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的春天,我們一家三口和朋友一家三口結伴旅行。4天旅途下來,我發現朋友家9歲的兒子有個較嚴重的問題:受不了一點委屈。但凡受委屈了,要么賭氣,要么哭鬧,搞得大家都很尷尬,旅行的愉悅感大打折扣。
旅行回來一周后,我善意地提醒朋友一定要培養孩子受得了委屈的能力,讓其內心強大起來,否則以后可能有大麻煩。但朋友不以為意,我也就沒有深說。
前幾天,朋友給我打來電話,唉聲嘆氣道,兒子休學了,因為沒法跟老師和同學和睦相處。我聽到后并不覺得驚訝,因為在我看來,這是必然的結果。
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沒有不受委屈的人,被誤解、被打擊、受了委屈無法替自己抱不平,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必須學會接受。古來圣賢、偉人英雄,無一不是從委屈中走過的,更何況普通人。
受到不同程度的委屈,乃人生常態,它是在幫助我們成長,讓我們成為內心強大的人。如果我們不愿意接受任何委屈,凡事都要反抗,處處要討個說法,那么定會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毀掉本該美好的人生。
能受多大委屈就能干多大的事,越是能受委屈的人,越是能成就大事。
(來源:“搜狐網”,2023年0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