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的四個人誰也不知道天空的顏色。幾雙眼睛平望出去,緊緊町著涵涌而來的波濤。波濤是藍灰色的,只有浪脊噴濺著白色的泡沫。地平線窄了又寬,落了又起,邊緣總是參差不齊,波浪看上去像巉巖一般尖削地向上搏擊。
負責從船里往外舀水的廚子蹲在船底,雙眼瞅著那六英寸厚的船舷,他與這汪洋大海就這一舷之隔啊。當他舀水時,因為身上的背心沒有扣上,兩片襟子在蕩來蕩去。
加油工在用兩把槳中的一把劃船,有時猛然抬起身子,閃開由船尾漩進的海水。記者劃著另一把槳,他注視著波浪,奇怪自己為何待在這里。
受傷的船長躺在船頭,雖說還很鎮定,但聲音卻帶著深沉的哀傷,帶著一種口舌和淚水無法表達的特性。
“比利,把船再向南轉一轉。\"船長說。
“是,再向南轉一轉。\"加油工在船尾回答。
坐在這只船上,簡直就像坐在一匹狂蹦亂跳的野馬上,何況,野馬也不比那船小多少。那船騰躍,豎起,栽下,就和那野馬一樣。每逢浪頭打來,小船因此而顛起時,好似一匹烈馬向高聳的柵欄撲去。那船如何能攀越過一道道水墻,實在不可思議。棉絨似的海鷗飛來飛去,真叫小船上的人艷羨,因為憤怒的大海對于它們,就如同對于一千英里以外內陸上的一群松雞一樣無所謂。
船長在小船被一個巨浪顛起之后,在船頭謹慎地抬起身子,說他看到了海灣的燈塔。廚子馬上說他也看到了。它恰似一個針尖,要找到一個如此微小的燈塔,那得有急切的目光才行。
燈塔在慢慢變大,現在幾乎顯出顏色了,看上去猶如天邊的一個小小的灰影。最后,從每一個浪峰上,那顛簸著的小船上的幾個人終于看得見陸地了,疑慮和恐懼從他們心里消逝了。大家還在全神貫注地駕馭著小船,卻無法壓抑心頭默默的喜悅之情:一個鐘頭之后,他們也許就抵岸了。
南邊,纖細的燈塔將它小小的灰色塔身升高了。潮水、風和海浪卻沖著小船向北旋轉。“奇怪,岸上怎么沒有人?\"遠遠望去的那幾個人說,先前那股輕松的心情完全消失了。前面就是陸地,可是那兒卻看不到人跡,真叫他們悲愴至極。
“假使我們不能都上岸,”船長說,“我想你們幾位知道把我完蛋的消息送到什么地方去吧?\"隨即,他們匆匆交換了住址和叮囑。
加油工在劃船,繼而是記者在劃,接著又是加油工在劃。這是件累人的差事。每當一個人由劃船的位子換到船底的位子時,他就感到渾身委頓不堪。寒冷的海水在船里蕩來蕩去,人躺在水中,頭枕在座板上,幾乎碰著一個旋轉著的浪峰;有時一個巨浪打進船來,又把全身澆個透濕;然而,這些事不會使人煩惱。幾乎可以肯定,即使小船翻個個兒,歇著的那位也會舒舒服服地滾到大洋上,好像確信那是個柔軟的大墊子似的。
漸漸地,海岸朦朧了,浪花咆哮著沖上船舷,那幾個航海人瑟縮著,咒罵著。
夜里,記者劃槳的時候,喝了點船長給的摻水威士忌,鎮住了冷顫:“假如我最終上了岸,有人給我看一支槳,哪怕是槳的照片”
過一段時間,就出現一陣短暫的交談。“比利!…比利,你換換我好嗎?”
“當然好。\"加油工說。
終于,海和天都露出了魚肚白。后來,海水涂上了金黃,黎明終于來臨,陽光在浪尖上燃燒著。
海岸近了,但涵涌的巨浪把小船高高拋起。“大家記住,\"船長說,“跳水的時候,要跳得離船遠些。”
陣浪向前涌來,巨大無比,完全把小船吞噬了,幾乎在這同時,船上的人都跳進了海里。水是冰冷的,記者當即發覺,這佛羅里達沿海的水比他原來預料的還要冷。水冷得可悲,冷得凄慘,幾乎使人覺得有適當的理由可以流淚了。他浮出水面的時候,見到了海里的同伴。加油工一馬當先,他游得很有勁,速度很快。在記者左邊,廚子那白色的軟木背鼓鼓囊囊地凸在水上。后邊,船長用那只沒有受傷的手攀在仰面朝天的船脊上。
海岸很誘人,記者卻游進了漩渦,在那兒停滯不前了。海岸就在眼前,猶如舞臺上的一小塊布景。“假如我要淹死一一假如我要淹死一一假如我要淹死的話,瘋狂的海神啊,為什么又讓我漂泊這么遠,眼巴巴地凝視著沙灘和樹木呢?”一個大浪卷來,輕巧神奇地把他整個兒拋了過去,拋到海水僅僅齊腰的地方,可是當時的處境使他站不住片刻。每個浪頭都把他打成一團,回頭浪又阻攔著他。
海灘上出現了一個人,他奔跑、脫衣,脫衣、奔跑,一躍跳入水中,將廚子拖上岸,然后向船長趕去,船長卻把他揮開,要他到記者那兒去。那人赤裸裸的,像冬天的樹木。然而他頭上有一個光環,像圣人似的煥發著光芒。他抓住記者的手,用力拉,拽了很遠,然后瀟灑地一放。記者很懂得客套,說聲:“謝謝,老兄。”
可是驀然間,那人叫道:“那是什么?”他迅疾地指向不遠處。記者說:“快去。\"淺水處,加油工面孔朝下趴著,額頭抵著沙灘,每逢浪頭的間隙,便從海水中顯露出來。
海灘上似乎立刻擠滿了人,男人們帶著毛毯、衣物和水瓶,女人們帶著咖啡壺以及她們視為神圣的種種藥品。陸地對海上來客的歡迎是熱烈而慷慨的;但是,一個靜默的、水淋淋的形體被慢慢地抬上海灘,陸地對他的歡迎只能是另外一種友好接待,給他提供一個陰森森的墳基。
夜幕降臨時,白浪在月光中蕩來蕩去,風把大海的聲音傳給岸上的人,他們覺得現在能夠解釋這大海的聲音了。
(來源:《海上扁舟》,上海譯文出版社,1990年版)
【閱讀與人生】小說描述了四個人的海上經歷,身強力壯的加油工卻被淹死,其他三人獲救。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加油工太快了,脫離了四人團隊,致使最后體力耗盡,又離團隊太遠?也許憑借一己之力無法勝過大自然。
【文本聚焦】記者游進漩渦時發出了吶喊“假如我要淹死——”請體會這整句話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