全性和臨床療效。
2.協助制定肝臟手術方案,評估手術的安全性
在實施肝臟部分切除術前,該檢測項目可用于評估患者肝臟儲備功能,協助確定最佳手術時機和肝臟可耐受的切除比例,預測治療效果,降低術后肝功能不全和肝功能衰竭的發生風險。
肝移植術前開展吲哚菁綠清除試驗,可評價供體和受體肝功能,是評價肝移植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
肝臟介入治療前開展吲哚菁綠清除試驗,可協助確立介入治療方案,動態評估介入治療后肝功能的儲備情況。
3.用于治療肝臟以外疾病
對于重度敗血癥患者,吲哚菁綠清除試驗可反映肝臟的有效循環血量及功能狀態,可用于預測患者的治療效果,評估治療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吲哚菁綠清除試驗的優勢
1.無創便捷
吲哚菁綠清除試驗的操作簡便,可在患者的床旁開展,全程約20分鐘即可完成。除靜脈注射吲哚菁綠外,該試驗不造成其他創傷。
2.及時準確
在肝臟的代償作用下,一位肝硬化患者的常規肝功能指標可能接近正常,但是肝臟儲備功能已經受損。吲哚菁綠清除試驗可以及時反映肝的損傷程度,查明是否存在隱匿性肝臟疾病。
3.安全性高
吲哚菁綠在人體內不參與任何化學反應,過敏風險低,不從肝臟以外的臟器排泄,無輻射且排泄快。
所有人都可以進行吲哚菁綠清除試驗嗎?
吲哚菁綠清除試驗雖然安全性高、操作簡便,但并非適用于所有人,開展前需嚴格評估患者狀況。不適合開展此項檢查的人群包括:
對碘過敏者(吲哚菁綠含碘,因此對碘過敏者禁用);既往對本制劑有過敏史者;生命體征不穩定者;神志異常或存在其他因素,不能配合檢測者;尿毒癥患者;妊娠期婦女等人群。此外,梗阻性黃疸患者如有需要,應等黃疸指標降至正常后再做檢查。
檢查注意事項
1.檢查前
檢查前,應嚴格遵醫囑停用可能影響檢查結果的相關藥物。至少24小時不能進行增強CT、增強磁共振、血管造影等使用含碘造影劑的檢查項目,以免影響檢查結果。檢查前4~6小時禁食、禁飲,提前排空大小便。提前剪短指甲,不涂指甲油,洗凈雙手,以免影響檢測結果。檢查當天應測量身高、體重,以確保用藥量準確。患者如有碘過敏史等特殊情況,請及時告知醫師。
2.檢查中
關閉手機等電子設備,以免干擾檢查結果。檢查期間平臥、放松、保持平靜呼吸,不得翻身活動,不可晃動手腳,以防儀器探頭脫落或接觸不良導致檢查失敗。檢查期間如有不適,可及時告知操作醫師或護師。
3.檢查后
檢查結束后要緩慢起身,以防體位性低血壓。檢查后30分鐘內觀察是否出現疑似過敏反應,如惡心、嘔吐、皮疹、發熱等,如有任何不適請及時告知護師。檢查結束后,如果不再開展其他空腹檢查,可以進食,適量飲水,以利于排出吲哚菁綠。吲哚菁綠會以游離形式排泄至膽汁,經膽道系統進入腸道,最終隨糞便排出體外。因此,如果檢查當天或第二天的糞便顏色為綠色,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