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現在我面前的路,除先前的一段水泥路外,大多是寬不過一米之余的土路。
楊長溝村位于欒川縣合峪鎮西北角,距離鎮政府25千米,東北緊鄰嵩縣舊縣鎮,西接楊溝門村,從洛欒快速通道旁的童子莊進溝3千米即到。楊長溝(羊腸溝)的路和它的名字一樣,又細又長,彎彎曲曲隱入山林深處。村子不大,人口也不多,也就八九十戶、316口人。他們零零散散地散居在坡根、山梁、溝壑間。房屋清一色的土瓦房或者石頭房。房屋是墻壁斑駁,流露出風雨侵蝕后的傷痕,但它們在古樸、親切的同時,又令人透露出敬畏的厚重感。路兩旁,有無名花草遍布,有高大的楸樹矗立,有秀竹搖曳,有雞鳴、犬吠和老牛的低眸,在這里儼然是世外桃源。
站在一條分岔的路口,向遠處觀望。左邊,有梯形的田地,土地經過修整,平整而土層肥厚,并無雜亂之感。梯田層層疊加,向半山腰上攀登。在它們的一側,有路,寬不過尺余,隨著山勢曲折而行。路邊的蒲公英、車前草各種中藥材植物靜靜相伴,它們于風里輕輕搖擺,對你的到來表示歡迎。而在右邊有一條水泥路彎彎曲曲地從村委前經過,在樹木掩映下,通往深處。
我和友人春江大哥一同前往,那里有溪流潺潺,叮咚之聲甚為悅耳。夏日蟬鳴聒噪,忽高忽低,聲聲交織匯聚成歌。有老農荷鋤而行,說話時,慈眉善目,聲音洪亮又透著親切。他們古銅色的臉上,笑容從皺紋里蕩出來,雖然彼此并不認識,但他們仍向你點頭問候,并邀請你去家里歇腳、喝水,讓人心底泛出感動。往里面走,路面為砂石鋪就,由于行人較少,一些草兒就恣意地生長著,全然沒有顧及有誰會去踩踏它們。即使有一人踩上了,它們也沒有誰喊疼,沒幾天工夫,就又舒展枝葉,生機勃勃了。走在這樣的路上,腳下軟軟的,有著云朵的柔。從外而內,讓人覺得,踏實又充滿詩情畫意。
路再分岔,一條向山溝里延伸,一條右轉轉過竹林,向山梁上攀緣。春江大哥指著竹林掩映的房屋說:“你看,這戶人家在修繕房子,粉刷墻壁…”說話間,我們來到一處院落,說是院落,并無院墻和大門,房后是山體,房前是田地。田里的連翹結籽,尖尖的莢兒,像刺,密密麻麻,可以看出豐收景象。
房屋的主人站在腳手架上正賣力地拿著粉刷工具粉飾墻壁,斑駁的土墻,經歷了風雨侵蝕,多少故事,就這樣被無聲記錄。而今,粉刷過后,新的故事又在萌發和呈現。原來,這是整個欒川縣正在進行的新農村建設,按照村里統一部署,讓舊的房屋展現新的面貌。他們說話時,還不忘低頭干著手里的活兒,積極向上的態度和勤勞的本性,讓人陡生敬意。

他們家門前的路,就是通往山上的必經之路,誰都可以自由經過。院子一角,有楸樹高聳,枝葉繁茂,像一把綠傘撐在房屋之上。從樹下經過,縷縷涼意襲來,倍感舒暢。有些房屋院子里,坐著城市打扮的人,經過詢問,才知道,是城里人來此居住避暑…
我們邊走邊感嘆,以前藏在深山人不知,現在,城里人慕名而來,不就是為了體驗鄉村生活的舒適愜意嗎?那正是我們刻在骨子里的情愫。
順著路向上,有錦雞在路上覓食,它們悠然自得,全然不顧我們外來者,你大聲呼喊了,它們才隨著你的心意飛向山林。一步一草相伴,讓你有了歸屬感。
在原路返回時,一陣強勁的風吹來,路邊的竹林嘩嘩作響,它們的綠葉如同有千萬雙手兒在鼓掌。這座有著數百年歷史的村莊—楊長溝,在陽光下,古老得如同一件蒙著灰塵的器物,讓你撫摸它的時候,心里波濤洶涌。而這樣的村莊,更是一枚藏于山間的玉石,等著有識之士,前來開辟出一條富民之路,雕琢它,開發它,讓它在新時代的光芒里,繪出一幅幅和諧的美麗鄉村圖畫。
而今,在這山路上,我用腳步來丈量羊腸子一樣細長的楊長溝,用靈魂深處的愛來關注楊長溝。也許只有這樣細細地品味了,我們才可以讀懂一個村莊的存在意義,我們才能不辜負這次的尋訪之旅,才更加懂得我們的先祖,躲于深山里,為生命而搏的勇士情懷(作者單位:欒川縣耕莘街道國土規劃建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