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旅游圈的新頂流,是一群把“慫”刻進DNA的游客。他們拒絕“內卷”,把“窩囊旅游三件套”玩出新花樣,腳步越放越緩,四處搜尋能“躺平”的目的地。
在山東東南部,藏著一座被陽光偏愛的城市——日照。它不喧囂,卻自有韻味。這里氣候溫暖、海水清澈、沙灘綿軟,成了游客“躺平”的新選擇。無論是晨光吻過海面、星光落進帳篷,還是金沙灘上的赤腳歡騰、灘涂里的尋寶驚喜,都是讓人挪不開腳的理由。
海岸為依,探尋陽光之旅
若問日照有何不同,答案便在那片令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都贊嘆“夏威夷所不及”的金沙灘里。漫步于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腳下細沙如面,海風輕拂,遠眺無垠蔚藍,大海的遼闊與深邃直抵心間。
當晨曦初現, 刺破云層, “ 日出初光先照”的日照城便在濤聲中蘇醒。在黃海之濱守候一場“橘子味”的日出是獨特的儀式:紅日緩緩攀升,朝霞浸染海天,將一天的希望與光明溫柔地投射到每位觀者心中。
一條全長2 8公里的“ 陽光海岸綠道”,宛如絲帶串聯起這幅海天畫卷。它南起燈塔廣場,北至兩城河口國家濕地公園,移步換景,幽香襲人。沿綠道北行,萬平口景區、太公島公園、桃花島、海洋公園等20余個景點次第呈現。這里不僅是眾多騎行愛好者的打卡地,也是日照居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日照不僅以碧海金沙的自然之美動人,更在巧思匠心下厚植人文底蘊,為陽光海岸注入了蓬勃的青春活力。沿著海岸線一路前行,星島藍碳計劃、海洋美學館等文旅項目如珍珠般散落,將生態資源轉化為旅游動能。
“LOVE”“天使之翼”等創意拍照點成為年輕人追捧的網紅地標;日出沙灘酒吧、海上郵局、咖啡與海等特色空間,吸引著人們慕名而來。“星島藍碳計劃”利用風能、太陽能打造低碳主題樂園,木育森林以“自然+科技”為核心打造分層互動體驗區,向日貝殼博物館打造5D全息地幕投影,帶領游客沉浸式感受藍海魅力……
當日暮西沉,落日熔金,海面躍動著粼粼波光,游人在余暉中歸去,漁船緩緩駛入港灣。綠道、花海、水上樂園仍裝點著這座城的夜。隨著新建日照站的啟用,這座愈發美麗的城市正敞開懷抱,迎接更多遠道而來的客人。
海天為伴,享受休閑時光
一頂帳篷、三兩好友、美食相伴……三伏天,熱浪襲人,海邊“露營熱”持續升溫。陽光海岸露營公園里,草坪上的天幕帳篷如星辰般散落,游客們的歡聲笑語與濤聲交織,勾勒出詩意盎然的海濱夏日圖景。
在中國旅游車船協會和全國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舉辦的第四批全國自駕車旅居車營地質量等級評定中,日照陽光海岸露營公園脫穎而出,成為山東地區唯一榮獲5C級營地稱號的景區,也是2020年以來認定的全國28家5C級營地之一。
這處坐擁2.3公里黃金海岸線的露營地,以“推窗見日出,枕浪聽星語”的獨特體驗吸引著八方來客:早晨海上朝陽躍入眼簾,夜晚露天燒烤派對氛圍感拉滿,配備的多功能廳與沙灘運動區更讓家庭聚會與團隊建設盡享山海之趣。
據統計,進入暑期以來,日照陽光海岸露營公園客流量顯著增長,7月較上月增長158%,營業收入增長196%,這片“清涼經濟”成為日照獻給游客的解暑良方,既創造商機,也衍生出城市的浪漫記憶。
向北不遠處,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萬畝水杉林與金沙灘相映,為游客提供了天然氧吧與親海體驗的雙重享受。在這里,既可邊品“海底撈露營火鍋”邊聽潮音,亦可漫步沙灘賞星海,堪稱“舌尖與自然的雙重盛宴”。
入夜的森林公園,一場以姜子牙為主題的沉浸式演藝《東海上人姜子牙》正吸引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體驗。在星海輝映下,全息投影、智能水幕、移動交互裝置及全景聲效系統將每一位觀眾緊緊纏繞于姜太公的傳奇人生與文化脈絡之中。
與此同時,大學生沙灘音樂節、光陰的故事演唱會、上水音樂季及啤酒嘉年華等夜間特色活動陸續登場, 浪花、音樂、美食、游樂齊聚,讓游客充分感受日照“夜”的精彩。
趕海拾貝,開啟探寶尋味
深夜時分,當海龍灣的潮水開始退去,成千上萬條銀亮且細長的面條魚, 伴隨著輕柔的海浪, 被推上了細膩的沙灘。男女老少齊聚一堂,彎腰、拾取、裝桶,爭相“搶奪”這鮮美的“夜宵”。海灘上,手電筒的光束在夜色中交織,歡笑聲、嬉鬧聲此起彼伏。近日,這一熱鬧場面登上了央視《新聞直播間》欄目,吸引更多人奔赴日照海灘尋寶。
趕海,這門古老的生活技藝,如今正以全新姿態詮釋著人與海的對話:它不僅是本地人鐘愛的生活休閑方式,更吸引著八方游客帶著網兜、鏟子奔赴灘涂,在翻找石縫間的螃蟹、挖掘沙土中的貝類時,收獲探索自然的純粹驚喜。
多島海趕海園里,退潮后的灘涂成為游客的“尋寶樂園”。晴日下,停滿外省車輛的停車場,印證了趕海的火熱。游客們手持小耙輕撥沙土,滿地蛤蜊應聲顯露;再撒一把食鹽誘出竹節蟶,不用多久就能收獲滿滿。孩子們在平緩沙灘翻找海螺、螃蟹,收獲的不僅是海鮮,更是探索海洋世界的樂趣。
趕海是一門技術活,也有不少游客乘興而來,空手而歸。為讓游客有更好的體驗,劉家灣趕海園開啟了“寵客”模式:提前在海灘上撒蛤蜊、安排趕海達人“景區路人甲”輔助,為游客打造“零壓”趕海體驗,還貼心地附上潮汐時間表、配備大量救生員,以守護游客安全。
面對趕海“看天吃飯”的天然局限,劉家灣趕海園正用智慧拓寬體驗邊界。新辟的休閑垂釣區,讓錯過潮汐的游客仍可體驗海釣捕蝦之樂,現場加工即刻品嘗的鮮美,延續著大海的慷慨饋贈。
這場席卷海岸的趕海熱潮,早已超越單純的覓食,它是都市人卸下疲憊的療愈方式,是親子家庭的自然課堂,更是一座濱海城市對海洋資源的深情致敬與無限創想。
編輯/刁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