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烈日炎炎,蟬鳴陣陣,太康縣居民張超(化名)坐在樹蔭下,看著自家田里因暴曬而無精打采的玉米稈,滿面愁容。
入夏以來,持續高溫少雨的天氣導致土壤情快速下降,張超地里的玉米、大豆等秋糧作物生長受到嚴重影響。
張超是當地有名的種糧大戶,前幾年,駐村幫扶期間,太康縣自然資源局與他結成“幫扶對子”。看著自己種的玉米卷起了葉子,張超想起了駐村工作隊對他的叮囑:“有事就及時聯系,我們一定會盡全力幫助你。”
想到這里,張超立刻向縣自然資源局反映了自已的難處:“現在正是玉米揚花授粉的關鍵期,干旱會導致授粉不良,進而直接影響玉米產量,大家伙兒都在忙著抗旱澆水,我地里雖然有井,但抽水機不夠用,讓人心焦。”
了解到張超的情況后,太康縣自然資源局立即組織駐村工作隊,購買兩臺大功率電動抽水機及配套設備,與村“兩委”干部一起及時送到田間,幫助張超抗旱澆地。
來到田里,駐村工作隊隊員姚帥兵嫻熟地調試好全新的抽水設備,裝好配件,啟動電機,抽水機便“噠噠噠”響了起來,隨著水流慢慢將水管撐起,清涼的地下水開始滋潤著干旱的土地。
看著玉米地喝上了“保命水”,張超終于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你們把抽水機送到田間地頭,對我來說就是送來了一場‘及時雨’,我一定把今年的玉米和大豆種好、管好,爭取又是一個大豐收!”張超緊緊握住駐村工作隊隊員的手說道。
在為張超解決問題后,駐村工作隊考慮到這段時間遇上干旱天氣,夏收又連著夏種,澆地難的情況可能在鄉親中普遍存在,極有可能導致莊稼旱情加重,影響糧食正常生產。
于是,駐村工作隊快速協調有關部門,開始對全縣農用機井進行“拉網式”排查維修,修復抗旱線路300多米,更換保險插、閘刀20余個,整改問題機井10余眼,使原有的水利設施重新煥發生機。(作者單位:太康縣自然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