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目已知非負實數 a,b,c 滿足 a2+b2+c2= 6,求 P=6(a+b+c)-abc 的最大值.
多元函數最值問題與不等式,函數等緊密相關,是數學競寒中常見的題型.該題結合平方和條件與多元函數,具有較高的綜合性,能有效培養學生代數變形,函數分析,以及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1 解法探究
解法1(均值不等式法)由均值不等式 a2+ b2+c2?ab+bc+ca 可得 ab+bc+ca?6. 又因為(a+b+c)2=a2+b2+c2+2(ab+bc+ca)=6+ ~ 2 ,所以
(當且僅當
時等號成立).再根據均值不等
,則 P=6(a+b+c)-abc? 
令
,設 f(t)=6t- 2.求導得f(t)=6
令
,解得
2或
(舍去).當
時 f′(t)gt;0 f(t) 單調遞增;當
時 ,f′(t)lt;0,f(t) 單調遞減.所以
在
處取得最大值,故

評注該方法多次運用均值不等式,將 P 轉化為關于 a+b+c 的函數,再利用導數求解最值,這是求解此類問題的常見思路.
解法2(放縮法)因為 a2+b2+c2=6 ,同解法1得 ab+bc+ca?6 ,且
從而abc(a++c)3≤(√2)3 =2√2.故P=6(a+b+
當且僅當
時等號成立.(后文取等號的條件略)
評注通過多次放縮,將 P 中的各項進行范圍限定,從而求得 P 的最大值.在放縮過程中,要把握好放縮的程度和方向,否則容易導致結果不準確.
解法3(排序不等式法)不妨設 a?b?c? 0.由 a2+b2+c2=6 ,根據排序不等式,對于 P= 6(a+b+c)-abc,a+b+c 在 a=b=c 時取得相對較大的值,當 a=b=c 時,代人 a2+b2+c2=6 ,可得
此時
(2
下面證明該值是最大值.假設存在 a,b,c (不全相等)使得 P 更大.設
x(x?0,Δx,Δy?0) ,且 (x+Δx)2+(x-Δy)2+x2 =6 ,則 P=6((x+Δx)+(x-Δy)+x)-(x+Δy) Δx)(x-Δy)x ,化簡后與
比較發現 
評注排序不等式法通過對變量排序,利用特殊情況(
)來分析和證明最值.這種方法思路簡潔直觀,基于排序不等式的性質,能快速找到可能的最值點.在證明最大值的唯一性時,需通過假設和代數變形進行比較.
解法4(構造函數法)設 a 為變量,將 b,c 看作常數,令
(204號[0,√6-b2-ε2].則f(a)=6-bc.由b2+c2=6
,根據均值不等式 b2+c2?2bc ,即
,所以f(a) 在[o,
上單調遞增.同理,分別將b,c 看作變量也有類似結論.所以當
時,f(a) 取得最大值,代人 a2+b2+c2=6 解得 a=b=
,此時 
評注將其中一個變量看作主元,構造函數并分析其單調性來求解最值.將多元問題轉化為一元函數,有助于簡化問題.但在分析過程中,需要結合已知條件考慮變量的取值范圍.這種方法體現了函數思想在多元函數問題中的應用.
解法5 (向量法)設向量
(1,1,1).由
,根據向量的數量積
(204號
為
與
的夾角).因為 a,b,c ?0 ,所以
,則
又 abc?
.則 P=6(a+b+c)-abc?6(a+b +c)
.令
設
,后續過程同解法1可得f(t)在t =
處取得最大值 
評注向量法巧妙地將 a+b+c 用向量的數量積表示,借助向量的模和夾角的性質得出 a+b+c 的取值范圍,再結合均值不等式求解 P 的最大值.這種方法將代數問題與向量知識有機結合,拓寬了解題思路.
解法6(柯西不等式法)由于 (a+b+c)2= ( 1×a+1×b+1×c)2?(12+12+12)(a2+b2 +c2)=18 ,所以
,當且僅當 a=b= c 時等號成立.又
,則 P=6(a+ (20 
令
,設 f(t)=6t-
后續過程同解法1可得 f(t) 在
處取得最大值為 
解法7 (利用判別式法)設 a+b+c=k ,則c=k-a-b 將其代人 a2+b2+c2=6 得 a2+b2
整理得 2a2+2b2-2ka-2kb +2ab+k2-6=0.
將上式看作關于 αa 的一元二次方程,則
(20 (2k-2b)2-8(2b2-2kb+k2-6)?0 (因為 a 為實數).化簡得 2b2-2kb+k2-8?0. 因為 b 為實數,所以 Δb=(2k)2-8(k2-8)?0 ,解得 k2?18 ,即 a +b+c≤3√2.又abc≤(a+b+c)2 ,后續同前面解法得到 P 的最大值為 
評注通過將問題轉化為一元二次方程有實數解的問題,利用判別式得到變量的取值范圍,進而求解 P 的最大值.判別式法體現了方程思想的應用.
2 變式探究
(1)條件變式 將條件 a2+b2+c2=6 改為 a2
或 a2+b2+c2?6 ,求 P=6(a+b+ (c)-abc 的最值.
(2)函數變式將函數 P=6(a+b+c)-abc 改為 P=3(a+b+c)2-2abc 或
(24號-abc等形式,在 a2+b2+c2=6 的條件下求最值.
(3)變量范圍變式將非負實數 a,b,c 改為實數 a,b,c ,在 a2+b2+c2=6 的條件下求 P=6(a+ b+c)-abc 的最值.
上述三類變式的求解過程與前述解法類似,我們留給讀者探究.
3題目推廣
推廣1(增加變量個數)假設 n 個非負實數a1,a2,…,an 滿足 a12+a22+…+an2=m(mgt;0) ,求P=k(a1+a2+…+an)-a1a2…an(kgt;0) 的最值.
推廣2(改變條件形式)已知非負實數 a,b,c 滿足 a3+b3+c3=n(ngt;0) ,求 P=p(a+b+c) (2-abc(pgt;0) 的最值.
推廣3(拓展函數形式)已知非負實數 a,b,c 滿足 a2+b2+c2=6 ,求 P=f(a,b,c)(f(a,b,c) 為更復雜的多元函數形式,如P=6(α+b+c)+(a2+b2+c2) 等)的最值.
上述三個推廣的求解過程與原題的求解過程類似,具體過程留給讀者完成
4教學建議
(1)知識整合與拓展在教學中,應注重將題目所涉及的多個知識點進行整合和拓展.例如,在講解均值不等式時,可以結合本題的多種解法,深入探討均值不等式的應用技巧和變形方式,讓學生感受均值不等式在解決多元函數最值問題中的重要作用.同時,拓展相關的不等式知識,如柯西不等式,舒爾不等式等,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解題思路
(2)思維培養與訓練通過多種解法的講解和分析,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比較各種方法的優缺點和適用范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
(3)聯系實際與應用將多元函數最值問題與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相結合,讓學生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例如,可以引入實際問題,如在一定的材料限制下(類似于本題的條件限制),如何設計一個立體圖形(如長方體)的長,寬,高,使得其表面積或體積最大(類似于本題求函數的最值).通過這樣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