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窗外那株老槐樹抽新芽時,我總會想起奶奶滿是繭子的手。那些在晨光里簌簌落下的槐花,像極了老屋檐角飄搖的碎瓷片,在記憶深處泛著溫潤的光。
五月的晨露還沾在花瓣上,奶奶便挽起褲腳,踩著吱呀作響的木梯,一手抓著粗糙的梯子,一手小心翼翼地攀上枝頭。她布滿裂痕的竹簍里,漸漸堆起雪浪般的花串。“丫頭,接著!”她將綴滿槐花的枝條拋下,我慌忙張開圍裙去接,花瓣如雨般灑落,淋了我滿頭滿臉。晨風掠過青磚墻,把沾著蜜香的淺笑揉進裊裊升起的炊煙里。
鐵鍋在灶臺上咕嘟作響時,槐花的魂魄才算真正蘇醒。奶奶把焯過水的花朵裹進玉米面,指尖翻飛間,團團瑩白便臥在了竹屜上。蒸汽升騰的剎那,整座院子都浸在清甜的云霧里,連蹲在墻根的黃狗都支棱起耳朵。
那個暴雨突襲的清晨來得毫無征兆。我籜著竹竿沖向院子時,老槐樹正在狂風里痛苦地痙攣。滿地殘花混著泥水,像被撕碎的云絮。奶奶卻平靜地坐在廊下剝青豆:“花開花落自有定數,強留反而失了滋味。\"她拾起幾朵完好的槐花別在我的鬢角,涼絲絲的觸感直沁心底,仿佛在訴說生命的無常與美好。
暮春的最后一場雨過后,枝頭掛滿了翡翠般的莢果。我蹲在樹根處,發現裂縫里鉆出幾簇嫩綠的新芽。奶奶用槐木拐杖輕點泥土:“這老樹經歷過六次雷劈,樹心都空了,根卻在地底下悄悄長出新須。\"她渾濁的眼睛映著天光,恍若兩口蓄滿故事的深井。
如今站在教室窗前,我仍能看見老槐樹嶙岣的枝干上萌發的新綠。那些被風雨帶走的槐花,原來早已在時光深處扎下更堅韌的根。當六月的蟬鳴再起時,一定會有新的花穗穿過陳年疤痕,向著更高處的陽光生長,仿佛在訴說生命的頑強與希望。
(指導教師:賀毅新)
【簡評】文章選取的事件具有代表性,且極具生活氣息。本文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具體的細節,將槐花、奶奶和老槐樹的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小作者對奶奶和槐樹深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