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農村電商已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與之配套支撐的物流配送體系的發展速度直接影響并制約農村電商的發展。因此,提升農村電商物流發展水平,成為推動農村電商高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落地見效的重要路徑。本文以河南省南陽市為研究對象,系統分析農村電商物流的發展現狀,剖析其存在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物流網點分布不合理、物流專業人才匱乏、物流意識有待提高等問題。基于此,本文從加強農村電商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電商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強電商物流人才培養、提高農村電商物流意識及優化物流配送模式等維度提出針對性策略,以期為促進農村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實踐參考。
關鍵詞:南陽市;鄉村振興戰略;電商物流;農村電商物流;農村物流
中圖分類號:F724.6;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5)08(b)--04
1 研究背景
自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黨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以來,國家陸續頒布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旨在促進農村經濟的高速發展,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農村電商和農村物流的發展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至關重要。因此,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意見》,這是我國第一次從國家層面專門針對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制定了文件,對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2024年,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出要加快農村現代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提高農村物流設施現代化程度,提升農村物流配送集約化水平,推動農村商貿物流創新發展。中國商務部發布的《2024年上半年中國電子商務發展情況》顯示,2024年上半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9.4%,說明農村電商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與之配套的物流配送體系建設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南陽市于2022年入選全國商貿服務型物流樞紐承載城市,隨后發布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來促進南陽物流業的發展,如《南陽市建設國家物流樞紐打造物流強市三年攻堅(2023—2025年)實施方案》。同時,南陽市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打造現代物流體系。為此,本文通過對南陽市農村電商物流進行研究,并提出具體的發展策略,助力南陽市物流樞紐建設,促進鄉村振興,為中國農村電商物流健康快速發展提供理論借鑒。
2 農村電商物流現狀
依托鄉村振興戰略,我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迅速。一方面,借助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扶持,我國農村物流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交通運輸部的數據統計結果顯示,全國在近十年間共新建改造農村公路約253萬公里,有效解決鄉鎮道路硬化問題[1]。另一方面,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截至2023年末,我國農村互聯網普及率達66.5%,與“十三五”初期相比,增長近30%。同時,借助數字經濟技術,我國農村電子商務市場呈現爆炸式增長,農資電商市場規模由2019年的165.4億元上升至2024年的708.1億元[2],智慧物流行業規模由2019年的1241.4億元,上升至2024年的2466.3億元[2]。我國農村和農產品的網絡零售額在2023年末分別達到2.49萬億元和0.59萬億元。隨著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及“快遞進村”工程的實施,據央廣網報道截至2024年10月,全國已建成33.78萬個村級寄遞服務站,有效降低了農村末端寄遞成本。未來,隨著國家對農村電商的支持政策和物流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農村電商物流市場將會出現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機會。
3 南陽市農村電商物流發展現狀
3.1 南陽市簡介
南陽市地處鄭州、西安和武漢三大城市群幾何中心位置,承東啟西、連接南北,區位優勢獨特。作為農業大市,南陽市連續9年農產品出口總額穩居河南全省第一,其中西峽縣連續多年農產品出口持續保持全省縣級第一位。為促進農產品上行,該市圍繞縣區的主導產業進行品牌打造和培育,目前已有丹水西峽、老家鎮平等多個區域公共品牌,已建成415個“一村一品”村、19個專業鄉鎮、12個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整合縣域優質農產品,打通農產品上行渠道。其中,獼猴桃、香菇醬、紅棗、山藥、艾制品等農產品一直是多家電商平臺的線上熱銷產品。2024年1月至9月,南陽市農產品網絡銷售總額為35.46億元,同比增長約11%。其中7.4%的地標產品貢獻了11.3%的網絡銷售額。其中,西峽香菇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在河南省農產品網絡零售額中占比第3名,紅棗和山藥網絡銷售額分別在河南省棗類和山藥類網絡零售額中占比前五名,果品品牌網絡銷售額進入河南省農產品品牌網絡銷售額前20位[3]。
3.2 南陽市農村電商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隨著南陽市商貿物流樞紐城市的快速建設,農村交通網絡得到顯著優化與提升。交通方面,目前擁有普通干線公路35條,公路總里程達到3839.5公里,鄉村入村道路基本都已硬化,全市所有縣(區)基本都已通高速,實現全市所有縣城和鄉鎮至少通一條國道或省道。南陽擁有南陽臥龍現代物流片區和南陽現代冷鏈物流片區的物流樞紐;省級物流示范園區6家,省首批示范性縣域物流公共配送中心3個,省首批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示范縣3個;全市共設立村級郵寄物流綜合服務站4210處,農村投遞路線435條,郵政業擁有快遞服務汽車419輛[4]。
3.3 南陽市農村電商物流網點分布
南陽市包括2個行政市轄區(宛城區、臥龍區)、4個開發區、11個縣(市),轄區內共有158個鎮、46個鄉,共創建包括唐河縣、鎮平縣、內鄉縣等在內的8個國家級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已建成包括臥龍區、宛城區在內的13個縣級物流分撥中心、189個鄉鎮電商扶貧服務站、2712個村級電商扶貧服務點[5]。以鄉鎮、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為支點,基本形成覆蓋縣、鄉、村三級的物流快遞網絡,如社旗縣共建成鄉鎮電商服務站16家、村級電商服務物流配送點96家。
3.4 南陽市農村電商物流專業人才
南陽市電商從業人員和物流從業人員以返鄉農民和新生代農民為主,他們普遍對大數據相關技術不敏感,缺乏專業知識,對新技術的普及及應用存在明顯的滯后性。同時,由于電商物流企業很少入駐農村,所以具有高學歷的既懂電商又懂物流的綜合性人才十分稀缺。
3.5 南陽市農村農民電商物流意識
南陽市農村地區的農產品收購、運輸主要呈現出分散化的個體經營模式,農民依賴個人經驗和傳統知識對農產品進行常規性操作。在農產品收購過程中,農產品的收購環節多由個體經營者承擔,他們通常自行駕車進入鄉村,到達農戶家門口進行現場收購。在農產品運輸環節,由于技術和資金的限制,所采用的運輸工具和方法相對簡陋,未能滿足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對溫控、防震等的特殊要求。同時,隨著物聯網的快速發展,電商物流發展迅速,快遞取貨、送貨上門已逐漸普及,但在實際的物流活動中,南陽市農村地區居民仍然傾向自行完成送貨和取貨。
4 南陽市農村電商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4.1 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南陽市農村電商物流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主要體現在交通運輸、車輛配置及倉儲設施等方面。首先,隨著商貿服務型樞紐城市建設,南陽市大力推動城市交通路線的發展,已實現全市所有縣城和鄉鎮至少通一條國道或省道,但這些道路主要集中于對各縣鄉的主干道進行鋪設和拓寬。同時,對于山區,一般以小型貨車為主進入當地收集農產品等,使得從農村向城市輸送農產品的成本增加,降低了當地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其次,受南陽市部分農村地區特殊地形的影響,在車輛配置方面需要特殊配置。例如,選擇車型小而靈活的小型卡車,同時為小型卡車配備GPS、冷鏈設備等,但這樣的車輛配置費用并不是每一個快遞公司或物流網點能夠承擔的。最后,南陽市農村電商物流在倉儲設施方面配套不完善,對于如保鮮倉儲設施、冷鏈倉儲設備等設施配備不完整,不完善的物流配套設施導致農產品無法得到有效的儲存,尤其是對于易腐爛的農產品,不僅容易增加物流過程中的損耗率,還限制了農產品的銷售范圍。
4.2 物流網點分布不合理
南陽市已建成415個“一村一品”村、19個專業鄉鎮、12個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和一批名優特新農產品生產基地,也有自己的電商基地,使得南陽市農村的物流網點多集中在這些村落和鄉鎮及生產基地附近。然而,南陽市共有4539個行政村,目前分布的電商服務點和物流綜合服務站并不能很好地滿足所有行政村的需求。特別是位于南部地區的農村,由于地處偏遠,人口居住相對分散,電商物流網點配備較少,難以滿足當地居民的物流需要,存在電商物流網點分布不平衡的現象。
4.3 物流專業人才匱乏
電商物流需要借助電子化、信息化、網絡化和數字化的技術手段,對農村產品進行合理配送,其從業人員需精通網絡技術,對電商和物流行業的業務操作、行業標準和服務規范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對電商及物流理論知識應有相應的知識儲備。南陽市農村電商物流從業人員以當地居民為主,受文化水平及地理環境的影響,他們對電商物流領域的認知存在片面性,對電商物流體系的建設和發展缺乏有效認識。此外,他們缺乏系統的電商物流業務培訓,相關理論知識儲備不足。同時,由于南陽市農村地區缺乏規模大的電商基地和物流基地,農村電商物流企業難以留住高端物流人才。
4.4 物流意識有待提高
第一,受傳統生活習慣的影響,南陽農村電商物流企業的收購、運輸方式及思維習慣以傳統方式為主,無意識接受新事物,容易安于現狀。例如,南陽市農村對農產品的收購多由個體經營者完成,由于未配備專業的收購技術和設備,農產品通常遭到粗暴處理,產品損傷和品質下降。第二,南陽農村居民及在當地開辦電商物流企業的管理者,普遍受教育程度不夠,對農村電商、物流等知識的了解不全面,重視程度不夠。第三,隨著收入的增多,居民有更多機會采用自家代步工具進行運輸產品,無意識尋找專業物流公司合作,通過標準化作業收購、運輸農產品。
5 農村電商物流發展優化對策
5.1 加強農村電商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5.1.1 交通運輸方面
第一,南陽市應在相關政策的扶持下,繼續加大對農村基本道路設施的優化力度,科學規劃布局南陽市農村物流道路網絡,推進農村道路的提檔升級,擴寬鄉村主干道路。通過政策和資金支持,鼓勵各村委會發動當地群眾,積極修整本村內部道路。第二,各電商物流企業要對從業人員的開車技術進行再培訓,提升其開車技能,以適應不同的路況,降低物流過程中的產品損耗率。
5.1.2 車輛配置方面
第一,南陽市政府通過縣級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設,從縣級層面集中資源,為下級鄉鎮提供更專業的特殊配置的車輛和設備。同時,通過政策給予農村特殊地形車輛配置提供的資金補貼或稅收減免,積極引導企業更新物流車輛配置,提高運輸效率。第二,在南陽市不同快遞公司和物流網點之間建立合作共享機制,共同投資購買和維護特殊配置的車輛。一方面,可以降低單個企業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更有效地調度和使用特殊配置的車輛,提高物流效率[6]。
5.1.3 倉儲設備方面
南陽市各縣市政府在合理規劃分析的基礎上,通過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幫扶政策,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在當地建立倉儲設備,并提升倉儲設備的配套設施水平。例如,采用合適的冷水預冷、冷風預冷等方式,解決農產品產地源頭預冷問題,確保產品新鮮入庫;在運輸配送過程中,引進具備溫濕度控制器的智能化移動周轉箱和冷藏箱等設備[7]。
5.2 提升農村電商物流信息化水平,擴大網點分布
5.2.1 提升農村電商物流信息化水平
首先,在政府層面上,南陽市各級政府應通過提供政策支持、資金支持和稅收政策,鼓勵農村電商物流企業加大物流設備配置的資金投入。同時,由政府牽頭,建立縣級、鎮級、村級信息共享通道,借助大數據、5G技術等技術及時收集物流信息,促進物流信息道路暢通,提高物流信息處理的效率。其次,在企業層面上,電商物流企業要積極引進新技術,借助政府構建的物流信息共享平臺,加強與第三方物流的溝通與交流,有效提升物流的信息化水平。最后,南陽市政府要通過搭建平臺,積極促進農村當地農戶與電商物流企業建立合作,保證農戶與電商物流企業之間信息溝通順暢,確保農村產品能及時投入市場,并且農民能根據物流信息及時調整自己的生產方向和生產作業量。
5.2.2 擴大電商物流網點
政府方面,借助商貿物流樞紐建設的黃金期,由交通、農業、商務、供銷等部門聯合組織專門的部門,統籌規劃南陽市農村電商物流網點配置。政府和電商物流企業通力合作,引導電商物流企業與當地的便利店、超市、出租車、客車、貨運交通工具等各類主體相互合作,雙方共同推動統倉共配模式的實施,建立鄉鎮級的“集配中心”和村級的“共配商店”,充分把農村的現有資源轉化為電商物流網點,擴大電商物流網點[8]。電商物流企業方面,積極與農產品種植大戶建立合作關系,建立地頭“一鍵賣全國”“一鍵賣全球”“收購+配送”一站式服務,引進新技術及新的包裝材料,加強物流包裝的安全性等,提升首端配送的標準化水平。
5.3 加強電商物流人才培養
5.3.1 政府層面
第一,南陽市政府應建立積極的引導機制,為農村電商企業、物流企業和高校三方協同搭建產學研協同發展平臺。通過每年暑假在南陽市各高校舉辦高素質農民培育班的機會,對農村電商物流從業人員進行系統的理論知識講解與實踐操作的培訓,每年設置培訓時長,使其能對電商物流領域的最新發展有充分的認識,以適應市場發展需求[9]。第二,通過南陽市政府層面制定相關政策吸引有電商物流專業背景的當地生源大學生人才返鄉創業,比如給予資金資助、政策幫扶和稅收優惠等方式。第三,南陽市政府應實施農村電商物流培育工程,在各縣市人才交流中心、鄉鎮居委會,開設職業培訓相關課程,定期請電商物流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深入當地對電商物流行業的從業者進行大數據技術、物流網技術、云計算、數據挖掘等相關理論知識的培訓,使其能夠及時了解電商物流企業方面的新理論、新技術、新設備,提升其工作的專業性[10]。
5.3.2 高校層面
第一,政府方面。南陽市目前共有8所高校開設有物流管理專業,政府應鼓勵南陽市各中專、技師院校設立電商物流相關專業。在授課期間,積極引導在校大學生未來擇業時進入農村地區,以提升農村電商物流領域工作人員的專業性。第二,企業方面。南陽市各電商物流企業要優化績效考核制度,對本單位從業人員設置合理的培訓方式,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提升電商物流從業人員的專業性。第三,農村電商物流從業人員層面。農村電商從業人員自身要樹立終身學習意識,通過網絡培訓積極學習電商物流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能,提升自身專業性。
5.4 提高農村電商物流意識
各級縣、鎮、鄉政府部門要充分發揮各類媒體平臺、行業協會、機構等的作用,多層次、多渠道宣傳農村電商物流業務培訓、賽事活動等具有市場影響力的大型活動,通過培訓和活動及經驗交流等方式,向農村地區電商物流企業和當地居民總結推廣典型案例和優秀實踐,增強典型示范作用,使農民認識到電商物流發展對其提高收入的重要性。同時,農村電商物流企業要積極優化薪酬考核體系,通過職務及薪酬的推廣,促進員工有意識提升自身工作技能;南陽市各級政府要積極引導電商平臺、快遞企業通過供應鏈管理,與當地的便利店、小超市及客運汽車等展開合作,使其成為供應鏈中轉倉、前置倉等,助力當地電商物流發展,提高當地居民對電商物流發展的充分認識。
5.5 優化物流配送模式
5.5.1 采取差異化物流模式
南陽市政府要從客觀層面,根據不同鄉、村的電商物流環境找到適合的電商物流模式。例如,山區可采用“3+1”或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由專門的物流運輸團隊配備專業的運輸設備,收購山區的產品,運輸到鎮或縣,再由各電商物流企業繼續運轉[11]。主觀層面,各物流企業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采用差異化的物流配送模式。
5.5.2 改善電商物流環境
南陽市各級政府從各鎮、村的實際出發,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繼續對農村物流設施進行改造和提升,如配套升級社旗縣物流配送中心或對鄉鎮快遞網點進行數字化改造。
5.5.3 塑造雙向物流信息化
南陽市政府要發揮橋梁作用,積極引導電商企業、物流企業和農產品種植戶進行有效溝通,優化農村電商物流資源配置,通過跨部門、跨區域協作,實現農產品上行渠道暢通無阻。聯合當地高校、交通、郵政、物流、質檢等單位,聯合制定行業認同的行業生產及物流包裝標準,以“互聯網+農業”為技術支撐,推動農產品電商物流管理統一化。
6 結語
農村電商物流的發展能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助力實現鄉村振興。本文以南陽市農村電商物流發展為例,提出從政府、電商物流企業、高校等方面提出提升農村電商物流發展水平的新措施。這些措施的實施不僅可以促進當地農村電商物流領域的高質量發展,助力農村地區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還能為中國其他農村地區的電商物流發展提供借鑒意義。未來,隨著全國地區樞紐建設的不斷發展完善、智慧物流體系的建成,農村電商物流將提供更精準的服務,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升農民的生活幸福指數,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參考文獻
劉笑,靳永翥.數字化時代背景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的實踐困境及對策研究[J].物流科技,2024,47(16):83-85.
艾瑞咨詢:潤物有聲VI 2024—2025年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發展報告[EB/OL].https://www.sgpjbg.com.cn/baogao/617307.html.(2025-03-20)[2025-02-26].
JUNYOU:740.55億元!《2024年1-9月河南省農產品網絡零售發展報告》正式發布[EB/OL].https://www.junyou.com/news/show-792.html(2025-04-26)[2024-11-13]
南陽市統計局.2022年南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http://tj.nanyang.gov.cn/2023/10-23/322336.html.(2025-02-26)[2023-03].
云上南陽.南陽大力推動商務事業高質量發展[EB/OL].http://nypubweb.nydt.cn/nyh/article/1/1873898855846313986.(2025-02-26)[2024-12-31].
趙錢容,羅蓉,王志凌.鄉村振興視角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問題及優化路徑研究[J].物流科技,2024,47(7):73-74.
鄒鈞亦.新零售背景下農產品物流融合發展路徑研究[J].中國商論,2025(6):094-097.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商務部等9部門關于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商流通函〔2024〕39號)[EB/OL].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3/content_6939283.htm.(2025-02-26)[2024-03-05].
明小菊.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商物流的發展困境與路徑研究[J].現代農業研究,2024,30(2):47-48.
郝紅艷.鄉村振興戰略下寧夏農村物流業發展策略研究[J].現代商業研究,2024(11):59-61.
李書芳,王艷.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智慧物流體系探索與研究-以四川省德陽市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3(11):24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