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走進寧陵縣陽驛鎮袁莊村,綠意盎然的葡萄園內,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掛滿枝頭,農戶正忙著將剛采摘下來的葡萄進行打包。
近年來,袁莊村通過發展葡萄種植業,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這一切離不開精準的用地保障和高效服務。
一根葡萄藤串起“致富鏈”
立秋時節,天高云淡。袁莊村的葡萄種植大棚內,陽光玫瑰、藍寶石等優質葡萄光彩奪目,令人垂涎欲滴。

袁莊村種植葡萄的歷史有20多年,全村葡萄種植面積有1800多畝,葡萄大棚600多個。特別是近年來,袁莊村引進葡萄新品種一一陽光玫瑰,采用溫棚早培技術,一躍成為商丘市知名的“葡萄之鄉”。
在袁莊村的葡萄種植業發展過程中,主動對接村集體,通過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村內閑置宅基地、低效農田整合為連片種植區,為葡萄大棚規模化建設提供用地保障。同時,陽驛鎮自然資源所全程跟進,上門辦理設施農業用地備案手續,僅用3個工作日就完成了首批50座大棚的用地審批。
“今年葡萄產量預計將達到10萬公斤,年收益有望突破120萬元。”袁莊村黨支部書記鄭家范說。通過引進新品種,袁莊村把小葡萄做成了大產業,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一串小葡萄創出“富民路”
為確保葡萄銷路,袁莊村成立了為民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引導村民擴大種植規模,打造葡萄品牌。
針對合作社發展需求,陽驛鎮自然資源所專門開辟“綠色通道”,協助辦理倉儲用地手續,支持合作社建設分揀包裝車間和冷鏈倉庫。將葡萄產業納入鄉村振興用地保障清單,優先保障產業配套設施用地。同時,組織技術員下鄉講解土地集約利用技巧,幫助種植戶在有限空間內產出更大效益。
“合作社名字叫‘為民’,宗旨是致力于為民服務。利用合作社這一載體,帶動全村300多戶果農走上致富路。”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干英泉說。
袁莊村葡萄產業的發展,不僅帶動了村集體經濟增長,也讓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葡萄園常年提供就業崗位200余個,小葡萄成為村民增收的“搖錢樹”。
一方直播間鋪開銷售網
“家人們看過來!這串陽光玫瑰剛從棚里摘下來,果肉帶著玫瑰香,咬一口全是汁”在直播間里,果農鄭先來每天準時開播,鏡頭前的葡萄顆顆飽滿,他時不時拿起一串現場品嘗。“饞得流口水。”“包郵嗎?”…評論區不斷被類似的留言刷屏。
“直播間上線首日就賣出80余單,銷售額達6000余元。如今,單場直播最高能賣出200多單,覆蓋北京、上海、廣州等十幾個大城市。”鄭先來說。
這樣的變化,源于陽驛鎮鎮政府打造的“直播 + 物流”雙引擎銷售模式。該鎮邀請抖音直播專家駐村培訓,從產品賣點提煉、直播節奏把控到售后問題處理,為村民提供全流程指導。同時,與順豐速運簽訂專屬合作協議,使葡萄從采摘、打包到發出不超過6小時,冷鏈物流直達全國,確保消費者收到的每一串葡萄都新鮮多汁。
與此同時,還積極協助合作社辦理電商產業園用地預審。目前,占地10畝的電商物流中心已進人規劃設計階段,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葡萄的倉儲保鮮和集散能力。
“我們將繼續擴大種植規模,提升葡萄品質,讓更多優質葡萄通過直播間走向全國。”談及未來,陽驛鎮黨委書記孔偉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