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三廉”(黨建引廉、制度固廉、監督強廉)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打造“黨風清正、院風清朗、醫風清新、行風清明”的良好醫療生態。
黨建引廉。一是強化理論武裝。醫院黨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將黨的創新理論成果作為職工培訓的核心內容。二是加強醫德醫風教育。2024年以來,醫院黨委帶領37個支部扎實有效地開展“黨建 + 人醫通”活動共231場次,在醫療技術攻關、優質服務、應急救援、下鄉義診等活動中引領黨員醫務人員強化責任擔當,夯實醫院發展的思想根基。三是時刻敲響廉政建設“警示鐘”。近年來,醫院黨委組織班子成員、中層骨干及“廉政風險崗位”人員集體到省、市監獄接受廉政警示教育3次,組織觀看醫療反腐案例,提升“關鍵少數”的廉潔自律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
制度固廉。一是構建全流程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完善領導班子議事決策制度,嚴格執行“三重一大”集體決策機制,明確“一把手”權責清單,杜絕“一言堂”,建立權責清晰、管理科學、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督有力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二是扎緊醫務人員用藥行為的“緊箍咒”。借鑒“三明醫改”成功經驗,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深化醫保基金監管制度改革,守好人民群眾的“救命錢”。三是技術賦能“風腐一體”治理。醫院食堂創新運用物聯網技術,從食材溯源、配送、出入庫,員工及病友訂餐、內部招待等環節實行手機實時監管,打造智慧食堂,杜絕“一桌餐”“人情餐”等群腐現象,既為醫院節約了開支,又樹立了干群與供應商保持“親清”的醫商新風尚。
監督強廉。一是智慧監管,精準防控。借助“醫慧管”云平臺建立權責清晰的運行流程圖;對藥品耗材采購、工程建設、人事任免等高風險環節,實行全流程公開透明閉環管理,杜絕“關鍵少數”暗箱操縱。二是拓寬監督渠道。聘請7位人大代表、5位政協委員、3位媒體記者等第三方監督力量對醫德醫風、醫療服務質量進行明察暗訪;紀委在院區設置“醫廉碼”線上舉報平臺,鼓勵患者對領導干部作風、醫務人員亂開處方等違規行為實名舉報。三是探索紀委派駐機制改革。針對醫院紀委書記既由上級紀委授權管理,又受本院黨委管轄可能導致同級監督弱化的問題,上級紀委已實行派駐紀委書記制,即上級紀委派駐的紀委書記人事關系、薪酬福利、考核晉升完全歸口上級紀委,切斷與醫院利益關聯,對醫院“關鍵少數”形成震懾。四是改革內部審計監督方式。針對醫院內審機制不健全、無內審專業人員等情況,黨委探索由市審計部門授權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定期對醫院財務收支、資產管理、工程項目等進行審計,重點關注涉及“關鍵少數”的經濟活動,將事后離任審計變為事前、事中跟蹤審計,發現重大問題線索及時移交紀檢監察部門處理。
(作者單位:)
責任編輯閆宏偉肖俊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