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隨全球老齡化加劇,卒中后失語癥成為老年群體常見病,每年影響數百萬患者。傳統康復療法因成本高、缺乏持續個性方案及患者動力不足等問題,難以滿足實際需求。本研究融合遠程醫療、音樂治療與游戲化元素,旨在提升治療效果與患者參與體驗。體系包括適配老年用戶的交互硬件原型、智能個性治療計劃的App與Web界面、游戲化交互模塊,形成“評估—干預—反饋”的完整服務體系。創新點在于打破技術壁壘,將專業音樂治療轉化為趣味化居家訓練——通過手勢交互、情緒識別等技術實時追蹤康復進度,結合游戲化任務降低治療焦慮,讓患者在主動參與中逐步恢復言語功能。該體系突破時空限制,降低經濟與時間成本,為患者提供便捷、智能、長效的新型康復方案,助力推動老齡化社會慢性病康復的普惠化與精準化。
指導老師評語:該設計作品聚焦卒中后失語癥患者的真實康復需求,以“跨領域融合創新”與“社會問題回應”為核心亮點,展現出鮮明的設計價值與人文關懷。其創新性體現在三方面:一是技術邏輯突破,將遠程醫療的“可及性”、音樂治療的“神經干預性”與游戲化設計的“體驗激活性”深度融合,構建了“技術—體驗—療效”三位一體的康復閉環,破解了傳統腦卒中后失語癥治療“效率低、參與難”的痛點;二是用戶視角深耕,針對老年患者的認知與操作特點,以“去數字化復雜感”的設計理念優化軟硬件交互,體現了“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溫度;三是社會價值凸顯,遠程居家治療模式打破醫療資源地域性場所限制,對推動醫療公平化、提升健康服務效率具有重要示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