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中原大地上處處跳動著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搏:一處處被精心修復過的礦山上,郁郁蔥蔥的林木煥發出勃勃生機;一塊塊綠意盎然的田野里,蓬勃生長的農作物孕育著豐收的希望;一塊塊“沉睡”的土地被“喚醒”賦予新的發展使命;一個個重大項目建設正酣,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這幅生機盎然的畫卷背后,凝聚著河南省自然資源系統“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使命擔當。
今年上半年,河南省自然資源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關于自然資源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錨定“兩高四著力”目標,持續深化自然資源重點領域改革,統籌推進保耕地、保發展、保生態、保權益、保安全,多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亮點
1
全面從嚴治黨縱深推進
!壓實黨建工作責任,明確帶頭踐行“兩個維護”、帶頭深化理論武裝、著力夯實基層基礎、持續正風肅紀反腐等7個方面17項具體責任;建立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臺賬,細化6個方面、15項重點任務、44項具體措施;完善平時動態考核、年底實地考核、年度述職考核“三位一體”黨建考評體系和工作機制,更好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確保各項任務落實。
扎實推進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制定方案,成立專班,細化16項具體措施,高標準推進落實。深化學習研討,采取黨支部書記領學、個人自學、授課輔導、集中研討等方式,舉辦讀書班,邀請省委黨校專家作專題輔導,組織抵制違規吃喝專題研討交流,召開年輕干部談話會,以良好學風、務實作風推動學習入腦入心。深人查擺問題,指導督促各級黨組織和領導班子成員對照“兩個問題清單”,深入查擺存在問題;開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貫徹落實情況“回頭看”,排查問題53個,并制定整改臺賬。開展集中整治,結合持續推進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深化整治、深化土地整治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制定專項整治方案,并以典型案件為鏡鑒,深入開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
亮點
②
重大戰略落地見效
!聚焦服務保障新時代中部地區加快崛起,制定責任清單、任務清單,謀劃的南水北調中線核心水源地丹江流域山水工程上升為自然資源部重點推進實施的重大項目,深度參與中部地區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率先探索建立重大項目更新納人國土空間規劃機制,全力推進河南省在中部崛起中奮勇爭先、更加出彩。
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接續實施南太行、秦嶺東段洛河流域國家重大山水工程,累計實施修復土地面積180萬畝,是沿黃9省(區)率先開展左右岸同治的省份,黃河流域自然生態質量和穩定性持續提升。
加快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開展渠首周邊地質災害防治、庫區周邊石漠化土地治理,有力保障南水北調工程平穩運行。
③
亮點
耕地保護從嚴從實
!嚴格耕地保護責任,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引領作用,全力推進2024年度耕地保護責任制考核,壓實各地耕地保護責任,省、市兩級考核中均未出現突破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紅線等重大問題。嚴格落實“全鏈條各環節強監管”要求,強化耕地保護全鏈條監管,全省耕地數量實現“四連增”。
嚴格占補平衡管理,提請省委、省政府印發《加強耕地保護提升耕地質量完善占補平衡的實施意見》,聚焦守牢耕地紅線、提升耕地質量、改革占補平衡管理、建立健全激勵機制等工作,細化20條具體措施,進一步強化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會同省農業農村廳制定《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管理的通知》,從改革占補平衡管理方式、強化占用耕地管控約束機制、加強補充耕地管理、全面落實補充耕地責任、完善補充耕地指標調劑制度、建立獎懲機制等7方面細化明確20條政策措施,進一步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管理。建立省級占補平衡監管平臺,嚴格實行新增耕地入庫3個 100% 核查,嚴把入庫關口,入庫補充耕地項目28個。
嚴格開展執法督察,持續完善“人防 + 技防”監管體系,充分發揮“河南一號”衛星遙感與鐵塔視頻監控“雙發現”機制作用,堅決遏制新增違法。強化行刑銜接、行紀銜接,聯合省公安廳印發《河南省自然資源領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辦法》,健全完善案件移送、案情通報、執法聯動、信息共享及發布等工作機制;對接省紀委監委,出臺《違法用地責任追究暫行辦法(暫行)》,進一步明確追究直接違法責任、領導決策責任、政府和行業部門監管責任,從嚴查處違法案件。深入開展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專項整治和以案促改,從嚴推進省級日常督察,全省違法違規占用耕地比例由2020年的 9.26% 下降至 0.76% 。
亮點
4
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加快構建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基本完成,省、市、縣國土空間規劃全部獲批,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加快推進,1784個鄉(鎮)均已形成規劃成果,524個已完成專家評審,規劃的引領性、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增強。
專項規劃取得重要進展,深入實施《鄭州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河南省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引領優勢地區加快發展。加快推進開發區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全省187個開發區已有166個形成規劃成果,開發區“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作用進一步發揮。
詳細規劃編制加快推進,建立完善“單元 + 街坊”規劃編制管控體系,指導地方優先編制城市更新區域詳細規劃。分類按需推進村莊規劃,創新提出 3+1 ”種村莊規劃編制方式,即“實用性”村莊規劃、“通則式”村莊規劃、“通則式”村莊規劃管理規定和“單元”村莊規劃,有2.85萬個行政村形成村莊規劃成果。

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建設成效明顯,全省市、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基本完成數據整合入庫,覆蓋全省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一張圖”已總體形成,實現與用地審批系統對接聯通,有效支撐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審批、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
亮點
5
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應保盡保
!建設用地保障有力有效,印發《服務全省經濟實現“開門紅”“全年紅”用地保障工作方案》《落實省委省政府奮戰二季度確保“雙過半”決策部署實施方案》等文件,加強指標省級統籌,優化改進征地程序,實行重點項目即報即配、隨到隨批。截至5月底,批準建設用地5.87萬畝,供應國有建設用地7.27萬畝,周口港中心港區中心作業區工程、南水北調中線河南段防洪影響處理工程、漯河港擴容提升工程等重點項目用地實現應保盡保,豫東水資源配置工程4天即完成用地預審和選址選線,刷新用地審批速度紀錄。
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進一步豐富完善‘
節約集約用地政策體系,會同住建部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促進城市更新的通知》,分類引導老舊小區、老舊廠區、老舊街區、城中村等各類功能區域盤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促進城市有序更新。印發《關于推動土地混合開發利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通知》,推動土地混合開發利用、用途合理轉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加大存量土地盤活力度,指導地市采取依法收回、協議收回、調整用途和規劃條件后使用等方式分類處置閑置土地。截至5月底,全省盤活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4.18萬畝。鄭州市、洛陽市、漯河市被納入自然資源部低效用地再開發新一批試點城市。
亮點
7
重點領域改革實現突破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落地見效,17個試點縣(市、區)共計入市2299畝、成交金額4.25億元,建立收益分配調節機制,新密市、鞏義市試點經驗人選自然資源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典型案例。
接續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健全完善“政府主導、政策性金融支持、市場化運作、投融建運管一體推進”工作模式,批復實施項目15個,引進資金48.21億元,助力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基準時點清查大頭落地,完成首批147個土地儲備專項債券項目申報審核。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穩妥有序推進,河南大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自然保護地完成公告登簿,為自然保護地生態價值實現筑牢了基礎。
6
亮點
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明顯
抓好礦山生態保護修復,鶴壁市、南陽市、鄭州市、安陽市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全面開工,累計完成修復面積3.47萬畝。成功申報秦嶺東段沙河流域中上游、桐柏一大別山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申請資金10.82億元。全面壓實生產礦山保護修復主體責任,超額完成“十四五”15萬畝歷史遺留礦山修復治理任務,有力保護了綠水青山。
持續深化礦山環境綜合整治,落實礦山全鏈條日常監管機制,全面排查1268個有主礦山,發現問題666個,整改554個,全省礦產資源管理秩序持續向好。鞏固綠色礦山建設成果,累計建成綠色礦山206家,其中,國家級83家,連續4年居全國前列。
營商環境持續向優向好,全面推行新增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交房(地)即交證”實現省域全覆蓋,“延時辦”“延伸辦”服務已成常態,在全省范圍內實施二手房轉移登記“一件事”,企業和群眾的體驗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不動產“登記難”專項整治持續推進,會同發改、公安、財政、住建等部門印發《河南省深化整治不動產“登記難”工作方案》《深化整治不動產“登記難”大縱深推進保交房項目辦證集中攻堅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牽頭成立河南省深化整治不動產“登記難”工作專班,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從嚴從實推進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研發上線“河南省深化整治不動產‘登記難'”微信小程序,收集各類線索10.07萬條,并已全部下發各地進行排查研判。
亮點
8
管理基礎全面夯實
!有序推進國土變更調查,按照全省2024年度國土變更調查部署,圓滿完成國家下發的56.55萬個圖斑、面積279.75萬畝的調查任務,并如期上報“一上”數據成果。全面完成林草濕荒普查任務,系統部署開展城市國土空間監測,有序推進水資源基礎調查,高效完成地下水監測。
測繪地理信息支撐作用持續強化,“實景三維河南”邊建邊用穩步推進,地形級和城市級實景三維建設任務分別完成 78% 和 43% 。北斗三號衛星差分信號發布啟用,實現全國聯網服務。新型基礎測繪體系更加完善,單北斗替代、衛星遙感影像統籌和地理時空數據的場景應用持續推進,更好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與對外合作邁出新步伐,聚焦全省自然資源領域重大技術需求、破解“卡脖子”關鍵問題、提升自然資源管理能力和水平,持續實施科技創新“揭榜掛帥”工作機制,擬定2025年科研項目清單。向自然資源部報送的4個部省合作申請項目正式獲批。嚴格做好標準化工作,2項地方標準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實施。
亮點
9
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成果豐碩
! 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14個礦種和省定11個礦種“十四五”找礦任務,成果居全國前列,叫響地質勘查的“河南經驗”。成功申報高純石英為新礦種,實現全省新礦種申報零的突破,為加快破解“卡脖子”資源難題提供支撐。三門峽盆地油氣資源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初步估算石油資源量4.27億噸,將較好緩解全省“缺氣少油”的現狀。
亮點
10
安全穩定底線加力筑牢
!突出抓好地質災害防治,嚴格落實領導帶班、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緊盯重點區域、重點時段,加強監測預警、會商研判、巡查排查、避險轉移,探索推進地質災害“隱患點 + 風險區”雙控管理機制,對14個地質災害易發市、70余個地質災害易發縣(市、區)開展技術培訓,組織開展防災減災應急演練,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堅決守牢“金標準”。上半年,全省開展巡查排查6954次、16814人,排查隱患點22203點次,避險轉移269戶629人。
從嚴從緊抓好安全生產,深入推進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壓實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加強地質勘查、測繪行業安全管理,突出抓好消防安全、網絡安全等工作,常態化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完善安全生產雙重預防體系,堅決守住安全底線。
扎實做好信訪穩定工作,深入開展信訪問題源頭治理三年攻堅行動,持續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積極開展平安創建活動,著力提升化解矛盾、防范風險、應急處置能力,確保自然資源領域安全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