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讀報告在出版流程中的作用
審讀報告的定義與重要性
在《圖書質量保障體系》中明確指出:審稿是編輯工作的中心環節,是一種從出版專業角度,對書稿進行科學分析判斷的理性活動。編輯在接收作者的稿件后,需嚴謹開展審讀工作,從社會、文化及出版價值等維度對稿件進行審讀,并據此撰寫審讀報告。審讀報告不僅包含是否采納稿件的決策建議,還詳細列出了修改意見,“直接體現了審讀人員對選題的思想文化價值、出版價值和市場價值的思考和把握”[1]。
審讀報告與圖書質量提升的關聯
審讀報告在出版流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有助于確保出版物的質量和合規性,還是連接作者、編輯和出版社的橋梁,可以促進三方之間的有效溝通和合作。作為出版社內部初審、復審及終審決策的關鍵依據,審讀報告中的修改建議與取舍判斷對于提升圖書質量、增強出版物市場競爭力及影響力具有重要價值。通過細致入微的審讀反饋與建設性的修改建議,審讀報告為打造高質量、高價值的出版物奠定了堅實基礎。
圖書審讀報告的基本框架與內容
圖書審讀報告通常由以下幾個核心部分組成。首先是對書稿的總體評價,需全面概述書稿內容、作者簡介及出版價值;其次是審讀意見及具體的修改建議,需詳細列出在審讀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相應的修改建議;最后是提請復審和終審特別關注某些重點問題。在特定情況下,為更全面地了解書稿,審讀報告還可能包括對圖書創作背景的補充說明。本文以《爸爸你要愛媽媽》一書的審讀報告為例進行具體闡述。
圖書創作背景
《爸爸你要愛媽媽》最初誕生于天涯論壇,一經上線即創下30余萬閱讀量,引發了廣泛的讀者關注。其后全文刊載于《新劇本》雜志,獲業內專家的高度評價。2006年,24集同名電視劇《爸爸你要愛媽媽》被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在“北京青少年影視劇優秀劇本和創意征集”活動中評為最佳劇本,頒發獎金20萬元。2008年,榮獲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頒發的“電視劇有獎征購二等獎”,進一步證明了其藝術價值和市場潛力。
隨后,作者用了近十年時間將其改編為長篇系列家庭親子小說,以“貓和老鼠”的敘事方式,探索兒童視角下的家庭關系,力求在兒童文學領域創作出一部弘揚中華傳統道德文化、傳播真善美和正能量的文藝精品。該選題獲得了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宣傳文化發展專項資金(文藝精品用途)扶持。經編輯與作者多次深入溝通和探討,在突破了諸如“如何將可視化電視劇本轉為長篇小說;如何以文字還原影像,將成人之間的感情沖突具象化為能讓兒童理解的淺顯直接的表達方式;如何以兒童的視角解構家庭關系”等多重難題后,付梓出版。
圖書內容概述
《爸爸你要愛媽媽》是一部長篇系列家庭親子教育題材的兒童文學作品,關注家庭破裂對兒童的影響,呼吁重視兒童內心的感受和愿望,深刻反映了父母關系對孩子的影響,兼具教育性和趣味性。全書采用動物擬人化的敘述方式,以“貓捉老鼠”“升級打怪”的游戲形式,講述了一個家庭的內部“動蕩”與心靈“重組”——龍鳳胎用愛化解父母矛盾,讓家庭重歸圓滿。作者從兒童視角解構家庭矛盾,在錯綜復雜的關系中展現相親相愛的人間真情,引發了讀者深刻的思考和無窮的回味,是兒童文學創作的一次大膽突破與創新嘗試。
作者胡永紅系廣東作家、編劇,擅長以兒童視角進行創作,每部作品都有創新嘗試且具有鮮明特色。其已出版《我的影子在奔跑》《上學謠》《瑞喜愛小白》等圖書,曾入圍“中國好書”,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圖書獎等榮譽。由其作品改編的電影《我的影子在奔跑》《紅尖尖》(《上學謠》改編)《瑞喜愛小白》獲金雞獎、華表獎等國內外近百項大獎。
圖書出版價值
書稿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近十年來,中國離婚率整體呈上升趨勢。其中,離婚的主要誘因之一便是婚姻雙方未協調和處理好家庭與事業之間的矛盾,書稿中的爸爸媽媽就是這樣的案例,因而本題材在某種程度上能引發家長的共鳴。而離婚確實會對家庭,特別是對兒童心理產生較大的影響。網絡上曾有“老師曬學生‘煩惱盒子’”的話題沖上熱搜,孩子們交上來的紙條中,排名靠前的煩惱均源于家庭,而“父母總吵架”幾乎出現在了所有的小紙條上,如“爸爸媽媽經常吵架,還說要離婚”。
因此,作品關注家庭破裂對兒童的影響,從兒童視角展開敘述,當爸爸媽媽因爭吵而導致家庭失和時,龍鳳胎饅頭貓和布丁貓雖心情沮喪,但仍絞盡腦汁使出各種“詭計”,想方設法讓爸爸媽媽和好。從孩子的心理自述和與同學的對話中,生動展現了他們面對家庭變故時的稚嫩疑惑與思考。而家長通過閱讀此書,既能從中體察兒童的所思所想,又能反觀自身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不足,進而優化教育方法。這種前瞻性與獨特性,讓作品兼具深刻的教育價值與廣闊的市場前景。
兒童文學類圖書審讀報告的撰寫要點
對作品的藝術性評價
首先,在政治性方面,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家庭和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在基層,重在基礎。家庭是社會的最基本元素,是兒童成長的基礎。一個和諧、和睦的家庭,無疑是兒童成長的理想港灣。《爸爸你要愛媽媽》的故事主題便圍繞促進家庭和睦展開,結局以全家人相親相愛的團聚收尾。書中塑造了一對天真聰慧、善良敏銳的龍鳳胎形象,以他們的觀察、認識、理解和愿望為支點展開敘述,蘊含著兒童對家庭和睦的美好希冀,探索并揭示了家庭關系的實質,傳遞了溫暖、樂觀、勇氣和希望,引導少年兒童健康成長,與倡導家庭和睦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
其次,在文學性方面,作品的寫作手法獨具一格,兼具藝術性和可讀性。《爸爸你要愛媽媽》采用了動物擬人化的敘事手法,將現實人物進行童話式具象處理:龍鳳胎轉化成敏銳機警的饅頭貓和布丁貓形象;爸爸媽媽轉化為視覺上即是“高、偉、正”的戰斗士象和夢哆啦象的大象形象;父母欲離婚的矛盾心理與沖突,則轉化為土蟲鼠和不疋鼠這兩只“壞蛋老鼠”的形象。同時,借助不同動物視角切換敘述的寫作手法,將人物的心理、情感、思想毫無保留地展現在讀者面前。通過如此解構,人物形象及故事情節變得清晰具體而富有趣味,龍鳳胎維護家庭完整的故事被巧妙轉化為“貓鼠大戰”,體現了兒童獨有的童真童趣,更貼合兒童的閱讀需求。全書充滿了幽默有趣的思辨,讀來既機智俏皮,又引人深思,是當下難得的家庭親子教育題材的兒童文學作品,具有較強的文化價值和出版價值。
最后,在創新性方面,“貓捉老鼠”式的游戲闖關劇情極具趣味性。作為專業編劇的胡永紅老師,以獨特的寫作手法,將電視劇本中的主要人物轉化為動物形象,將“內心獨白”通過意識具象化呈現,讓故事充滿“兒童劇場感”。同時,“孩子是貓、父母離婚的念頭是老鼠”這一創造性構思,引領著讀者跟隨故事情節在一次又一次的沖突中,體驗如“貓捉老鼠”“升級打怪”的游戲闖關樂趣,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胡永紅老師在講述龍鳳胎饅頭貓和布丁貓試圖挽回爸爸媽媽戰斗士象和夢哆啦象婚姻的過程中,將饅頭貓和布丁貓聰慧、機智、敏捷、可愛的特質,融入它們與覬覦戰斗士象的傾慕者“斗智斗勇”的一舉一動中,讓兒童特有的“小機靈鬼”形象躍然紙上。
審讀意見與修改建議
1.內容方面的修改建議
第一,存在過時的說法和表述,建議更新表述,與當今實際相符。因書稿改編自多年前的電視劇本《爸爸你要愛媽媽》,部分表述與當今實際情況不符。例如,《爸爸你要愛媽媽》第一冊第二章章名為《綠本子和貓爪印》,與第一章章名《紅本子和秘密》相呼應,其中,“紅本子”指結婚證、“綠本子”指離婚證的表述已過時——如今離婚證與結婚證均為紅色,不再有“綠本子”之稱。經與作者溝通,修正表述,將第一章章名改為《金印字和秘密》,第二章章名改為《銀印字和貓爪印》。此外,書稿中“車載CD”等帶有年代感的物件名稱,經溝通后予以保留,以維持作品時代印記。
第二,部分情節設定略顯牽強,建議優化以增強真實性和合理性。例如,《爸爸你要愛媽媽》第三冊中,兩只大貓為了不讓爸爸戰斗士象去公司加班,想辦法把戰斗士象的衣服弄濕,導致戰斗士象感冒生病,只好待在家里。此處牽強之處在于,饅頭貓只是把爸爸的衣服弄濕了,爸爸如果要出門,只用換衣服就可以,無需洗澡并導致感冒發生。經與作者溝通后,已對情節進行調整,使其更貼合生活常理。
第三,多處情節設定前后不一致,建議統一設定以保證準確性。由于書稿創作時間跨度大、內容多,審稿中發現多處情節設定前后不一致的情況。例如,饅頭貓和布丁貓的床,第一冊中的描述為“我和布丁貓躺到了各自的床上,我們的小床呈丁字形對接。”后續冊次出現時變成了“我和布丁貓睡上下雙層床。”再如,《爸爸你要愛媽媽》第四冊第四十九章中,關于時間的描述,前文剛提及“已經是深秋的季節了,風肆意吹拂著落葉,在半空中回旋”,緊接著卻出現“馬上要到‘兒童節’了”的時間設定,二者存在明顯沖突。經與作者溝通,已修正相關表述,確保情節設定與時間線前后統一。
2.語言文字等方面的修正
生僻字較多、詞語用字錯誤、用字不規范等問題,編輯均已核實修改。生僻字,如人物姓名中的“槑”“疋”等,編輯均已逐一參照《現代漢語詞典》核實,并對其余生僻字詞加注拼音與注釋;詞語用字錯誤,如“鈕扣”“吱唔”“迫不急待”“狼籍”“刺猥”等百余個詞語用字錯誤,全書已統一訂正為規范寫法;用字不規范,如名字“傲の象”中的“の”,不屬于規范漢字,經與作者溝通后,名字改為“傲象”。經編輯反復查證核驗,確保了語言的規范性和準確性。
撰寫兒童文學類圖書審讀報告的注意事項
編輯要密切關注國家法規、政策的新修訂
在審稿過程中,編輯應密切關注國家法規政策的最新修訂,特別要留意與家庭關系、家庭教育、兒童成長與保護相關的法律變動。對此,編輯建議作者根據最新文件精神對稿件內容修改完善,以確保圖書內容契合新時代要求。例如,根據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58條的明確規定,編輯建議作者修改書中“饅頭貓和布丁貓去KTV唱歌”的情節。作者最初將KTV改成了影音廳,但經進一步考量,編輯建議改為“將饅頭貓和布丁貓帶到朋友家里,那里有專業的唱歌設備,選擇這樣一個地方慶祝真是再好不過了”,作者對此表示接受并致謝。這一經歷啟示我們,編輯在跟進圖書出版項目時,必須密切留意國家政策文件及導向的變化,結合實際情況及時向作者提出改進建議,提醒作者對圖書內容進行補充和完善,從而讓出版的圖書內容更與時俱進,更具社會意義和價值。
編輯要多與作者溝通交流,助力作品品質提升
書稿中作者多次無意識地提及西方文化,編輯提出,作為中國原創兒童文學作品,應以弘揚中華文化為要,建議作者在作品中增加中華文化元素以增強文化自信。例如,《爸爸你要愛媽媽》第五冊原稿中,情節設定是兩只大貓為了不讓戰斗士象去參加家長學校,想到借助西方的萬圣節驅逐惡鬼,讓爸爸參加萬圣節派對聚會,和去世的爺爺“見面”。編輯建議此處改為中國傳統節日或精心設計的懷念親人的活動,作者最初不同意修改,認為“沒必要改”。經編輯多次堅持,作者最終找到了合適的修改內容,將西方的萬圣節改為世界兒童日和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既關聯兒童權益,又可紀念因此病去世的爺爺),并加入折紙船、放孔明燈等中華文化元素。作者修改后不僅對編輯表示了感謝,也認可內容更優。
編輯的修改意見要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
例如,編輯建議為圖書增設更具有吸引力的分冊名。作者提交的初稿中,全書僅以《爸爸你要愛媽媽》為總書名,雖包含六冊內容,卻未設分冊名,僅用數字1—6代替。考慮到是兒童文學作品,單純的數字標識可能顯得單調,編輯便提煉出六個貼合各冊內容的五字標題,統一采用兒童化風格,希望能吸引小讀者的注意力,擬分冊名為《爸爸你要愛媽媽1:哭泣的枕巾》《爸爸你要愛媽媽2:消失的球票》《爸爸你要愛媽媽3:特別的一天》《爸爸你要愛媽媽4:是吃魚的魚》《爸爸你要愛媽媽5:真相和假相》《爸爸你要愛媽媽6:最后的最后》,這一建議很快得到了作者的采納。再如,最初作者將24集《爸爸你要愛媽媽》電視劇本改編為長篇系列兒童文學,提交稿件的純文本總字數是40萬字。編輯考慮到閱讀對象是兒童,且書稿需配插圖,若字數過多,不僅會影響兒童的閱讀體驗,還可能導致圖書印張過多、圖書過厚。因此,建議作者對書稿內容適當刪減,包括成人世界情感的分析、無關緊要的情節描寫等,盡量減少文本字數,以情節緊湊合理、符合讀者閱讀為宜。作者亦接受了該建議,并對內容進行了刪減修改。
大量的出版物統計結果表明,一部問世后獲得讀者與社會好評的精品力作,往往是優秀作者與優秀編輯智慧和心血的共同結晶[2]。通過撰寫《爸爸你要愛媽媽》這一作品的審讀報告,能深刻體會到審讀報告在提升圖書質量方面的關鍵作用。復審與終審環節為審讀報告提供了進一步的審核和反饋,經過多輪審讀和反饋,作品不斷優化,最終呈現出更完善、更高質量的內容。這一過程不僅提升了編輯的專業能力,也深化了其與作者的合作關系,共同為兒童提供了優質的精神食糧。未來,我們將繼續重視審讀報告的撰寫工作,努力為兒童提供更多高質量的文學作品,助力兒童的健康成長和心靈豐富。
(作者單位:廣東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