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育是塑造國民體魄的基石,承載國家強盛與民族振興的夢想。近年來,全民健身計劃的推進以及我國網球運動員的卓越表現,吸引了眾多公眾參與網球運動。然而,網球運動的高門檻、場地資源不足和訓練成本高等因素限制了大眾參與。此外,現有網球輔助產品功能單一,缺乏針對性設計,無法提供高質量的訓練支持。
因此,本研究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結合用交互設計、產品設計及數字化體育相關學科內容,聚焦網球初學者及愛好者的痛點,開展網球肢體訓練輔助產品創新設計。利用用戶研究方法、模糊KANO-IPA模型等交叉學科方法納出涵蓋外觀、功能、交互與服務四大維度的產品設計策略。最終,構建包含數據采集、傳輸、處理與反饋的智能網球訓練輔助產品系統。硬件方面,設計可穿戴產品收集用戶數據并提供擊球反饋;軟件交互系統涵蓋訓練教學模塊和沉浸式訓練情景構造模塊,結合姿態識別算法與虛擬現實技術實現個性化指導與多感官體驗。為提升網球運動的普及度和訓練效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指導老師評語:該研究緊密響應我國“體育強國”與“數字中國”雙軌戰略,通過多維度創新重塑網球訓練范式。利用VR技術突破時空與資源限制,結合計算機技術高精度動作捕捉與數據分析,實時動作反饋自適應訓練方案,顯著提升訓練效率與個性化水平。在大眾層面,該系統大幅降低參與門檻,以游戲化體驗推動網球普及;在競技體育領域,則為運動員技術精進、戰術模擬及科學選材提供數據支撐,同時降低傷病風險。交叉學科語境下,研究更深層次推動了藝術、體育與科技的深度融合,為運動生物力學、認知心理學等學科提供創新實驗平臺,并催生智能體育新產業。其設計還體現了人文關懷,可為特殊群體創造平等訓練機會。盡管存在動作遷移性等技術挑戰,該研究仍代表了藝術與科技融合、體育訓練向智能化、精準化、普惠化發展的前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