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受傷后,傷口處的血液會快速凝固。而健康人體血管中的血液卻能日夜奔流不息。這兩種現象的背后,都是凝血功能在發揮作用。人體如果發生凝血功能紊亂,會導致血流不止或形成血栓,嚴重威脅生命安全。對于這種情況,凝血功能檢查可以幫助醫師進行準確診斷,并開展相應治療。
血流得“太痛快”和
“不痛快”都是“病”
人體的凝血功能由凝血系統與抗凝系統維持動態平衡,保證血液在血管內正常流動。一旦發生磕碰等較小的外傷,人體可以自行止血。凝血功能紊亂指人體血液凝固異常,可表現為出血性疾病或血栓性疾病。
如果凝血能力不足,容易發生凝血異常或過度出血;如果凝血能力過強,則血液可能形成血栓,阻塞血流。凝血功能障礙的致病因素包括凝血蛋白功能異常、血小板功能異常、血液蛋白功能紊亂或血管內皮功能紊亂等。
凝血功能檢查為患者
揪出病因、評估出血風險、指導用藥
凝血功能檢查是診斷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功能紊亂的主要手段。凝血功能檢查的指標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IB)、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D-二聚體(D-D)。該檢查的具體作用包括以下幾點:
1.診斷凝血功能障礙相關疾病
患者疑似出現出血性疾病或血栓性疾病的癥狀時,如血友病、白血病、心肌梗死、腦卒中等,進行凝血功能檢查可以輔助確診疾病,量化病情的嚴重程度。
2.評估血栓形成風險
對于高危人群,如長期臥床者、高齡老人、有家族病史者、高血壓患者、孕婦與肥胖患者等,定期進行凝血功能檢查,可以幫助醫師評估患者的血栓形成風險,便于盡早實施干預。
3.指導抗凝治療、監測治療效果
對于使用影響凝血功能藥物,如抗凝藥物華法林、抗血小板藥阿司匹林的患者,醫師可以根據患者的凝血功能檢查結果,決定藥物的使用劑量。以確保在達到最佳治療效果的同時,減輕藥物不良反應。
4.指導臨床治療
對于發生外傷或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醫師參考患者的凝血功能檢查結果,可以評估可能存在的出血或血栓風險,制定更加科學的治療方案。
凝血功能檢查的
指標解讀
1.凝血酶原時間(PT)
凝血酶原時間是檢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種“過篩試驗”(這類檢查不能確診疾病,但可以快速鑒別可能罹患某種疾病或具有患病風險的人群),主要反映的是血液外源性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1)凝血酶原時間延長:長期服用華法林、阿司匹林等抗凝藥物;機體缺乏維生素K,凝血因子合成減少;患者罹患比較嚴重的肝臟疾病,肝臟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被削弱等原因,會導致凝血酶原時間延長。
(2)凝血酶原時間縮短:說明患者的血液處于高凝狀態,可能存在腦血栓、冠心病、心肌梗死等血栓栓塞性疾病。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是檢查內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種過篩試驗,反映的是內源性凝血功能。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延長:凝血因子缺乏相關疾病,如血友病、阻塞性黃疸、維生素K缺乏癥等;使用肝素、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抗凝藥物;接受大手術或罹患肝衰竭等嚴重疾病,可能導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延長。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縮短:各類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深靜脈血栓、糖尿病伴血管病變、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會導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縮短。此外,部分惡性腫瘤患者、處在妊娠晚期和產褥期的婦女,可能出現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縮短。
3.凝血酶時間(TT)
凝血酶時間可反映血漿內纖維蛋白原的量和功能,以及肝素樣物質的多少。
(1)凝血酶時間延長:說明血漿內纖維蛋白原水平降低,肝素增多或有類肝素樣物質存在。該結果通常與低(無)纖維蛋白原血癥、系統性紅斑狼瘡、異常纖維蛋白原血癥等疾病相關。
(2)凝血酶時間縮短:通常提示血液中有鈣離子存在或者微小凝塊,或可能存在高纖維蛋白血癥。
4.纖維蛋白原(FIB)
纖維蛋白原即凝血因子Ⅰ,能夠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從纖維蛋白原轉變為纖維蛋白。作為參與凝血過程的主要蛋白質,纖維蛋白原水平的變化能夠反映多種疾病信息。
(1)纖維蛋白原水平過高:纖維蛋白原水平過高通常是機體發生非特異性反應的表現。發生急性感染、無菌性炎癥;接受放射治療;罹患動脈粥樣硬化、急性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疾病、尿毒癥等疾病,可能導致纖維蛋白原水平升高。此外,人在應激情況下,或女性處于月經期、妊娠期,均會出現暫時性的纖維蛋白原水平升高現象。
(2)纖維蛋白原水平偏低:這一指標偏低提示纖維蛋白原可能生成不足或消耗過多,患者既可能存在出血性疾病,也可能因為原發病而導致血栓。罹患嚴重的肝臟疾病,罹患無纖維蛋白原血癥,可能導致纖維蛋白原生成過少。發生創傷性大失血,出現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可導致纖維蛋白原被大量消耗,導致其水平偏低。
5.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
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是在纖溶亢進時產生的纖溶酶的作用下,纖維蛋白或纖維蛋白原被分解后產生的降解產物的總稱。
(1)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水平偏高:說明患者可能存在原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功能亢進;肝臟疾病、心肌梗死、惡性腫瘤等引起的繼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功能亢進;血栓栓塞性疾病。
(2)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水平偏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代表纖溶系統活性低下,可能由纖溶酶原異常或纖溶酶原活化素釋放異常所引起。
6.D-二聚體(D-D)
D-二聚體是交聯纖維蛋白的降解產物,是凝血和纖溶系統激活的重要標志物之一。D-二聚體水平的異常升高,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血栓,可用于輔助診斷肺栓塞、深靜脈血栓、腦梗死等疾病。此外,惡性腫瘤、急性炎癥、手術等因素也可導致D-二聚體升高。D-二聚體水平偏低,通常沒有特殊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