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牛頓迭代法;高考創新壓軸題;函數零點
在數學領域,牛頓迭代法作為一種重要的數值計算方法,具有深遠的理論意義和廣泛的應用價值.近年來,隨著高考對學生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要求的不斷提高,高考數學壓軸題的形式和內容也在不斷創新.以牛頓迭代法為背景的試題逐漸出現在高考數學試卷中,這類試題不僅考查學生對函數,導數等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更著重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創新思維和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 牛頓迭代法概述
牛頓迭代法,是一種用于求解函數零點的數值計算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函數 y=f(x) 在某點的切線來近似代替函數曲線,通過不斷迭代,逐步逼近函數的零點.
對于函數 f(x) ,若已知 xn 處的函數值 f(xn) 和導數值 f′(xn) ,則下一個迭代點 xn+1 的計算公式為:
通過不斷重復上述迭代過程, xn 會越來越接近函數 f(x) 的零點.牛頓迭代法具有收斂速度快,精度高等優點,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收斂性依賴于函數的性質和初始值的選擇
2 試題呈現與解析
例1(雅禮中學2024屆高三3月測試題)物理學家牛頓用”作切線 \" 的方法求函數零點時,給出了”牛頓數列\",它在航空航天中應用非常廣泛.其定義是:對于函數 f(x) ,若滿足
f(xn)=0 ,則稱數列 {xn} 為牛頓數列.已知 f(x)= x4 ,在橫坐標為 x1=1 的點處作 f(x) 的切線,切線與x 軸交點的橫坐標為 x2 ,用 x2 代替 x1 重復上述過程得到 x3 ,一直下去,得到數列 {xn}. (1)求數列{xn }的通項公式;(2)若數列 {n?xn} 的前 n 項和為Sn ,且對任意的 n∈N* ,滿足
,求整數 λ 的最小值.
解析(1)對 f(x)=x4 求導得 f′(x)=4x3 則由牛頓數列的定義 (xn+1-xn)f′(xn)+f(xn)=0 ,可得 (xn+1-xn)×4xn3+xn4=0. 因為 xn≠0 (從迭代的實際意義來看,初始值 x1= 1≠0 ,且后續迭代過程中若 xn=0 則無法按規則繼續迭代),所以 xn+1= xn所以數列{x}是以=1為首項,
為公比的等比數列,其通項公式 
(2)由(1)知
,易得求 Sn=
由 ①-② 得
所以 Sn= (204號

因為
,即
,化簡得 
設
,計算得

當 nlt;5 時 ,bn+1-bngt;0,bn 單調遞增;當 n= 5時, bn+1-bn=0 ;當 ngt;5 時, bn+1-bnlt;0,bn 單調遞減.所以b的最大值為bs=b。=4×9×9
,所以整數 λ 的最小值為30.
評析本題第(1)問通過對牛頓數列定義的運用,導出數列 {xn }的遞推關系,進而確定其為等比數列,考查學生對新定義的理解.第(2)問在求數列{n?{xn. 的前 n 項和時,運用錯位相減法,考查學生的運算能力.最后求整數 λ 的最小值,通過構造新數列并分析其單調性,綜合考查學生對數列性質的靈活運用能力.
例2(安徽六安第二中學25屆高三模擬試題)從函數的觀點看,方程的根就是函數的零點,設函數的零點為 r. 牛頓在《流數法》一書中,給出了高次代數方程的一種數值解法一牛頓法.具體做法如下:先在 x 軸找初始點 P0(x0,0) ,然后作 y=f(x) 在點 Q0(x0,f(x0)) 處切線,切線與 x 軸交于點P1(x1,0) ,再作 y=f(x) 在點 Q1(x1,f(x1) 處切線(Q1P1⊥x 軸,下同),切線與 x 軸交于點 P2(x2,0) ,再作 y=f(x) 在點 Q2(x2,f(x2)) 處切線,一直重復,可得到一列數 Φ:x0Φ,x1Φ,x2Φ,…,xn .顯然,它們會越來越逼近 r. 于是,求 r 近似解的過程轉化為求 xn ,若設精度為 ε ,則把首次滿足 ∣xn-xn-1∣lt;ε 的 xn 稱為 r 的近似解.
(1)設 f(x)=x3+x2+1 ,試用牛頓法求方程f(x)=0 滿足精度 ε=0.4 的近似解(取 x0=-1 ,且結果保留小數點后第二位);
(2)設函數
(i)由以前所學知識,我們知道函數 g(x)=2x 沒有零點,你能否用上述材料中的牛頓法加以解釋?
(ii)若設初始點為 P0(0,0) ,類比上述算法,求所得前 n 個三角形
,
ΔPn-1Qn-1Pn 的面積和.
解析(1)由 f(x)=x3+x2+1,f′(x)=3x2 +2x ,及牛頓迭代法公式,當 x0=- 1 時 f(x0)=1 ,f(x0)=1,則x1 =x-f(x)
(204號
,則
≈-1.63.從而|x2-|=|-1-
0.375lt;0.4 ,滿足精度要求,所以方程 f(x)=0 滿足精度 ε=0.4 的近似解為 x2≈-1.63
(2)(i)由 g(x)=2x,g′(x)=2xln2 及牛頓迭代法公式得 
,所以 {xn }是遞減數列.又因為 g(x)=2xgt;0 恒成立,無論 xn 如何迭代,都無法使 g(ΦXn)=0 ,所以用牛頓法可以解釋 g(x) =2x 沒有零點.
(2 (ii)g(x)=2x,g′(x)=2xln2 ,當 x0=0 時,g(Φx0)=20=1,g′(Φx0)=20ln2=ln2 ,則 x1=x0-
此時
的底為
高為 g(ρx0)=1 ,面積為

由于每次迭代的規律相同,后續三角形的底都為
,高依次為 g(x1),g(x2),… ,但因為每次迭代的xn變化規律是n+1 =χn-in2' ,所以前 n 個三角形的高都為1(這里是因為
在 x 每次變化
時,在這種特殊情況下高不變).所以前 n 個三角形的面積和 
評析本題(1)問通過具體函數 f(x)=x3+ x2+1 ,考查學生對牛頓迭代法的實際應用能力,包括求導運算,迭代公式的運用以及對精度概念的理解和判斷.第(2)問的(i)小問將牛頓迭代法與函數零點的性質相結合,考查學生對函數和迭代法本質的理解,以及邏輯推理能力.(ii)小問則類比牛頓迭代法的思路,結合三角形面積公式,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3 (廣東深圳外國語25 屆高三模擬試題)設 r 是函數 y=f(x) 的一個零點,任意選取 x0 作為r 的初始近似值,過點 (x0,f(x0) )作曲線 y=f(x) 的切線 l1 ,設 l1 與 x 軸交點的橫坐標為 x1 ,并稱 x1 為 r 的1次近似值;過點 (x1,f(x1) )作曲線 y=f(x) 的切線 l2 ,設 l2 與 x 軸交點的橫坐標為 x2 ,稱 x2 為 r 的2次近似值.一般地,過點 (xn,f(xn))(n∈N*) 作曲線的 y=f(x) 切線 ln+1 ,記 ln+1 與 x 軸交點的橫坐標為 xn+1 ,并稱 xn+1 為 r 的 n+1 次近似值,稱數列{xn} 為牛頓數列.
(1)若 f(x)=x3+x-1 的零點為 r,x0=0 ,請 用牛頓切線法求 r 的2次近似值; (2)已知二次函數 g(x) 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 根 b,c(cgt;b) ,數列 {xn} 為 g(x) 的牛頓數列,數列 {cn }滿足
,且 
(i)設 xn+1=h(xn) ,求 h(xn) 的解析式;
(ii)證明 
解析 (1)f(x)=x3+x-1 ,且 f′(x)=3x2+ 1.已知 x0= 0 ,則 f(x0)=-1,f′(x0)=1 根據牛頓迭代法公式得=χ?(x)
利用 f(x1)=1,f′(x1)=4 ,得 x2=x1-
,所以 r 的2次近似值為 
(2)(i)設 g(x)=a(x-b)(x-c)(a≠0) ,對 其求導得 
根據牛頓迭代法公式可得
1
,所以 h(xn)= 
(ii)已知
則
通過計算有
1=c2-cn,因為xgt;c,所以cn
gt;1 (因為
.又因為 cn+1-cn=
,所以數列 {cn 單調遞增.從而

因為 cngt;1 ,所以
,且 cn 單調遞增, c1 為最小項.
對于
,由于 ckgt;c1(kgt;1) ,我們可以嘗試用放縮法來處理.考慮函數
(204號c12+c22+…+cn212 (因為 ck212,k=1,2,…,n)
接下來分析」__1
的關系.因為 c1gt;1,lnc1gt;0 ,我們可以通過函數的單調性等方法進一步證明
,所以」+1+ 
評析(i)小問通過對二次函數的牛頓迭代過程的推導,求出 h(xn) 的解析式,考查了學生的代數運算能力和對函數與數列關系的理解.(ii)小問的證明需要學生利用 cn 的表達式推導出
1_⊥的關系,進而分析數列 {cn 的單調性,再利用放縮法等技巧完成不等式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