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經濟競爭加劇與產業變革加速的背景下,人才成為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煙草行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技術技能人才的作用至關重要。本研究以某省煙草系統為例,針對以往人才評價模式在精準性、全面性和適應性方面的不足,創新構建了包含14類序列分類及三級維度的評價體系。該體系立足行業崗位特性與工作重點,實現從“一把尺子”到“量體裁衣”“指標固定”到“動態可選”“唯論文、科研”到“業績和創新并重”的關鍵轉變,顯著提升人才評價科學性,為煙草行業人才管理提供有效范式,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與人才隊伍建設。
關鍵詞:煙草行業;分類評價;人才隊伍建設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人才評價是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才資源開發管理和使用的前提。對于技術技能人才而言,建立科學的人才分類評價機制,對樹立正確用人導向、激勵引導人才職業發展、調動人才創新創業積極性、加快建設人才強國具有重要作用。某省煙草系統過往采用的人才評價模式雖取得一定成效,但隨著行業快速發展與變革,現有評價模式在精準性、全面性與適應性等方面逐漸難以滿足高質量發展要求。構建科學、精準且適配行業需求的人才評價體系,既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行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為此,某省煙草系統積極探索創新,通過實踐調研與理論分析,創新設計了技術技能人才14類評價體系,旨在突破傳統評價模式的局限,為人才的選拔、培養與發展提供堅實支撐,進而推動煙草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一、煙草行業人才評價的背景與現狀
煙草行業作為我國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近年來面臨著一系列嚴峻挑戰,如市場競爭加劇、消費需求多元化、政策監管趨嚴以及技術創新壓力等。在這一復雜背景下,人才的作用愈發凸顯,煙草企業更要堅持完善人才考核評價,把好選人用人導向。
某省煙草系統主要采用積分制模式對技術技能人才進行聘任。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該模式一定程度上調動了人才積極性,但隨著行業的發展與人才管理需求日益多元,其局限性日益顯現。一是評價指標單一。過度側重學歷、論文、科研項目等,忽視實操技能、業務成果、創新實踐和團隊協作等核心要素,部分員工片面追求學術指標,忽視崗位工作提升與創新,導致人才評價結果與實際工作能力和貢獻脫節。二是缺乏動態適應性與靈活性。指標設置固定,未能有效兼顧不同地區、不同業務條線的特點、工作重點及發展階段的差異進行個性化調整。部分單位機械照搬省局下發模板,未進行本地轉化,加劇了評價與實際工作的背離。三是部分指標難以精確量化。如,專業技術人員“創新應用”指標主觀性較強,評審標準難以統一,容易影響評價的公平性。
二、技術技能人才分類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研究團隊通過實地訪談和問卷調研,收集了省內多家單位各業務條線技術技能人員的意見。基于132份實地訪談數據和3582份問卷數據,結合崗位分析,完成技術技能人才的序列分類和指標體系的初步構建。
(一)序列分類
根據職責特性和目標一致性,將技術技能人才劃分為14個序列(見表1)。每個序列的設置都緊密圍繞崗位實際工作內容和企業發展目標,確保分類科學性與崗位適配性。
(二)分類原則
1. 契合行業發展動態需求
煙草行業在新時代背景下,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導向,大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戰略,不斷深化產業升級與創新轉型。各業務環節的工作重點與關鍵任務持續演變,對人才的能力素質需求也隨之動態變化。結合當前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趨勢為例,科研管理崗位重要性日益凸顯,對人才能力素質要求不斷提高。14類人才分類為科研管理序列設置專門評價指標與權重,引導該類崗位人才聚焦科技創新,促進行業技術進步,確保人才評價與行業發展戰略高度契合。
2. 基于崗位職能深度剖析
煙草商業企業的業務各領域工作性質和崗位職能差異顯著。如專賣稽查崗位要求工作人員具備敏銳洞察力、執法能力、法律知識和應急處置技巧;營銷管理崗位則側重于市場分析、品牌推廣與客戶關系維護。通過劃分不同類別,確保評價體系能精準捕捉不同崗位人才的特質與貢獻,有效避免了傳統“一刀切” 評價模式的弊端,為實現精準評價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體系框架
構建知識、能力、業績、創新和綜合素養的五維評價模型,每個維度細分具體二級維度,形成全面綜合的評價框架(見圖1)。全面評估人才綜合素質和工作表現,避免單一維度評價的局限性。
三、人才分類評價指標體系的“三個轉變”
(一)從“一把尺子”到“量體裁衣”的精準轉變
現有的人才評價方式以單一指標框架衡量各類技術技能人才,忽視了同一序列下不同崗位的工作內容、重點及要求方面存在的差異。如經濟師序列,在營銷業務崗位需關注市場動態,參與市場調研與分析,為營銷策略提供經濟數據支持,而在機關崗位則側重于內部管理流程優化等;煙葉崗位和科研崗位的農藝師工作內容也截然不同,前者專注于技術實操,后者致力于技術創新。
人才分類評價指標體系打破這一模式,依據崗位的獨特性與多樣性,將技術技能崗位人才劃分為14個類別,結合相關學者和標桿企業對創新型科技人才及技能人才的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為每個類別設計一到三級分類評價指標體系。該體系充分考量崗位所需的專業知識、技能專長、核心能力、業績、實踐經驗及創新能力,確保評價結果真實反映人才在特定崗位的工作表現與貢獻價值,以“量體裁衣”式的評價方式,有效解決了傳統評價方式“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問題,滿足煙草行業多樣化、精細化的人才評價需求。
(二)從“指標固定”到“動態可選”的靈活轉變
現有的人才評價體系指標設置固定,難以適應不同單位、不同業務崗位的業務特點、發展階段及戰略重點差異。不同業務線面臨不同的崗位特性和工作重點,如專賣稽查崗位側重打擊非法煙草交易,營銷管理崗位關注卷煙品牌培育。人才分類評價體系具有靈活性和動態適應性。一、二級指標權重可根據各單位、各條線實際情況在一定范圍內自主動態調整。如,專賣部門開展重點打擊網絡售煙違法活動時,可提高案件偵辦、情報收集分析等指標權重;營銷部門聚焦新品牌推廣階段,可加大品牌培育、市場拓展等指標權重。三級指標可根據單位重點工作項目和用人導向靈活選擇調整,提升評價體系的適應性和可操作性。
(三)從“唯論文、科研”到“業績和創新并重”的科學轉變
現有的人才評價體系中,論文和科研類指標比重過高且分值無上限約束,一部分員工為追求高積分,過度投入學術論文發表和科研項目申報,忽視工作業績提升和實際創新成果轉化,存在“唯課題、唯論文、唯項目”現象。
人才分類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多元維度評價體系,突出工作業績和創新維度的核心地位。創新維度細分為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內容創新三個二級維度,全面考量人才創新實踐的能力、質量、實效與貢獻。在科技創新領域,不僅關注科研項目立項和論文發表,更注重創新成果在生產中的應用效果;在管理創新方面,重點評價人才對工作方法、流程等的改進成效;在內容創新維度,重視營銷方案創新、客戶服務模式優化等成果,引導人才聚焦崗位實際工作業績提升與創新實踐。
四、人才分類評價指標體系的優勢剖析
(一)分類精準性優勢:深度契合崗位實際需求
基于技術技能人員工作性質和崗位屬性構建的分類評價模式,精準貼合各類人才業務特點與崗位核心要求。以物流管理崗位為例,規劃統籌能力指標圍繞物流項目規劃、資源組織與任務分配設計,評估人才在優化配送路線、提高倉儲空間利用率等方面的能力;信息處理能力指標聚焦物流信息系統操作、數據挖掘分析和信息安全保障;協作溝通能力指標考量人才與各方的溝通協調及應對突發問題的團隊協作能力。
(二)指標科學性優勢:匯聚多元智慧與實踐經驗
項目團隊積極踐行科學嚴謹、開放包容的研究方法,廣泛邀請全省132余名不同業務領域和工作條線的骨干精英與資深專家參與“專家討論”環節優化和完善各類別指標。專家討論從實際工作需求出發,充分考慮不同崗位的工作流程、技術要求、行業標準及發展動態,對指標的選取、權重的分配及評價標準的設定進行了反復論證與精細調整。如在科研管理崗位指標設計中,結合煙草行業科研項目特點,明確技術研發能力指標的多維度評價要點;在營銷管理崗位品牌培育能力指標研討中,深入分析市場競爭態勢、消費者需求變化和品牌發展規律,確定評價標準。
(三)評價動態性優勢:靈活適應行業發展變化
人才分類評價體系的動態性特征能靈活適應不同地區、不同條線、不同階段的用人導向與工作重點變化。隨著煙草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加速,該評價體系能靈活迅速調整相關技術技能指標的權重與評價標準。如在營銷領域,隨著線上營銷渠道拓展和消費者需求個性化,營銷管理崗位的數字營銷技能、客戶數據分析與精準營銷能力等指標可適時調整,以確保評價結果能準確反映人才在新業務場景下的能力與貢獻。這種動態適應性使評價體系能深度融入企業日常管理與業務發展,精準識別與激勵適應行業發展需求的優秀人才,確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人才優勢與發展活力。
五、人才分類評價體系的實施過程與保障措施
(一)后續實施步驟規劃
1. 宣傳與培訓:多渠道全員宣傳新評價體系,提高員工關注度和認同感。分層分類開展培訓宣傳,針對管理人員和技術技能人員設計不同側重點的培訓內容,提升員工參與評價的能力和積極性。
2. 試點運行: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市煙草公司參與試點工作,密切跟蹤實施情況,收集意見建議。對試點中出現的如指標權重設置、評價流程、數據收集等方面的問題,對評價體系進行局部調整優化,為新評價體系的全面推廣積累經驗。
3. 全面推廣:建立監督和指導機制,定期檢查和指導各單位實施情況,及時解決推廣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確保評價體系順利實施。
(二)保障措施制定
1. 組織保障:成立專項工作組,明確各成員職責分工,統籌推進人才評價工作建立上下聯動的溝通協調機制,定期召開工作會議,確保評價工作有序、高效運行。
2. 制度保障:制定完善配套規章制度,規范評價流程、指標計算方法、數據來源和審核標準等,確保評價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定期評估和修訂制度,根據政策法規變化、行業發展要求和企業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完善,確保制度的時效性和適應性,為體系的持續有效運行提供堅實的制度支撐。
六、結語
本研究針對某省煙草系統技術技能人才評價需求,創新構建的人才分類評價指標體系,實現了三個方面的關鍵轉變,并規劃了系統宣傳、試點與推廣等后續步驟,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措施,以確保新的人才評價體系順利落地,以期在人才管理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推動煙草行業人才隊伍建設與高質量發展。未來需持續優化完善體系,以應對行業變革,保持人才優勢與創新活力。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 [EB/OL]. (2018-02-26) [2024-01-01].https://www.gov.cn/zhengce/2018-02/26/content_5268965.htm.
[2]全力推動黨領導下的煙草行業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2022年全國煙草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J].中國煙草學報,2022,28(01):2.
[3]熊海韜,陽秋林,曾志剛,等.煙草公司積分制管理模式的設計與實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20):72-74.
[4]張建民.全面提高機關黨的建設質量引領推動煙草行業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J].旗幟,2024(08):38-40.
[5]趙偉,包獻華,屈寶強,等.創新型科技人才分類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30(16):113-117.
(作者單位:陳燦、陳銘浩、賀斐斐、彭紫薇,湖南省煙草公司衡陽市公司;鐘雯,湖南省煙草公司衡陽市公司耒陽市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