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1甘肅是紅色文化資源的富集之地。深入探究甘肅省紅色文化資源的內在價值、構建科學有效的保護與利用體系,有助于系統挖掘和傳承紅色基因,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文化支撐。
一、甘肅紅色文化資源概述
甘肅紅色文化資源具有廣泛性與集中性相結合的特點,主要分布在陜甘寧邊區、隴東地區、河西走廊等地,與紅軍長征路線和革命根據地建設緊密相關,跨越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多個時期,在時間軸上形成了連續的歷史鏈條,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歷程。
(一)革命遺址
甘肅紅色文化資源中的革命遺址(見表1),作為革命歷史的重要物質載體,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教育價值。
表1重要的革命遺址

(二)革命紀念館
作為革命歷史記憶的空間載體,甘肅省境內的革命紀念館承擔著銘記歷史、傳承文化與教育后人的重要功能(見表2)。
表2重要的革命紀念館

(三)紅色文化精神
甘肅紅色文化資源中蘊含的文化精神豐富多樣,這些精神具有跨越時空、撼人心魄、催人奮進的力量。一是長征精神。甘肅是紅軍長征的重要途經地,留下了許多感人故事和偉大精神。長征精神主要表現為堅定的革命信念、不怕犧牲、前赴后繼、勇往直前、英勇奮斗、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百折不撓、克服困難等。二是南梁精神。南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梁精神以面向群眾、堅守信念、顧全大局、求實開拓等為主要內容,展現了以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勛等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堅定信仰和百折不撓的革命意志。三是紅西路軍革命精神。紅西路軍是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的一支重要部隊。紅西路軍革命精神主要表現為英勇頑強、不怕犧牲、艱苦奮斗、顧全大局等,體現了紅軍將士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的政治品格。
二、甘肅紅色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現狀
(-) 保護現狀
1.政策法規保護不斷完善
甘肅省政府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出臺《甘肅省紅色資源保護傳承條例》等,為紅色文化資源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時,加大了對紅色文物、遺址的保護力度,確保紅色遺產得到有效保護。
2.實體保護和修復工作有序推進
近年來,甘肅省對紅色文化遺址進行了系統的修繕和維護,許多重要的紅色舊址如會寧會師舊址、臘子口戰役遺址等得到了妥善保護。同時,對一些面臨自然損害和人為破壞的紅色文物,相關部門及時進行了搶救性保護和修復,力求保持其歷史原貌。
(二)利用現狀
1.紅色旅游的開發與推廣初具規模
甘肅省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積極發展紅色旅游,打造了“紅色隴原行·甘肅人游甘肅”七大主題35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參觀學習,帶動了當地交通、住宿、餐飲等相關產業發展,促進了區域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同時,紅色旅游的發展也為紅色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新的平臺,增強了民眾對紅色歷史的認知深度與廣度,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協同增效。
2.紅色文化與教育、宣傳相結合
甘肅省在利用紅色文化資源方面,注重將紅色文化與教育、宣傳工作相融合。在學校教育中,紅色故事和紅色精神被納人教學內容,成為青少年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文化部門通過舉辦紅色主題展覽、演出、講座等活動,以及利用電影、電視劇、網絡媒體等多種形式,廣泛傳播紅色文化,增強了民眾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三、甘肅紅色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策略
(-) 加強保護的策略
1.建立健全保護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色資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貴資源,保護是首要任務。”2要在省市層面建立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工作聯席會議機制,明確各部門職責任務,統籌謀劃、研究部署、合力推進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工作中的重大事項。要制定紅色資源保護專項條例及保護利用規劃方案,明確紅色資源的定義、分類、保護原則及措施。建立紅色資源名錄制度,對紅色資源進行分級分類管理,確保每一處紅色資源都得到應有的重視和保護。要建立健全紅色資源保護工作的監督檢查機制,依法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度。
2.實施科學保護措施
紅色文化的內涵豐富、形式多樣、形象直觀,是培養初心使命的“活”教材,必須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3要深人細致地進行調查認定和資源普查,全面摸清甘肅紅色資源的門類數量、保管保護、傳承利用等基本情況。在此基礎上,建立紅色資源數據庫,完善定期普查、認定公布、分級分類、動態管理的監管制度。要對不可移動的紅色資源劃定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堅持搶救性保護和預防性保護并重。對可移動紅色資源,堅持預防性保護和數字化保護并重,確保原真性、完整性。
3.增強公眾保護意識
賽續紅色血脈必須首先提高對保護紅色資源重要性的認識。4要舉辦紅色文化展覽、講座、演出等活動,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廣泛宣傳,增強公眾對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意識。同時,將紅色文化融入學校黨建思政工作全過程,豐富思政教育理論體系。建立公眾參與機制,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工作。設立舉報電話、郵箱等,接受公眾監督。科學編制紅色文化資源創新發展規劃,將更多紅色文化資源的發掘整理、修繕保護、弘揚傳播項目列入省市扶持計劃。
(二)提升利用水平的策略
1.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5運用好紅色資源,對學習黨史、續精神血脈、傳承紅色基因至關重要。要積極聯動全省各級智庫,深人挖掘紅色資源背后的思想內涵和歷史價值,對紅色文化、革命精神的思想內涵、價值理念等進行科學研究和理論闡釋。要對分散的紅色文化資源進行系統化整合,推動形成研究合力,構建完整的紅色文化體系。整合紅色文獻、資料、實物、遺跡等,建立智慧化的紅色文化資源庫,為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研究提供堅實基礎。
2.創新紅色文化傳播方式
創新紅色文化的傳播方式,是推動紅色文化廣泛傳播和深人人心的關鍵。利用社交媒體等新媒體平臺,開展紅色文化主題的線上討論、分享和互動活動。利用制作短視頻、直播等形式,定期發布紅色文化相關的信息、故事、視頻等內容,吸引網民關注和參與,提升紅色文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推動紅色文化與教育、會展、影視、傳統手工業、餐飲住宿業等行業的跨界融合,打造紅色文化產業新的增長極。深入挖掘紅色資源背后的感人故事,打造具有地方特質的紅色文化品牌,并通過品牌效應,吸引更多人成為紅色故事講解者、紅色精神傳播者,進一步提升紅色文化知名度。
3.推動紅色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
紅色資源的珍貴價值,不僅在于其歷史光輝,更在于其持久的精神滋養。要充分利用甘肅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開發紅色旅游項目,打造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完善紅色旅游景點的基礎設施,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參觀游覽,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依托紅色文化資源,發展紅色文化創意產業。運用創作紅色文化主題的文藝作品、文創產品等方式,豐富紅色文化產品的供給,滿足公眾對紅色文化的多樣化需求。此外,還要利用紅色文化資源開展黨員干部教育培訓、愛國主義教育等活動,運用實地參觀、現場教學等方式,讓黨員干部在親身體驗中接受紅色文化的洗禮和熏陶,有效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
四、結語
紅色資源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對甘肅紅色文化資源進行保護與利用,必須遵循系統性、可持續性和創新性原則,完善法規體系、加強資源整合、推動文旅融合、創新傳播手段,將紅色文化資源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相結合,確保其在新時代背景下煥發新的活力。
(甘肅政法大學藝術學院)
課題項目:2024年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專項課題甘肅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文化創新發展研究專項“數智賦能甘肅紅色文化資源整合策略與傳播路徑研究”(2024ZX029)。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J].求是,2024(8):4-13.
[2]習近平.用好紅色資源賽續紅色血脈努力創造無愧于歷史和人民的新業績[J].求是,2021(19):4-9.
[3]劉壽禮.蘇區“紅色文化”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研究[J].求實,2004(7):33-34.
[4]阮曉菁.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域下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6):143-147.
[5]習近平.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J].求是,2021(10):4-18.
[6]趙蓓茁,孟曉東.地方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的路徑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4(2):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