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各類老年社會問題更加不容忽視。在該前提下,老年人因意外跌倒導致下肢骨折的發生概率也隨之提升。本設計旨在為該人群提供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自主康復方案,同時通過提供一體化康復方案,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節省醫療資源。針對下肢骨折老年患者在康復早期與中期的訓練需求峰值時期,從產品設計的角度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康復解決方案。該助行器具以代步+康復為主要功能,通過液壓支撐系統實現坐—站姿的切換。針對從病房到康復室的醫院內部動線流程,優化下肢骨折老年群體的醫院內移動體驗于康復體驗。智能技術與現代化的下肢康復手段結合,意在優化和提升老年群體的下肢康復體驗。
指導老師評語:在我國老齡化趨勢日益顯著的當下,針對老年人下肢骨折面臨的康復難、照護難、體驗差,以及醫護資源矛盾突出等問題,設計一種面向在院診療和康復護理場景的智能化助行器具。旨在緩解老年病患康復過程中對固定場地和人工陪護的依賴,為解決醫護人員負荷過重、資源配置不均等系統性難題提供了新思路,對推動“適老化”醫療體系建設具有積極意義。該設計將動態康復適應理念融入助行器設計,突破傳統助行器靜態功能局限,以“被動訓練向主動訓練漸進過渡”的康復邏輯,契合老年患者肌體恢復的階段性需求。作者將生理機能康復與心理體驗優化融入解決方案的創想過程,通過人機工學適配與更易理解的交互界面,幫助老年人自主就診,完成康復訓練,降低焦慮感,體現了對用戶尊嚴的深層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