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最大努力做好技能傳承和創新,繼承發揚老一輩石油人嚴謹、專注、奉獻的精神,跑好我們這代石油人的接力棒”
2023年8月26日,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的頒獎臺上,一位身披綬帶的青年,正接過大賽授予的金牌。全場目光聚焦在他的身上。與其他來自各行各業的選手們相比,他的體型略顯瘦削,臉上卻洋溢著自信的笑容。
這位獲得金牌的青年叫郝振洲,是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金海采油廠的一名“90后”集輸工。從2013年參加工作,到站在全國頂級職業技能賽場,郝振洲用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十年完成了從行業新人到“金牌賽手”的蛻變。
以勤補拙,“笨鳥先飛”厚積薄發
1992年,郝振洲出生在遼寧省臺安縣。不同于大眾認知里豪爽的東北人形象,他從小就是個文靜性子。剛進廠實習時,師父看著郝振洲笨手笨腳的樣子,搖搖頭說:“這小子沒啥天分,好在肯下功夫。”這句看似平淡的評價,卻像一記悶錘敲在心上。但郝振洲并不氣餒:“我學得慢,那就多練幾遍,記不住,那就多問幾次,只要足夠努力,總能得到結果。”
郝振洲的工服口袋里總揣著個磨得發亮的小記事本——操作規程的要點密密麻麻擠在頁邊,工藝流程的細節工整地列成表格,就連靈光一現的“小竅門”也被他仔細記錄下來。這個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年輕人,一遇到老師傅就變成了“問題簍子”,追著問個不停。憑著這股“死磕”的勁頭,這個曾經的“愣頭青”漸漸練就了一手絕活,連老師傅們都要豎起大拇指:“這小子,有點東西!”
在基層崗位磨礪中,郝振洲深知:想要突破,就要趁年輕奮力一搏。2017年,他報名參加中國石油職業技能競賽,第一次站上專業競技的舞臺。面對經驗豐富的對手,郝振洲感受到了差距。從那天起,他卸載了手機里的游戲和短視頻軟件,訓練場成了他的第二個家。“你們先去食堂”“你們先下課”“你們先回宿舍”——這三句話成了他的口頭禪。每當夜幕降臨,空蕩蕩的訓練場上,總能看到他獨自加練的身影。漸漸地,“郝老慢”這個外號在同事間傳開了。但正如隊友施政所說:“別看振洲干什么都慢,但他的進步速度可是快得驚人!”
三伏天的訓練場上,他的紅工服總是最先被汗水浸透,濕了又干、干了又濕;食堂排隊時,他永遠戴著耳機,嘴里念念有詞地背著技術參數;夜深人靜時,路燈下那個捧著資料的身影,成了訓練基地最晚熄滅的“燈”。這段與時間賽跑的苦修沒有白費——郝振洲的操作水平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精進。“考慮到小郝當時的水平,我們是將他作為替補的。但他仍然拼命地訓練,那時我就覺得這孩子將來能行!”郝振洲的執著,讓帶隊教練大為意外和感動。
此后,郝振洲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在各級大賽中積累經驗、越戰越勇。終于在2023年一舉斬獲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金牌,代表遼河油田公司拿到了歷史首塊集輸工種全國金牌。
學以致用,“技能反哺”回饋企業
面對接踵而至的榮譽,郝振洲始終保持清醒:“技術提升不是為了獎牌,而是要解決實際問題,為企業創造價值,只有用更出色的工作業績回報崗位,才能對得起胸前的獎章和肩上的責任。”
為全面推進企業綠色低碳轉型,2021年11月,洼一聯合站污水外排系統正式投產。它是遼河油田公司首個采用厭氧生化、好氧生化、活性炭吸附三級處理工藝的外排系統,工藝技術無處借鑒。在污水外排系統試運行階段,郝振洲作為最年輕的骨干,帶頭向設備廠家學習浮選機的運行設定、厭氧菌和好氧菌的培育繁殖等新工藝,帶領團隊超預期達到了轉崗標準。
污水外排系統投運后,水質達標問題成了橫亙在團隊面前的一道難關。經歷了幾個難眠夜,郝振洲帶著設計的“精細化調控方案”敲開了站長辦公室的門。“小郝看著瘦瘦高高、文質彬彬,研究事兒的時候可有股‘牛勁’,不解決不罷休。”站長這樣評價郝振洲。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郝振洲按照方案,每天爬上爬下、小跑往返,帶著團隊反復研究驗證,精準把控過濾裝置的污水處理極限時間和水量,實現了各段水質均合格達標。
新設備上線后,控制維護費用成為新的痛點。一旦出現故障,等待廠家維修設備既耗費資金又耽誤生產。細心的郝振洲抓住每次維修機會,像塊“海綿”一樣吸收技術要點。幾番觀察請教后,他自掏腰包買來專業書籍,利用休息時間鉆研設備原理。很快,這個自學成才的維修能手就成了同事們心中的“定心丸”“有問題,找小郝”,成了站里的口頭禪。
匠心傳承,“培土育苗”百花齊放
站在職業生涯新起點,郝振洲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沒有師傅們的傾囊相授,就沒有今天的我。”如今角色轉換,“小郝”早已成為“郝教練”。他悉心指導每位學員的制圖訓練,同時兼顧多項技能培訓。夜深人靜,他總在反復研究學員們的訓練錄像,每個人的優勢和不足都刻在心里。
“要不是郝教練始終相信我,我可能早就放棄了。”遼寧省職業技能競賽金牌得主賈林動情地說,這個洼一聯合站的年輕人參賽晚、基礎弱,尤其在制圖方面完全是從零開始。當初簽訂師徒合同時,連他自己都懷疑能否成功。但郝振洲卻說:“你缺的不是天賦,而是有人帶你找到方法。”
“說實話,我當年可比賈林笨多了。”郝振洲笑著回憶,“師父總說笨人就用笨辦法,但賈林其實學得特別快。”為了讓這個“零基礎”的徒弟快速成長,郝振洲把教學融入日常——班車上隨手拿起零件就講解構造,宿舍里鋪開圖紙就演練畫法。短短一個多月,賈林的制圖水平突飛猛進,最終在省賽上一舉奪金。
這份薪火相傳的匠心,正是郝振洲從前輩那里繼承的寶貴財富。如今,他正將這份執著傳遞給更多年輕人:魏公全、蔣艷偉等省賽金牌得主,王瑩瑩等油田技能冠軍,楊松林等省賽銅牌獲得者……在他的悉心指導下,一批批青年才俊正在技能舞臺上綻放光芒。
“我個人的經驗很有限,現在得不斷學習怎么當好老師。”2021年,郝振洲報名參加了集團公司首屆實操培訓師大賽,積累了豐富經驗,還參與編寫了《集輸生產設備操作技能培訓教程》等多本教材。
今年,遼河油田公司持續加大青年創新支持力度,郝振洲接過師父孫潔的接力棒,主動擔當青年創新工作室領銜人,帶領采油、集輸、熱注等關鍵崗位的青年技術能手,實行“攻關小組制”“任務積分制”,認領解決生產難題。
“認準目標,向前跑的每一步都算數!”郝振洲依舊堅定追逐著那個石油青年最樸實的夢想,繼續向著下一個目標,全速前進。
責任編輯"張惠清